近日,一款名为Zao的AI换脸App在社交网络迅速蹿红。然而,有网友爆料Zao的用户协议涉嫌霸王条款,并存在诸多信息安全隐患,一旦有不法分子窃取了这些信息,可能对用户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据了解,用户使用Zao的换脸功能前必须签署授权协议规定,用户上传换脸视频,意味着同意授予某些相关方对用户的相关信息享有“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一些网友和法律人士认为,这种做法涉嫌非法收集用户面部信息、过度攫取用户授权,让用户在无形中将自己的肖像权拱手让人。 AI换脸技术已经出现一年多。当下,“P图”侵权的案例屡见不鲜,AI换脸的出现,只是新技术对老问题的又一个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诸多风险。AI换脸可能损害用户的隐私权、名誉权,还可能导致用户信息被他人恶意利用,使用户受到诽谤、攻击,甚至被卷入诈骗等违法行为。 因此,要为人工智能技术制定伦理、法律底线,鼓励正向利用,避免恶意滥用。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要及时跟进;另一方面,科技企业要自觉承担伦理责任,避免技术发展和应用突破底线。
近些年,无论是大型商超还是小型门店,不仅货架上的商品种类日益增多,不同品牌的同类商品也越来越多。品牌多固然是好事儿,因为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可现如今市面上新增的不全是新品牌,还有不少“仿品牌”。 以牛奶品牌特仑苏为例,与它相仿的“山寨”品牌像“特伦经典”、“特仑牧场”等等。这些商品从外包装上与知名商品相似度极高,乍一看似曾相识,且价格比正品便宜,极易让消费者掉入消费陷阱。 为此,北京平谷工商分局积极开展“山寨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对辖区集贸市场、农村地区小卖部、小商店、小餐馆等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打击各种“傍名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不合格商品、发布虚假广告等行为。集中约谈东寺渠农副产品市场19位食品批发零售商负责人,重点围绕“特仑牧业”、“特伦经典”等山寨牛奶案例,通过讲解《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引导商户杜绝销售具有相同或近似标识的傍名牌商品。同时,平谷工商分局执法人员通过入户解读、宣讲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引导群众提高辨假识假意识。 在此,工商分局提示广大消费者: 1.看清商标与商品名称,不要购买与知名产品品名相似的仿冒品。 2.购买时看清名包装上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3.选择有正规进货渠道商铺的商品,购买时索证索票,以便维权时追根溯源。 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权,共同维护安全消费环境。
江苏男子朱某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一直没有稳定工作。后朱某到上海打工,也是入不敷出。为了更便捷地获得更多金钱,朱某开始寻思通过互联网进行骗钱。 2018年4月至8月期间,朱某以“义乌市锦弘电子商务商行”的名义,通过互联网上的兼职软件,发布招聘电子产品代加工的广告,以支付加工费的名义吸引多名被告人与其联系从事电子产品代加工。后朱某通过物流给被害人邮寄需要加工的电子产品原材料,并通过微信、支付宝、物流代收款等方式,向被害人收取远高于原材料成本的原材料款。待被害人将加工后的产品邮寄给朱某后,朱某再以所加工的电子产品不合格为由扣除原材料款,并且不支付被害人加工费,以此骗取被害人支付的原材料费用,用于个人消费。后朱某将其 收到的被害人加工的电子产品丢弃。经查明,2018年5月至8月期间,朱某以上述方式共对李某等8名被害人进行诈骗,诈骗总金额3.98万元。 案发后,朱某用以实施诈骗的两部手机及接收诈骗钱财的内有8000余元存款的银行卡一张被扣押,朱某家属代其退还剩余款项2.9万余元。 2019年8月22日,许昌市魏都区法院经审理认为,朱某通过网络信息手段对多名被害人实施诈骗,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朱某辩护人关于朱某认罪态度好、且其家属已代其全部退赔被害人,请求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与法院查明的事实相符,法院予以采纳。综合朱某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朱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000元。 法官提醒: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希望能从事时间自由的工作,而“在家当老板”“回收代加工产品”“销路无忧”等条件无疑具有很强的诱惑力。打开手机或电脑,这类信息屡见不鲜,但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假,则需要一双“慧眼”。在此,法官提醒从业者,要特别警惕网络上各类标榜“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工作或者投资信息,切勿盲目轻信网络广告,谨防被骗。如若想在网上找工作,应先查明发布广告的公司是否有营业执照、公司创办时间是否较长、近期是否做过登记项目变更等信息。同时,不要往个人账户汇款,最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一旦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报案,尽早挽回损失。
近日,中国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的信用卡还款政策都发生一些变化。中国银行官方网站称,8月起,白金及以上级别信用卡还款宽限期由9天调整为8天;本月底,中信银行与兴业银行预借现金金额将全额计入当期账单的最低还款额。同时百度度小满、京东金融、微信、支付宝等四大巨头的信用卡还款业务都开启了收费模式。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时,应注意规则的改变,以免逾期影响征信。 信用卡还款政策有变化 预借现金需一次性还清 近日,中国银行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调整白金及以上级别信用卡、公务卡还款宽限期的公告》称,从2019年8月1日起,白金及以上级别信用卡还款宽限期由目前的9天调整为8天,公务卡还款宽限期由目前的3天调整为2天。钛金、金、普信用卡不作调整,宽限期仍为3天。据了解,只要持卡人在规定的宽限期内将欠款还清,那么银行就会视为持卡人按时还款,不会影响个人信用,也不会产生逾期费用。 此外,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两家银行还款政策也发生变化,前不久两家银行相继宣布在8月底信用卡预借现金需全额一次性结清,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在2017年和2018年间先后公告调整了预借现金的还款规则。江苏地区一位理财经理表示,并不推荐客户只缴纳最低还款额的还款选项,因为每晚一天还款,都要多缴纳一天的利息,是很不划算的,建议客户量入为出。 最近,四大巨头信用卡还款也进行了收费标准的调整。微信对每笔微信信用卡还款按还款金额的0.1%进行收费。支付宝提供了每人每月2000元的免费额度,超出部分按照0.1%收取服务费。对于收取服务费的原因,支付机构归结为成本上升。业内人士称,随着备付金集中交存,大量备付金利润消失,支付服务收费将成必然趋势。 “以卡养卡”玩不转了 谨防征信记录留下污点 以往部分银行规定,只将信用卡取现金额的10%计入最低还款额,因此,信用卡取现业务一度成为许多持卡人解决燃眉之急的好办法,而如今多家银行对还款宽限期缩短、预借现金还款规则进行调整,业内普遍认为,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卡逾期违约的风险。 根据各家银行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多家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上升。因此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卡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过度超前消费。此外,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套现、“以卡养卡”等不良行为也屡见不鲜。业内人士认为,信用卡预借现金还款规则的调整,主要还是从风险的角度考量,最近几年信用卡逾期余额上升确实较快,防范信用卡债务风险刻不容缓,取消信用卡预借现金享受最低还款额待遇的举措,就是商业银行对信用卡逾期风险的应对办法之一。 一家国有银行客户经理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信用卡持卡人一定要了解清楚还款规则,以避免对征信记录的影响。除了从政策和银行等外部因素入手以外,信用卡持卡人自身一定要注意合理、理性使用信用卡,适度消费。对信用卡透支额,一定要及时偿还,避免对征信记录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后续的房贷、车贷等贷款的申请。
吃了某种药,能彻底治疗疑难杂症;做了某种手术,能延长生命多少年;某保健品具有抗癌作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时能看到这样的广告,说得天花乱坠,吹得神乎其神。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8月26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19年第二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件,其中医疗领域的虚假违法广告居多。比如,吉林长春某公司通过自有网站发布“治疗后效果显著,心脏病无须再用支架,彻底消除心肌梗死危险”等断言或者保证内容的广告;上海某肿瘤医院通过互联网发布“靶向治疗……生命延长5至15年”的广告;云南大理祥云县某医院发布“各种疾病在这里一站式解决”等断言或者保证内容的广告……当然,他们的行为都受到了严厉处罚。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疾病。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愈发重视,于是,推销医疗、药品、保健品的各种广告铺天盖地。这里面,不乏性能可靠、质量过硬的真实广告,但也有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等违法广告,致使一些人上当受骗,甚至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长期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采取一系列行动,重拳整治包括医疗领域在内的各种虚假违法广告,但虚假违法广告仍屡禁不止。 毋庸置疑,医疗领域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在整治虚假违法广告的过程中,严厉打击医疗领域的虚假违法广告应成为重中之重。因为,如果人们购买使用了虚假违法医疗广告推销的产品,不仅没有效果、贻误治疗,而且可能会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打击虚假违法广告,我国法律没有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16条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该法第18条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2条规定了虚假广告罪,即: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违法者终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的同时,也提醒公众擦亮眼睛,别被虚假违法广告忽悠住了!
最近,电视剧《小欢喜》正在热播中,其中有段情节让人揪心,男主角方圆的父母被卖保健品的传销组织洗脑,不仅把自己的养老钱砸了进去,还筹集了街坊邻居的一大笔资金一块去“投资”,结果传销组织跑路,大家的80多万元钱血本无归,还闹进了派出所。 方圆接到警察的电话赶到派出所,大感震惊,他怎么也想不通,父母好歹也算是知识分子,怎么就轻信了卖保健品传销组织的满口谎言?其实,像电视剧中这样的保健品骗局,在现实生活中就潜伏在老人身边,遇到以下这几类常见的“陷阱”,一定要提高警惕。 陷阱一:免费陷阱 免费体检。保健食品推销员经常利用老年人不爱上医院的心理,装扮成“义诊医生”,像模像样地进行一些血压、血脂常规检查后,拿着检测结果煞有介事地指出消费者患有某些“疾病”,然后开始推荐保健产品。 免费试用。在经过多次免费试用后,一些消费者出于心理作用感觉有效,或者多次试用后,人情难却而购买了该产品,但买回家后才发现产品存在很多问题。 免费联欢。不法商家以公司周年大庆、回报社会献爱心之名,组织老人参加免费游玩,并提供专车接送,免费午餐,但在游玩过程中,推销员会游说老人购买产品。 免费健康咨询。开设“健康免费咨询热线”,只要消费者打进电话咨询,对方都会推荐所谓“包治百病”的各种保健食品。 陷阱二:温情麻痹 推销者抓住老人渴望亲情、害怕孤独的心理,隔三岔五地打电话问候或带点小礼品上门拜访,嘘寒问暖拉家常,组织老人参加集体联欢,营造融洽的大家庭氛围。老人们往往会逐步放松警惕,在情感的支配下购买那些功效不明、价格高昂的保健食品。 陷阱三:人际游说 保健食品商家以高薪招纳一批社交网络庞大的业务员,让他们对身边熟悉的老年亲戚、朋友、同事等进行游说、推销。老年人有时碍于情面,有时则因轻信亲近的人而盲目购买。 陷阱四:附赠诱惑 老人一般深受勤俭节约的传统思想影响,热衷于接受商家免费、额外赠送的礼品。保健食品商家往往也会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要设置购物附赠礼品,一些老人就是在这些礼品的诱惑下盲目购买了商家推销的保健食品。 陷阱五:品牌误导 一些保健食品商家致力于自身品牌知名度的扩张,铺天盖地片面宣扬“名厂名牌”,使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产生一种误解,认为“这类产品一定是因为疗效显著,才能有如此名气,购买这种产品准没错”。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老年人容易陷入迷信名牌的误区,没有根据自身身体情况正确、合理地选购产品。 陷阱六:雇托迷惑 雇托是不法商家惯用的手段,请来所谓的“专家”“学者”“权威”在公开场合介绍该产品的“特殊疗效”和发布“权威检测报告”;或指使一些人假冒患者名义写感谢信、送锦旗、现身说疗效;或在销售现场制造抢购产品,制造购买者甚众、争先恐后的假象等。在这些具有迷惑性质的行为面前,老年人往往缺乏辨明真相的能力,最终选择购买无用的产品。 陷阱七:回报承诺 推销者以“购买产品即可成为会员,而后推荐别人购买可获报酬,推荐越多报酬越高”的方式招揽生意,拓宽销路,这对已经失去稳定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更具有诱惑力,老人们一不留神就容易盲目购买产品成为会员,甚至落入非法传销的圈套。 陷阱八:虚夸疗效 商家打着“绿色、健康、高科技、洋产品”的旗号,宣称其产品是“包治百病、治病于无形”的灵丹妙药,片面夸大保健食品功能,使消费者误以为保健食品可以替代药品使用,耽误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同时,商家对一些保健食品存在的副作用及不适用对象只字不提,极可能损害消费者健康。 陷阱九:擅加成分 一些不法生产企业见利忘义,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某些具有特定功效的违禁药品成分,消费者食用后短时间可能起到缓解病痛症状的作用,进而对该保健食品产生信任感甚至形成依赖,长期使用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都将构成极大威胁。 陷阱十:流动设点 部分保健食品经销商采用租赁临时经营活动场所,设立流动摊点或者上门推销等方式开展活动,一旦发生重大纠纷或者被执法部门查禁,马上转移藏匿,另起炉灶,逃避责任,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蓝牙耳机、蓝牙手环、车载蓝牙……蓝牙技术自问世以来,不仅解决了许多数据传输方面的难题,同时也开启了无线生活的大门,得到各类智能设备的青睐。但这项技术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据外媒报道,来自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于日前发现,在Fitbit智能手环等蓝牙设备上,蓝牙通信协议中存在的漏洞,其会导致敏感的个人信息被窃取,允许第三方追踪设备所在位置。这些数据很可能被“有心人”拿去使用,考虑到如今蓝牙产品的普及率之高,专家建议用户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 那么,这个漏洞是什么?目前蓝牙设备还存在着哪些安全隐患?作为消费者以及技术厂商应该如何防范相关的技术风险?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商标”信息导致设备被跟踪 那么,波士顿大学研究者们发现的漏洞究竟是什么? “这一漏洞与蓝牙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方式有关。” 福建省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黄欣沂解释道,蓝牙设备与目标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需要一个“配对—连接—传输数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蓝牙状态改变、搜索设备、绑定设备等信号,都是通过广播接收到的,攻击者可在无线网络中“监听”到蓝牙设备的广播信息。若能确定在一定范围内仅有一名用户,那攻击者在该范围内搜索到的蓝牙信号、蓝牙地址,就只会是该用户的,从而建立起蓝牙设备和用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一些蓝牙设备内的蓝牙地址具有唯一性,一旦这个地址与用户相关联,他的行动就可以被记录,用户隐私也就难以得到保障了。”黄欣沂说,那么即使该用户不在原来的地点使用蓝牙设备,只要其设备的蓝牙地址被“盯”上,攻击者仍能知道哪些蓝牙数据是属于该用户的。 “在大部分设备上,蓝牙地址都会被定期重新随机设置,以切断设备和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360安全研究院独角兽安全团队专家秦明闯说,据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在蓝牙通信标准中最新找到的漏洞正存在于蓝牙的身份识别功能中。该漏洞不需要攻击者主动发数据包,只要“监听”蓝牙的广播信道就能“跟踪”某个设备。 为何蓝牙设备地址被随机改变后,攻击者仍可以找到原用户?“一些厂商为了能‘认识’自家设备,在随机化的蓝牙地址、广播信息中,编入了一些与设备有关的信息,好比产品商标,导致设备还是可以被追踪到。”秦明闯说。 360安全研究院独角兽安全团队专家殷文旭举例解释说,如Windows 10系统广播的蓝牙数据包中,部分数据在每台设备上不同,且会出现周期性变化。与随机化的蓝牙地址类似,其初衷也是防止被“有心人”跟踪,但这部分数据变化的周期和蓝牙地址变化的周期不同步,攻击者可通过周密的分析和解读,将二者关联起来,实现对设备的持续追踪。 根据波士顿大学研究者们的测试结果,他们发现的漏洞出现在Windows 10系统、iOS系统、macOS系统等软件系统以及Apple Watch、Fitbit智能手环等拥有蓝牙功能的设备上,因为这些设备都会定期发送含有自定义数据的信息,以便和其他设备进行互动。 可穿戴蓝牙设备隐藏更多风险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数十亿台智能设备采用了蓝牙技术。尽管Wi-Fi可替代蓝牙满足用户的无线传输需求,但在无线耳机、扬声器等设备上,通常会同时配备蓝牙和Wi-Fi功能。 “无线扬声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这类带有蓝牙功能的设备通常只涉及点对点的单线传输,几乎不涉及其他设备,因而比较少泄露隐私。例如,无线耳机通常只连接用户自己的手机或其他个人设备,不会连接他人的设备。”黄欣沂说,但与体育和健康有关的、备有蓝牙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运动鞋等,则会通过手机软件将用户的心率、睡眠、体脂等个人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中,也就是非个人用户设备中,这就会存在较大的隐私泄露风险。 据福建宜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蔡云鹏介绍,因为可穿戴设备要启动蓝牙功能,就需要广播地址和名称,在广播过程中,攻击者就可通过“监听”间接定位到具体终端佩戴者的位置,也就能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另外,攻击者还可通过标准协议,获取部分设备实时采集到的健康体征信息,这部分数据一般都未经过加密处理,很容易就被“有心人”利用。同时,手机端的来电或应用消息一般都会推送到带有蓝牙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上,当该设备被监控后,用户手机上的消息也可能随之被泄漏。 黄欣沂举例说道,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手环都采用直接工作配对模式,即用户主动发起连接却看不到配对过程,且设备通常对蓝牙指令的来源不经认证。在这种情况下,攻击者只要将一段含有特殊格式的数据传至蓝牙设备,就能对手环随意“发号施令”,如控制LED颜色变化、开启实时步数监控功能等等。 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安全标准 据测算,预计到2022年,支持蓝牙功能的设备数量将从现在的42亿提升至52亿,相关的安全问题将会变得日益严峻。 不过,波士顿大学的研究者们也表示,Windows 10系统和iOS系统用户只需把蓝牙关掉再重新打开一次便可新设一个蓝牙地址。“在厂商们对此漏洞进行修复前,这个‘笨’办法对于注重个人隐私安全的用户来说,也许是最有效的了。”蔡云鹏说。 2018年6月11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就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蓝牙安全指南》发出了征求意见稿,目前该文件处于报批阶段。“当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安全标准,我建议应尽快完善与蓝牙设备相关的安全标准,如对某些设备加入强制蓝牙地址随机化功能,规定盗用、滥用蓝牙数据将受到严厉惩处,让攻击者不敢利用技术漏洞做违法的事。”黄欣沂说。 在技术方面,蔡云鹏建议企业和生产厂商应对蓝牙系统在配对和连接环节加强保护措施:在配对时,增加验证配对密钥环节;在连接时,要使用相互身份验证方式来保证连接安全。在保护云端数据安全方面,厂商应尽量选择高安全性的服务商,及时备份用户信息、加密传输重要文件、使用加密云服务、认真对待密码,加强生产环境数据安全审计;硬件上可采用高安全性的蓝牙系统芯片和模块,尽量降低技术漏洞给用户带来的影响。 “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应尽量选择正规大厂家生产的产品,不要一味追求低价,这样在安全性方面会更有保障。此外,在使用产品时,用户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应尽量关闭蓝牙功能,还要及时更新系统软件版本,堵住漏洞。”蔡云鹏建议,用户应尽量减少蓝牙配对次数,并选择在安全的地方进行配对,不要让其他人看到配对口令。同时,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尽量不去连接、配对不可信的设备,只与熟悉的设备进行配对。 殷文旭表示,前不久Windows 10技术团队已修复了波士顿大学研究者发现的漏洞,用户只要进行软件更新就可完成修复。但对于手环这类更新比较慢的物联网设备,漏洞或将存在一段时间,建议其他生产厂商及时跟进并修复该漏洞,发布系统更新,同时检查其余产品中也是否存在类似漏洞。
长沙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近日发布关于“套路贷”的风险提示,揭露了“套路贷”的五大“套路”,提醒群众严加防范、不要上当。 套路一:设置诱饵,伪造借贷假象。不法分子以“迅速放款”“无抵押”“低息便捷”等引诱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协议时以行规为由,诱骗借款人签下高于借款本金一倍甚至数倍的欠条,制造假象,为后续“索债”埋下伏笔。借款人会被告知无须担心、只是例行程序、正常还款不影响,使人放松警惕。 套路二:制造陷阱,肆意认定违约。非法放贷方以故意失联、电话故障、系统问题等多种手段,导致还款日借款人无法正常还款,终致逾期。此时,这些放贷方就以违约的名义收取高额滞纳金、手续费。若借款人无法偿还,会被引诱去其他放贷平台“借新还旧”,贷款本息会“滚雪球式”增长。 套路三:刻意留痕,虚增贷款金额。非法放贷方先将合同金额转入借款人账户,同时要求借款人在银行柜台将虚高部分取现再返还平台,留下“银行流水与合同金额一致”的表面印象。 套路四:巧立名目,诱签不利协议。通过玩文字游戏,制造合同漏洞,同时设立“违约金”“保证金”“中介费”“服务费”等各种名目,骗取被害人签订阴阳借款、房产抵押等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各类合同,导致借款人违约,从而非法占有借款人财产。 套路五:软硬兼施,软硬暴力催收。通过所谓的“谈判”“协商”“调解”以及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软暴力”手段索取非法债务,使人产生心理恐惧。部分放贷方使用比如门口泼漆、撬门锁、尾随借款人等方式恐吓借款人,甚至采取暴力方式催逼借款人还款。
“史上最难就业季”“录取比例创新低”“裁员潮碰到招聘潮”……随着秋招即将到来,一些线上求职中介平台一方面制造求职恐慌,一方面声称有招聘“内部资源”“绿色通道”,推出高价“内推”“保offer”等项目,收费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是否真如求职平台所说,交了钱就可以保证录取?记者进行了调查。 内推比走后门还简单?求职中介撒网式推销 “××企业2020秋招正式启动!我已入群领取专属内推码,提前一年拿全职offer!”看到朋友圈里出现这样的信息,广州的应届毕业生小王兴奋不已。扫码入群后发现,想要获得内推资格,需要转发上述文案到朋友圈。 小王按照要求在朋友圈发文后被告知,简历可优先被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查看,但仍有筛选淘汰的概率。要想直通面试环节,需要参加6000元到5万元不等的线上求职培训班才有机会被“内推”。 记者注意到,类似这种打着“内推”旗号的文案,在朋友圈、应届生求职微信群、QQ群里病毒式扩散,一些求职中介甚至称,“内推比走后门还简单”。 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内推”都附加着一纸高额培训费用单。求职平台职业蛙称,“4万至6万元的付费保offer项目有内推名额,可直通笔试或面试环节。”offer先生、爱思益求职等平台均在其高达四五万元的付费项目介绍中承诺:“有企业内推,并保证顺利拿到offer。” 职业蛙称,平台跟数百家大企业合作,享有大企业“绿色内推”的优势,如果企业需要实习生或有用人机会,平台可优先推荐付费学员。“我们有内部资源,很多企业给了我们一二十张面试直通卡,免费学员拿不到的。”平台工作人员说。 一些求职平台称学员可享受在职员工辅导,最大限度掌握“内情”。爱思益求职平台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一个费用高达49800元的“V计划”项目,称这个项目是企业内部员工对求职者一对一的培训课程,“在职员工担任导师带你梳理行业知识,熟悉网申、笔试、面试流程,可以帮你顺利拿到offer。”职业蛙称,平台导师有的是“校招面试官”,可提前知道考点。 名企实习、内部员工辅导、“保offer”都有“坑”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平台力推的名企实习、内部员工辅导、“保offer”套路满满。 ——名企实习其实没有经过企业认可。Synet求职平台称,其推出的STE(名企实践项目)此前已与联合利华、普华永道等企业开展合作,为求职者安排实习。该项目收费5500元,包括4周项目实习。但记者发现,求职中介宣称的实习只是“线上实习”,“导师”通过邮件、语音或者文字的形式进行沟通。 当记者追问可否开具相关企业的实习证明时,工作人员坦言:“项目合作的企业管得比较严,无法开具实习证明,如果一定要,可以盖求职平台的章。” 暨南大学的杨同学付费参加了刺猬求职平台的“15天线上运营实践项目”,项目内容包括给网易云音乐做一场活动策划等。任务完成后,平台并没有提供网易的实习证明,只是由平台“巧妙地”将这个经历写进了简历。 ——号称企业内部员工授课,但身份难辨。职业蛙平台表示,其收费上万元的项目中,会安排学员意向投递的企业高管进行全程辅导,一课时收费2000元至3000元。爱思益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超过900位全行业精英在职导师名单”:JaneTu,就职于阿里巴巴集团天猫运营;DU,就职于腾讯产品经理;Daisy,就职于今日头条用户增长部……这份名单涵盖互联网、金融、地产等各行业,但均为化名。 “一些企业不允许员工在外兼职,为了保护我们的导师,只能展示化名。”爱思益工作人员解释。 ——宣称“保offer”,其实是“障眼法”。一些求职平台声称能帮学员拿到心仪的offer,如果没有拿到合同里列出企业的offer可以退60%的费用。 中山大学一名曾报过爱思益49800元“V计划”的求职者告诉记者,签合同时,平台会列出不同梯度的四五十家企业名单,其中有一些是符合学员求职意向的知名大企业,但大部分是招聘门槛低、招聘人数众多的小企业,比如小型网络公司、P2P金融机构等常年招聘销售员的企业。“只要拿到名单中任何一家企业的录取名额,他们就会声称‘保offer’成功。” 多家企业否认与求职平台有合作 平台涉嫌虚假宣传 针对企业员工授课、与求职平台内部合作等相关问题,记者向多家大型企业求证。屡屡出现在求职平台名单中的腾讯公司表示,没有与任何第三方求职机构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不存在与线上求职平台有付费内推的合作关系。另一家高频出现在名单中的企业字节跳动称,公司不允许员工私下代表公司对外进行任何指导。 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就规范的大企业而言,但凡有第三方号称“保录取”基本都是假的。 北京市天平(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欧卫安表示,求职平台在未取得企业同意的情况下以“企业在职员工指导”“内推”为幌子招揽生意,属于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涉嫌虚假宣传,而“保录取”则涉嫌合同欺诈,相关监管部门可以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一些企业招聘负责人建议,求职者最好直接通过招聘企业的官网或现场招聘等渠道求职,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企业应在招聘过程中做到信息公开透明,避免第三方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去欺骗求职者。
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选择报名参加培训班提高自身技能,为找工作打下基础。但近期发现,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为招揽学员,以欺骗、诱导等方式,“忽悠”交不起学费的学生用分期付款的形式缴纳学费,实则是给报名学生在金融平台上办理了贷款,不少学生因此背上不同程度的债务。 债务是怎么背上的? 在北京读大四的济南学生张亦驰,求职期间在一栋写字楼大堂偶遇了华尔街英语的课程顾问,对方表示,有专门针对应届生的英语课程。但谈及价格时,张亦驰觉得4万多元的学费太贵。对方随即表示,可以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学费,分为24期,学习中有不满意可随时退款。 求职心切加上对方“耐心”劝导,张亦驰最终缴纳了1900元作为首期付款。一个多月后,张亦驰觉得课程对自己帮助不大,加上还款压力大,准备结束课程并退剩余学费。此时课程顾问却表示,学习已超过一个月,按规定无法退款。此外,由于张亦驰已与金融机构办理了贷款,一旦退款,还会与金融机构产生纠纷。张亦驰说道,此时她才如梦初醒,“当初报名时,对方只给了缴费收据,报名合同、贷款合同都没有明确出示。” 张亦驰的情况并非个案,有多位大学生反映,在培训机构报名时,销售人员推荐使用教育分期贷款的方式支付学费。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刘晓云表示,她曾在尚德培训机构报名时“被办理”了教育分期贷款,现在每个月要还1500多元学费,以及100多元的手续费,但报名时销售并未提及手续费一事。等28期贷款还完时,一共要支付3000多元手续费。 据了解,北京、济南等地多家培训机构中,主动向学生推销分期贷款的情况在增多,中招的往往都是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培训机构承诺高额学费分期支付,实则是在诱导消费者办理消费贷款。一旦学生背上此类贷款,就成了甩不掉的包袱。 教育贷“套路”何在? 为何教育分期贷款问题频出、大学生是否有资格办理贷款、想退学费为何这么难?在这些问题上,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是这么“套路”报名学生的。 ——夸大宣传,“随时退费”“零手续费”不存在。张亦驰提到,报名时课程顾问曾多次表示,只要对课程不满意就能退款,使用分期付款没有额外费用。但记者在张亦驰后来拿到的报名合同上看到,条款中写着“乙方选择贷款方式付款的,手续费、利息等费用按照提供贷款金融机构的标准执行”“课程起始日后30日内提出退学,机构需要从学员缴纳的课程费用中扣除2950元管理费用”。 ——先交钱再签合同成“潜规则”。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教育分期贷款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利用的正是毕业生求职心切,想提升自身能力的心理,以分期付款、每月还款数额低等噱头诱导学生办理贷款。但大多数学生没有稳定收入,属于无偿还能力者,加上缺乏法律知识,不少学生都在课程顾问的诱导下,先缴纳了学费,再签订培训合同。 ——贷款由课程顾问代操作,学员申请退费困难。刘晓云说,培训机构帮她申请的教育分期贷,合同由她与金融平台签订。但在贷款过程中,她除了输入个人信息外,其他信息均由课程顾问代为操作。为招揽学员,大多数课程顾问不会对学员情况仔细核实。但当学员退款、维权时,却常常遭遇拖延。业内人士表示,课程顾问每月有业绩指标,一旦有学生退课,大多数顾问都是能拖就拖。此外,由于教育分期贷的合同涉及报名者、培训机构、金融机构三方,退款程序很复杂,很多培训机构并不愿配合学员申请退款。 披着教育外衣更应加强监管,谨防教育贷成变种“校园贷” 据了解,教育分期贷款相关问题已引起一些地市监管部门关注。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2018年1至8月教育培训类投诉分析》中,提到教育分期贷款的恶意包装、审核宽松、资金风险等隐患正凸显。报名者近八成通过手机下载软件申请贷款,过程仅需几分钟。有培训机构通过引导推荐、涉嫌强制等方式,或者把贷款包装成“免息”“分期付款”等形式,但对贷款限制性条款及风险只字不提。 专家认为,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而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动辄收取半年甚至一年学费,再“忽悠”学生办理教育分期贷款,显然不符合政策规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助理研究员杨程说,教育分期贷实际上是依托互联网金融诞生的一种贷款形式,虽然“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但一些机构在招生中却出现了种种不规范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在于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相关部门应继续完善政策法规,对教育培训报名的收费方式、缴费期限、付费形式等进行明确约束。 法律从业者认为,由于无收入来源的高校学生不符合贷款审核要求,教育分期贷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打着教育名号的“校园贷”变种。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新亮说,教育、金融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对提供教育分期贷款的金融平台的审查力度,谨防校园贷以教育分期贷的形式死灰复燃。此外,大学生、职场新人必须提高警惕,尽量不要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缴纳学费。在签订培训合同前,必须看清协议条款,并保留合同、发票等证据,以备后期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