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促进就业、精准脱贫、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云南省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实施意见》。 《意见》要求,要健全家政从业人员职业化培训体系。到2020年底前,全省至少有1所本科院校和13所以上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家政服务有关专业或设立家政学院,扩大招生规模。支持开设家政服务专业的院校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加大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工作力度。建立全省家政服务培训专家库,制定家政服务业技能培训教材。对新上岗家政服务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家政服务人员每两年至少得到1次"回炉"培训。2020年底前,确保全省累计培训超过15万人次。 为优化家政服务业发展环境,《意见》还提出,要积极推动改善家政从业人员居住条件。将符合条件的家政从业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公租房房源充足的地区,尽量配租公租房。公租房房源不足的地区,鼓励家政从业人员在市场上租赁住房,对符合条件的,采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方式进行保障。还要畅通家政从业人员职业发展路径。引导家政企业将员工学历、技能水平与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岗位晋升等挂钩。支持家政从业人员通过高职扩招专项考试、专升本等多种渠道提升学历层次。建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供需对接机制,扩大有效供给。每年组织50家左右的品牌家政企业(单位)深入人力资源输出丰富的县、市、区和贫困地区举办"家政服务行业就业专场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和宣讲会。家政服务人员输出地区负责摸清本地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意向,为家政企业招聘提供支持。完善云南娘家人服务站、云嫂入沪等对接机制。 《意见》强调,要加强家政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全省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全量归集全省家政企业、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开通家政从业人员职业背景信息验证核查渠道。探索在线建立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社会评价互动系统。对违法违规和严重失信行为的家政企业及从业人员实行联合惩戒,依法通过"信用中国(云南)"及其他渠道向社会公示。
近两年,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迅猛,资本加持促使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期,但过度催熟也打破了行业的原有生长体系,衍生出了一些行业乱象。许多线上培训机构已背离了教育初衷,虚假宣传、师资造假、卷钱跑路等现象频频发生。如何剔除这种“道德病毒”,需要整个行业引以重视。 低价学习理财课、配音课等成人培训的广告相当活跃,一元理财课、十天变高手、0基础学配音、靠声音月赚上万;各种高回报和高收益的广告词十分吸睛……种种浮夸聒噪现象不一而足。“为了博眼球赚点击量,卖课广告虚构故事、制造紧张情绪,把本来就很焦虑的家长搞得人心惶惶。”不少从事在线教育行业的多年的专业人士坦言。 为加强规范行业管理,整治行业乱象,规范企业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利益,整合各方力量、实现协同共治,势在必行。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指出,一方面需要在线教育平台尽快从资本竞争中回归到教育本位,强化行业自律,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各监管部门需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管,制定在线教育服务标准。2020年9月,K12在线教育服务与评价标准研讨会在京召开,头部企业51Talk率先发布了业内第一个企业标准。2021年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文章,直指风口浪尖上的在线教育乱象与监管问题。3月,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在线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发布《促进在线教育行业健康发展倡议书》,从坚持立德树人,强化育人导向;坚持诚信经营,强化行业自律;坚持质量第一,强化社会责任;坚持规范办学,强化社会监督;坚持安全底线,强化信息保护等5个方面倡导在线教育企业加强自律、诚信经营,规范发展。 当下,在抢夺“眼球”的混战中,有些“老实”企业会吃亏,虚假宣传的企业不顾底线地抢占资源,挤压同行的生存空间,难免出现“劣币逐良币”的现象。企业的诚信缺失,既损害广大学生用户的利益,也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既欺负了同行,也污染着市场的生态环境,损害着行业的整体形象,如果任由这种“道德病毒”蔓延,将给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恶劣的影响。 对治诚信缺失这种“道德病毒”,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在线教育的健康发展,媒体的曝光不可或缺,社会的监督也需要加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惩戒措施更应该及时跟进。从内因上讲,在线教育企业要真正把诚信当作企业的底线、企业的基石。长远来看,“老实企业”并不吃亏,诚信的企业会赢得客户和投资人的尊敬与信赖,最终行稳致远。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回看中国古人的这句名言警句,依然有浓浓的警示意义。这个“信”,可以是信仰,更多的是诚信;不仅仅指向做人,也涵盖做事;从生活琐事到国际外交,从治学问道到求职创业。之于教育领域,营造风清气正的治学环境,把企业诚信品质植入学生内心深处,亦显得必要而迫切。
为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行业执业行为,增强法律服务队伍自律意识和社会公信力,近年来,张掖市司法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以党建为引领,采取多种措施,扎实推进法律服务行业队伍诚信体系建设,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法律服务环境。 提高政治站位 张掖市司法局党组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加强法律服务行业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成立了法律服务行业党委,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强化理论武装,坚守初心使命,全面加强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进法律服务队伍诚信建设夯实了理论基础。 推进信用审核 根据政策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情况,对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细致清理,凡设定内容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相抵触或不一致的,一律予以废止或修改,坚决破除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障碍,使信用信息征集、查询、应用、互联互通、信用信息安全和主体权益保护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建立诚信档案 张掖市司法局相关业务科室负责,具体指导全市在册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法律援助中心、基层法律服务所等进一步健全完善诚信机制,建立诚信档案资料,对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基本情况、检查、考核奖惩、投诉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全面、真实记载他们在社会上的诚信状况。同时,组织全市51家法律服务机构的296名法律服务工作者签订了诚信服务承诺书,法律服务工作者从执业行为、执业纪律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向社会公开承诺恪守行业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诚实守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承诺书》的签订,对于增强法律服务队伍自律,促进规范管理,建立诚信体制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公开信用信息 采取建立公开专栏、发布公开信息、设立公开电话等形式,及时对法律服务机构及工作者年检注册情况、违规违纪情况等向社会定期通告,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目前,依托信用中国(甘肃)、张掖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公开行政处罚信息2件,发布相关公告5条,归集信息900条。 开展诚信检查 张掖市司法局适时成立专门检查组,通过实地检查、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法律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行业队伍的社会公信力。依托甘肃“互联网+监管”平台,归集录入检查信息20条,并及时公开随机抽查结果。 完善监督体系 张掖市司法局建立联动机制,坚持司法行政监管、律师协会行业管理、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构建多层面、全过程、广覆盖的监督体系,形成监管合力,对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实施有效监管,从源头上遏制失信行为。 严格考核奖惩 将法律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考核,加大考核权重,并实行一票否决。对于信用好的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对于不守诚信的,取消其创先争优资格,依法依规严厉惩处。
2020年以来,为进一步扶持家政服务业规范化发展,营造诚实守信的发展环境,福州出台规范和扶持家政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大力推进家政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家政培训提升行动”,促进家政服务行业提质增效。 一是强化线上线下业务培训 2020年,福州市举办15期家政服务业诚信建设培训班,涉及职业礼仪、安全教育、卫生防疫等干货课程,培训25家企业823名家政从业人员。除线下培训外,福州市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不断丰富线上培训课程,目前已上线117课时教学课程,教学时长达1043分钟,共有2000余名家政员通过线上学习家政相关课程,方便家政从业人员利用在雇主家碎片化时间参加学习。通过定期培训,持续提升家政从业人员专业技能、诚信经营与优质服务水平,以适应家政服务市场多样化、多层次消费。 二是大力推广居家上门服务 借助诚信培训和政策红利,福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根据《福州市家庭服务业居家上门服务证管理办法(暂行)》为789名家政员免费办理居家上门服务证。消费者扫描居家上门证上的二维码,即可在福州市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一站式”查看体检、培训、身份核验、评价等信息,极大地方便消费者和家政从业人员。 三是推动家政信用信息动态管理 依托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建立家政企业和家政员信用记录。截至目前,福州市共录入家政服务员信用信息25138条,审核通过11099条;家政企业信用信息91条,审核通过84条。开展家政服务信用记录示范评选活动,截止今年1月底,按信用档案考评分排序,共评选出前100名信用记录示范家政服务员和福建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鼓楼区家家乐家庭服务有限公司等首次申领“居家上门服务证”达到200人(含)以上的员工信用档案考评总分前5名的信用记录示范家政企业,鼓励引导家政企业建立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信用记录,围绕身份信息、健康信息、安全管理、培训记录员工制管理等各方面找差距,补短板,提升家政服务企业规范化水平。 下一阶段,福州市将持续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及规范、扶持家政服务业发展,今年计划举办50期家政服务业诚信建设培训班,开展家政服务信用记录示范评选活动及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活动,围绕鼓励诚信家政企业进社区服务、推动员工制家政企业发展、培育和引进品牌家政企业、加强培训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素质等方面大力落实奖补政策。
针对如何推动电商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8日指出,2021年,商务部将完善制度建设,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电子商务领域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健全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加快B2C电子商务平台、直播电商等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引导电子商务企业规范经营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商务部8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近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公布的2020年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报告中提到,2021年电子商务法治建设将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对数据安全、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规范将继续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将更加完善,商务部具体将会采取哪些措施?如何推动电商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高峰表示,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务部始终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创新与安全并重。在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方面,2021年,商务部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电子商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相关制定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创新、升级、规范、安全等相关工作。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电子商务领域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健全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加快B2C电子商务平台、直播电商等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引导电子商务企业规范经营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推进电子商务的诚信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企业诚信档案评价规范》的实施,推动市场主体参与信用建设,依托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诚信经营的承诺,建立诚信档案,公开信用信息。
“信心更足了!”近日,在2021年广西“桂惠贷—科创贷”赋能科技创新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崇左分会场现场,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有了各方面的金融支持,他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前景更有信心。 为推动“桂惠贷”政策落地落细,进一步增强金融普惠性,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由广西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西科技厅联合主办的2021年广西“桂惠贷—科创贷”赋能科技创新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当天在南宁举办,崇左市组织各级科技部门、各产业园区、各高新企业负责人通过视频形式参与活动。 广西科技厅副厅长蹇兴超表示,广西科技厅下一步将在继续推动实施“桂惠贷—科创贷”基础上,联合财政、金融等部门,大力推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构建“拨投保贷贴”扶持链,探索建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采取项目资助拨付、股权投资、贷款担保、放大担保、财政贴息等不同的资金扶持模式。 “推动科技企业创新成长,金融扶持不可或缺。”崇左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崇左市组织有关方面参加此次活动,旨在让各方面把握形势、抓住机遇,进一步用好“桂惠贷”政策,不断加快创新发展。下一步将组织好宣传、培训、审贷指导等工作,抓住机遇,进一步用足用好用活这些有利政策,助力打好创新驱动攻坚战。 去年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桂惠贷”政策,共设置两大类9个产品。第一类是普惠性产品,包括“经营贷”“首次贷”和“信用贷”3个产品。第二类是名单制产品,主要包括“三企入桂贷”“技改贷”“科创贷”“通道贷”“三农贷”“贸易贷”等6个产品。自1月1日政策实施以来,截至3月14日,全区累计有335家“科创贷”名单内企业获得“桂惠贷”51.79亿元。崇左共有9家企业获得“科创贷”8850万元,涉及农、林、牧、副、渔、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近日出台《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将在山西省应急管理部门对所有涉企生产经营许可事项统一按照优化审批服务方式推进改革。 按照“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要求,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对承担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按要求编制许可事项清单,实现清单管理。各市县应急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许可事项由承担部门实行清单管理,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以及取消下放等工作要求,及时提出更新和动态调整意见,进行动态调整。对所有许可事项采取精简办事流程、简化申请要件、缩短办件时限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降低办事成本。 另外,山西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将对企业生产经营许可等信息及时归集推送至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除涉及国家秘密外,实现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政务信息集中共享,通过信息共享可获取的信息,一律不得再要求企业提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审批处(科)将行政许可的信息告知业务监管处(科),业务监管处(科)要将行政许可对象及时纳入监管对象名录库进行监管。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将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按照分级分类监管要求,对所有生产经营企业实行全覆盖监管。
近日,媒体曝光福建省个别地区“天价岩茶”乱象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厅迅速行动,联合发出整治通知,要求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强化岩茶销售环节监管,对销售价格虚高的岩茶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媒体曝光的茶商、茶企,重点查核超指导价销售搭售、私下交易或上市销售价格高昂的“非卖品”“品鉴品”等,组织查处虚假标识、掺杂掺假、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商标侵权、不明码标价、串通操控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并严肃整治在营销中渲染享乐奢靡的不良行为。同时,通知要求相关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加强自律,共同建立完善岩茶种植、加工、销售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体系,规范标签标识,实行明码标价,引导理性消费,营造有利于岩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社会氛围。20日下午,省市场监管局对福州市区品牌茶叶门店展开抽查,发现部分商家存在未明码标价、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不正当竞争以及涉嫌销售高价岩茶等问题,当场进行了取证、立案。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和福建省茶业协会20日下午发出《关于不炒作“天价茶”、促进武夷岩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呼吁茶界同仁积极响应倡议,加强行业自律,不做虚假宣传,规范经营管理,自觉接受监督,认真践行诚信经营,坚决抵制不良商家的不法操弄,共同营造和谐良好的消费环境,进一步促进武夷岩茶市场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更好地维护福建茶产业的整体形象。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一直是金融监管机构及行业协会关注的重点。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邢炜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业协会下一步将积极参与推进保险业信用平台建设等七大举措,逐步推进保险行业消费者保护工作。 据邢炜介绍,一直以来,消保工作也是保险业协会重点关注的工作领域。一方面,保险业协会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提供行业反馈意见,组织行业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参与行业服务评价活动等;另一方面,利用行业协会平台,主动开展各项消保工作。邢炜认为,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建立与完善机制是关键。保险业协会积极部署保险业协会消保专委会筹备工作,组织地方行业协会召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座谈会”,调研行业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总体情况;制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工作规程》,明确保险业协会消保专委会的工作机制及职责宗旨,并于2021年1月召开了首届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正式成立保险业协会消保专委会。 谈及未来开展消保工作的基本思路,邢炜表示,随着国内局势和保险市场的变化,消保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和使命,协会将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协会消保工作的新职责。简而言之,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辅助监管,强化责任担当。二是扎实推进,全方位、系统化开展消保工作。三是立足行业,依靠行业,充分调动行业积极性将消保工作落到实处。四是提高消保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据邢炜介绍,保险业协会接下来还将采取七大举措,逐步推进保险行业消费者保护工作。一是完善消保领域行业自律规范体系,加强行业自律监督。二是研究制定从产品设计、客户服务、理赔、销售等多环节全方位的行业服务标准,指导与规范保险机构进一步做好基础服务工作,提升保险业形象。三是引导行业完善多元化消费者投诉处理及纠纷解决机制,针对投诉问题严重的个别保险机构,积极研究相关处理措施,打击保险消费者侵权行为,促进保险机构与消费者日常沟通常态化,切实保护消费者各项基本权利。四是加强对于消费者及公众的保险知识宣传及风险意识教育,借助专委会平台及专业价值,组织行业力量,建立公众教育工作常态化机制,多渠道开展保险消费者宣传教育活动,督促会员单位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有效帮助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提升自身维权能力;开展消费者保护相关培训,组织推动行业消费者保护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工作。五是在监管部门统一指导下,利用专委会平台,研究完善保险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激励与惩戒措施,积极参与推进保险业信用平台建设,加强宣传,在全行业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六是开展和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满意度社会调查与行业评价制度,积极拓展多元化消费者调研方式,逐步形成消费者调研常态化工作机制,畅通消费者沟通渠道;在此基础上,组织行业力量,探索完善各项行业标准评价机制。七是建立行业内外部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机制,努力搭建行业内、消费者与保险机构间有效沟通交流平台。
2021年3月23日,“旅游行业抵制非法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自律公约倡议活动”在北京圆满举行。世界旅游联盟(WTA)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CWCA)联合发布了《旅游行业抵制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自律公约》(以下简称“自律公约”)。爱彼迎中国、美团、携程集团、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凯撒同盛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途牛旅游网、穷游网、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联盟会员企业现场签署了自律公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海关总署缉私局等政府机构,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野生救援(WildAid)等国际组织以及联盟会员企业、媒体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活动。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负责任旅游已成为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一环。中国海关近年在旅检渠道屡次查获公民非法携带象牙等濒危物种制品入境的案件,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已悄然成为旅游业的法律风险之一,对中公民的海外形象也造成负面影响。如何在旅途中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拒绝消费非法野生动植物制品是当天活动的主题。 世界旅游联盟秘书长刘士军在活动致辞中表示,今天的旅游业正在持续有力影响和改变着世界。作为旅游从业者,我们不能将视野仅局限在旅游产业自身,而应有更高的格局和责任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旅游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与潜力。新常态下的旅游业将会更加强调责任。 长期以来,中国旅游行业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意识较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一贯要求旅行社和导游领队积极引导游客爱护野生动植物,发布出行提示提醒游客勿携带违禁野生动植物制品出入境,并出台具体措施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引导文明出行。2016年3月,在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和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的共同筹划下,中国国旅、中旅总社、中青旅、途牛、众信、凯撒等旅游企业发出联合倡议,承诺对涉及虎、象、犀牛、沉香、穿山甲等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的非法交易及走私行为“零容忍”,为行业参与打击非法野生物贸易、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做出了良好示范。未来,世界旅游联盟将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野生救援携手,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对游客群体的引导,共同推动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帮助公众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自觉。 23日下午,活动组织了针对旅游企业的培训交流。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海关总署缉私局、中青旅以及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的专家分别就野生动物法律法规、旅客携带濒危物种制品入境典型案例、文明旅游相关政策要求以及旅游中常见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进行授课。企业代表也与专家进行了交流互动,探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参会企业均表示将积极践行自律公约,倡导文明旅游,拒绝非法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本次活动由世界旅游联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野生救援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