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正处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要更优更多更大的项目支撑,对冲新冠疫情影响,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更需以项目建设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稳定大局。全市上下特别是政府系统,必须站在事关朝阳快速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作出的“坚持项目为王,以补齐开放合作短板为突破口和牛鼻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把“项目为王”落到实处,以项目建设的新成效推动朝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坚持“一个标准”,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项目建设上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败。面对朝阳经济总量小、对外开放度低、财税收入低、项目建设力度小、缺少一批大项目支撑、投资拉动不足等发展短板,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决定将项目建设作为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作为牵动全局工作的“牛鼻子”,作为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把抓开放、抓招商、抓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提出“项目为王”理念并强力推进实施,以项目论英雄,掀起了项目建设的新高潮,朝阳振兴发展由此走上了“高速路”,驶入了“快车道”。
几年来,围绕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载体,从“五个一”工程到7个省级开发区建设,再到“161”工程,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不断推动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是招大引强实现重大突破。全市累计主攻京津冀招商落地开工项目1100多个,其中80个投资5亿元重点项目有望形成朝阳经济发展新引擎,投资80亿元亚琦国际商贸物流、投资63亿元的凌钢配套焦炭、投资29亿元中电国际光伏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对稳投资、稳增长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二是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聚焦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引进宝马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通美晶体、新松机器人、清华紫光云集团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累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40个,为朝阳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三是兴县强乡开创崭新局面。累计落地飞地项目557个,实现了乡镇(场)街全覆盖,已投产项目271个,拉动县域财政增长12.7%,乡镇财政增长20.1%。四是乡村产业振兴形成有力支撑。2016年以来累计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94个,温氏集团、正邦集团、牧原集团、韩伟集团等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项目落户朝阳,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培育扶贫龙头企业32家、扶贫产业园269个,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项目建设的全面突破,筑牢了实体经济的根基,挺起了经济发展的脊梁,为朝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提供了有力支撑。2019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首次跃升至全省第8位,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全省第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的项目建设走过了从探索到强化到壮大的发展之路。成功的实践证明,我们走对了路。朝阳要发展,关键在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没有项目支撑,就难以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全市上下必须坚持实践标准,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项目建设上来,牢固树立大抓项目、狠抓落实的工作导向,坚持靶心不散、频道不换、节奏不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二、突出“四个聚焦”,进一步把力量汇聚到项目建设上来
当前朝阳的发展思路已经非常清晰、非常明确,抓开放、抓项目、抓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共识。离开项目,就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没有项目,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必须坚持项目为重、“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暨“161工程”,始终保持定力、增强耐力、持续发力,以项目建设的新成就,有效投资的新突破,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新支撑、注入新活力。
一是思路向项目聚焦。坚持谋划瞄准项目定、工作跟着项目走,以项目建设引领发展、促进提升。坚持产业发展与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围绕我市钢铁、机械制造、建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物流、文旅等特色和优势产业,围绕新基建等高新技术产业,精心谋划,选好项目、落实项目、跟进项目。坚持以项目建设促产业发展,结合我市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计划、有目的招商引资、引进项目,以源源不断的项目建设壮大优势产业,做强特色产业,接长产业链条,打造凌钢千亿产业集群等战略产业集群,夯实我市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是重心向项目聚焦。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作为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要把项目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谋划、出征、研究、协调。要加大对项目工作的硬考核力度,把抓项目的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干部能力、水平、作风的重要标尺。要大力实施“五个一批”,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三是要素向项目聚焦。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举措,努力扩大要素供给总量,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建设,建设项目早投产达产,投产项目早见效。各经济开发区、农产品深加工园区、飞地经济产业园、物流园区,要创新体制机制,积极用市场化方法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厂房等建设,不断提升对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土地、资金、人才等各方面支持力度,切实把上级政策用足、把本地政策用活,把要素保障好、把企业支持好。
四是合力向项目聚焦。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发展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城市发展增长极。要广泛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招项目、落项目。各县(市)区是项目建设的排头兵,责无旁贷,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第一抓手,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聚焦全年目标任务,坚决保质保量完成,为朝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各经济开发区是承载项目的主阵地,要不断完善园区水、电、路、气、标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和对项目的吸引聚集能力。各乡镇场街是项目建设的主力军,要扛起主责主业,一手抓招、一手抓落,千方百计走出去招项目、引项目,全力以赴落项目、建项目,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各行业部门是项目建设的生力军,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研究好本系统、本行业的招商工作,推动分管领域老企业对外合资合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为项目建设添砖加瓦。社会各界人士都是项目建设的参与者,要发动广大群众关心项目、关注项目,积极参与、贡献力量,进一步形成人人关心招商引资、各个助力项目建设的生动局面。
聚焦项目建设,落实“项目为王”,我们还要注意克服五种倾向。要克服重部署轻落实的纸上谈兵倾向,决不能“光说不练”“喊空口号”、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要下真功、出实招、求实效,既要筹划部署好招商和项目工作,又要扎扎实实狠抓落实,确保市委战略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克服“剜到篮子就是菜”的饥不择食倾向,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前脚引进后脚淘汰等错误路径,也必须克服重复引进建设、造成产能过剩再淘汰的倾向。要注重引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项目、好项目。要克服毕其功于一役的急功近利倾向,决不能上面调度紧了就大张旗鼓搞运动、一拥而上,平时偃旗息鼓、无所作为。要提高站位、端正态度,真正认识到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把功夫用在平时,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抓项目。要克服重建设轻效益的虎头蛇尾倾向,决不能抓建设轰轰烈烈、抓管理松松垮垮。要下大力气解决项目建设不竣工、竣工不投产、投产不见效等问题,把项目建设对投资、对财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克服重眼前轻长远的涸泽而渔倾向,决不能为了一时发展牺牲长远利益。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考虑规划、土地、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因素,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序可持续发展,为朝阳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做足保障。
项目建设既是一项功在当下、利于长远的重大工程,也是考查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业绩的有效平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要处理好部署与落实、招商与选商、开工与投产、投入与产出、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以高质量项目推动朝阳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抓住“四个关键”,进一步把行动落实到项目建设上来
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工程,从洽谈到落地投产,千头万绪,只有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才能取得实效、取得突破。市委提出今年是“项目建设突破年”,全市上下必须坚定不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入开展比招商、看签约,比落地、看投资,比开工、看进度,比服务、看实效“四比四看”行动,努力实现“六个一批”的目标,即储备一批、引进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入统一批、升规一批,打造朝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引擎。
一是抓“招”。从朝阳的实际来看,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主渠道、主抓手,大招商大发展,小招商小发展,不招商不发展。我们必须紧紧盯住8个重点,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持续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推动朝阳经济社会大发展。要紧盯主攻京津冀抓招商。主攻京津冀、深耕京津冀、融入京津冀,落实“七抓”招商机制,全力引进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全年开工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打造国家级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要紧盯飞地经济抓招商,充分发挥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撬动作用,全面实施项目收益财政返还等政策措施,充分激发县乡村抓招商、抓项目、抓飞地经济的积极性,确保每个乡镇新落地开工飞地项目2个以上,确保全市乡镇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建设辽宁飞地经济样板市。要紧盯老企业转型升级抓招商,建立“业务局+企业”招商推进机制,积极推动老企业“傍大款”“上大船”,确保完成210家老企业合资合作目标;推动企业和大学院所深度合作,确保完成落地转化科技成果140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国家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要紧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抓招商,大力实施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突破年行动,新落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建设全省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紧盯现代物流业抓招商,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每个县(市)区至少引进建设1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现代物流项目,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要紧盯文化旅游业抓招商,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化石文化、红山文化、三燕文化独特优势,强力推进重点景区对外合资合作,每个县(市)区至少引进建设1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文化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北京“后花园”和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紧盯城市提升战略抓招商,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朝阳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档次和水平。紧盯省级开发区抓招商,强力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各经济开发区自主招商新落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40个,建设朝阳振兴发展的龙头和改革创新示范区,打造朝阳开放合作高地。
二是抓“落”。招商是基础,落地为根本。项目能不能开花结果,关键在于抓落地、抓推进。要压实责任抓推进,按照谁引进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细化任务、细化责任,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责任上落实到人、工作上周密安排,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强力保障。要破解难题抓推进,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全过程全流程全周期跟进项目建设进程,亲自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大力破解难点、堵点问题,拿出“硬招数”,啃下“硬骨头”,做到资源要素保障到位、金融资金保障到位、人才技术保障到位。要抢抓进度抓推进,制定项目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抢天夺时、争分夺秒,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确保每天有建设、每周有进度、每月有效果,争取早建成、早投产,努力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三是抓“争”。向上争取国家和省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有上级项目资金的强大注入,朝阳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就能跨越赶超、后来居上。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大向上争取工作的组织调度力度,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积极向上争取,取得了可喜成绩,已争取到位上级资金188.17亿元。下一步,全市上下还要全力以赴抓紧抓实向上争取工作。要吃透精神包项目,组建专人专班,深入研究政策,找准契合点和突破口,精准包装,精准对接,千方百计把政策红利、资金红利、项目红利找出来、要出来。要盯住重点争项目,紧扣特别国债、殊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两新一重”建设抓争取,全市向上争取资金要达到全省平均数,7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全省平均数,走在全省前列。要去省进京跑项目,加强对口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做好上下衔接,全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向上争取的“命中率”。
四是抓“服”。政府服务对项目建设至关重要。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一流的服务能提高项目建设效率,落后的服务会阻碍项目建设步伐。要树立一个理念,即“一切为了项目,一切服务于项目”的工作理念,更加注重“用户思维、客户体验”,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用一流的服务、最佳的效率让投资者满意和放心,让项目服务工作成为推动项目建设的积极因素。要创新一套机制,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抓实书记市长直通车、项目管家联络员等机制,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一对一”“点对点”及时解决、及时反馈,让企业立竿见影见到效果。要建立一套专班,建立市县联动服务企业专班常态化机制,面对面、实打实地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项目建设搬走“拦路石”,让企业真正有获得感。要打造一流环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严格执行好绿色通道、限时办结、容缺审批等相关制度,努力构建审批最少、程序最简、速度最快、规范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东北地区发展环境最优市。
四、发扬“五种劲头”,进一步把作为体现到项目建设上来
项目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当前,全市的发展思路已经十分清晰,发展目标已经十分明确,就是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招商突破”中克难奋进,在“项目提速”中砥砺前行。
要有一股“闯”劲。抓招商抓项目不能墨守成规、瞻前顾后,要有一股勇往直前的“闯”劲。要敢于在无中生有上做文章,敢于在招大引强上下力量,敢于在改革创新上求突破,敢想敢试,开拓创新,闯出一条跨越发展新路。
要有一股“钻”劲。抓招商抓项目需要认真研究、勤于思考,需要有股下苦功夫的“钻”劲。各级领导干部和具体负责同志,更要肯于钻研、善于钻研,切实把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工作研究明白、研究透彻,做到了然于胸、心中有数,才能扎实有序推进项目。
要有一股“拼”劲。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时间紧、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需要有一股豁出去的“拼”劲。要敢于担当负责,遇到难题敢于科学决策,当机立断,敢于拍板定事。要勇于拼搏奋斗,敢啃“硬骨头”,善解“烦心事”,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
要有一股“实”劲。抓实抓细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所在,不抓实不落实就是失职,就是形式主义。要盯住重点、盯住关键,真打实凿地解决实际困难、具体问题。要压实责任,每一个具体项目都由一名领导牵头抓、都由落实部门和责任人具体干,确保项目各个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要落实督考,实行月调度、季督查,半年拉练、年终排名,严格奖惩,进一步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在大抓落实中破解难题,在大干实事中创造业绩。
要有一股“韧”劲。没有久久为功的积累,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飞跃,抓招商抓项目必须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韧”劲。要发扬百折不挠精神,紧紧咬住既定目标,不抓出成果不松手,不达目的不罢休。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颗接着一颗钉,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抓项目建设,提振的是信心,凝聚的是力量,赢得的是未来。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合作战略,坚持以项目论英雄、以结果论英雄,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推动重大项目接续不断、新增长点持续涌现,再掀项目建设新热潮,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奋力谱写朝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