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记者从吉林省敦化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心养老、和谐养老的良好氛围,该局针对当前一些利用讲课、义诊、体验等方式,以“保健”“治疗”为名义高价推销普通产品的虚假宣传行为,开展了涉老用品市场虚假宣传专项治理工作。 此次专项治理主要检查全市理疗店、体验馆、直销店等,是否存在利用免费义诊、免费发放鸡蛋等手段引诱老年人集会听课,向其推销各种功能不实的老年人用品;是否存在超出医疗器械产品说明书获证的范畴,对产品进行夸大宣传;是否对普通食品宣传含有保健食品功效,保健食品超过批准功能范围进行宣传的行为等。 在开展专项治理的同时,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还向商户发放《关于经营涉老(商)品提醒告诫书》,引导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并向经营者普及《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经营者法律意识。
为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持续巩固根治欠薪成果,北京市各区及各街乡镇相关部门昨天共同开展“安薪北京”冬季专项行动统一执法日活动。当天,全市共出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1360人次,检查1355家用人单位,集中接访131人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0份,为农民工追发工资410.7万元。 昨天,北京市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带队赴海淀区常青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工地开展全市统一执法日活动,实地检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现场查看工人维权告示牌和工资表、考勤表,查阅农民工花名册和工资支付台账,了解工人工作天数、工资发放数额等情况。 从10月21日至明年春节前,北京市全面开展“安薪北京”冬季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其他欠薪易发多发行业企业为重点,查实的欠薪案件将在明年春节前动态清零。 专项行动期间,北京市将多措并举,严防妥处欠薪问题。拉网式排查全市在建工程项目,重新梳理在建工程项目清单、欠薪隐患排查清单、监察员包项目清单、基本制度落实清单“四个清单”,重点排查出现过欠薪隐患、结算纠纷的项目,建立台账,分级分类,挂账督办。 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今年下半年“风险+信用”综合评估,依据评估等级,实施精准监管、重点执法检查。紧盯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项目信息完善、更新。严厉查处欠薪违法行为,对查实的违法行为经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或提交整改报告后发现未全面如实整改的,按条例规定从重处罚。
10月31日,黔江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暨“治理欠薪冬季行动”部署会议在会议中心小南海厅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安排部署当前重点任务。区委副书记李泽玉、区政府副区长周晓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拿出可行可用的硬招实招,有效化解各类欠薪问题,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会议强调,要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建立治理专项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抓实抓细治欠保支各项工作;要强化联动,快速处置,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要加强监督、依法检查,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
记者今天从民政部了解到,目前全国共登记行业协会商会10万余家,共拥有企业会员总数超过750万家。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70428家行业协会商会完成脱钩。通过脱钩改革,初步建立起政社分开、行业指导、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新体制。 近年来,民政部联合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连续开展乱收费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研究形成行业协会商会违规收费重点情形,组织收费自查自纠和抽查检查。 2021年至2023年,各级民政部门共纠正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问题7611个,处理违法违规收费行业协会商会854家,查处违规收费金额8248.53万元。
为规范酒类市场生产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今年4月起,湖南省新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假借“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名义,制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违法违规行为。 专项行动以来,该局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并进全链清源,全面开展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线上”以网络交易平台、广告发布媒介等为重点,加强监测排查,排查“特供酒”相关线索,阻断“特供酒”线上销售渠道;“线下”开展酒类生产销售单位“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酒类销售者是否存在无证无照、证照不全、虚假标注或宣传与党政机关和军队有密切关联的“特供”“专供”“内供”等假冒伪劣酒类商品。同时,向经营者科普《食品安全法》《广告法》《商标法》等法规,指导经营者排除风险隐患,督促经营者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查验、规范经营;并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明白、理性消费,提升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 截至目前,共检查食品经营主体368家次,监测食品类广告57条次,责令整改1家,暂未发现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特供酒”行为。
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即日起至2024年11月底,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打击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按照“治、打、断、建”工作思路开展,主要包括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机动车排放维护维修机构和重型柴油货车开展全面排查整治;集中精力重点打击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签发虚假维修合格证等弄虚作假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坚决切断作弊装置生产、销售、使用的利益链和虚假维修、作弊检验的利益链;建立和完善监管长效机制,推动机动车检验领域健康有序发展等内容。 当前移动源超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贡献日益凸显,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作为移动源污染管控的关键环节,其弄虚作假行为不仅影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也严重侵害群众环境权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印发了《重庆市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同时,还将加强与市高法院、市检察院等部门的密切协作配合,建立协调机制、明确专人负责,深化行刑衔接、实施联合惩戒,充分发挥部门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优势,全链条打击机动车检验检测、维修机构弄虚作假违法行为,助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近日,在“质量月”活动期间,江西省瑞金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市场上电动自行车行业存在改装、加装等违法违规行为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行业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治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提升电动自行车行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此次行动紧盯质量问题易发多发区等薄弱环节,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是否为无证产品、是否加施3C标志、认证证书是否有效等,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严厉打击和查处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紧盯电动自行车经销商、改装店及不合格的充电器、电池等电动车配件,严惩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突出非法“改、拼、加”重大隐患为问题导向,持续深入专项整治,以乡镇为责任区划,统筹下沉执法力量,采取机关与各分局挂点联系工作机制,条块结合驱动推进,组织专项监督抽查,两线实时报送隐患,联合开展专案打击,及时处置闭环监管,切实加强源头治理力度。 专项整治期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检查电动车经营单位50余家次,抽查电动自行车2批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8份,对涉嫌违法行为立案6起,有效化解了电动自行车行业质量安全隐患。
为规范淮南市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秩序,保障从业人员严格培训、规范取证、安全上岗,日前,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安全生产资格证书专项治理。 此次专项治理总目标是全链条查处打击安全生产资格证书制假、售假、买假、用假、虚假营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捣毁制售假证窝点,惩治假冒政府网站平台团伙,查处持假人员和用假企业,淘汰培训考试弄虚作假机构,曝光典型违法违规案例,进一步规范淮南市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秩序,保障从业人员严格培训、规范取证、安全上岗。 据悉,此次专项整治共联合市委网信办等八部门协同发力,按照属地分级原则,采取联合执法、专项执法、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培训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同时,加强网络空间监测治理,及时清理下架虚假营销信息并将有关线索移交司法部门。 自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共开展执法检查企业236家,限期整改企业115家,完成问题整改316项。清理网络涉安全生产资格证书违法违规信息1条,立案查处无证人员案件2起,行政处罚2.5万元。
近期,广西梧州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销售、使用“作弊秤”导致缺斤少两的违法行为。 针对电子计价秤违法商户极易通过断电、清零等手段逃避监管,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对市场主办方、摊位经营者进行计量合法合规提示,加强市场巡查,并利用执法记录仪对商户涉嫌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取证。 截至8月上旬,梧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已检查各类经营主体821家、计量器具1308台,查处销售、使用领域电子计价秤计量违法行为19起,没收作弊电子计价秤22台。
8月12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人社局获悉,今年截至目前,该市充分发挥劳动保障信用“红名单”榜样示范作用,新认定和谐劳动关系单位16家;切实加强追缴、惩戒力度,共为4606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3家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失信企业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多部门多举措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人社部门深入开展人社工作全领域、劳动用工全链条监察执法行动,推动全市在建项目全面落实‘双驻双查’制度。”呼和浩特市人社局副局长张鹏飞介绍,呼和浩特市将从“化解群众难题、推动源头治理、打击恶意欠薪和营造良好氛围”4个方面聚焦聚力,依法维护好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 呼和浩特市住建局坚持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民生工作抓紧抓实。 一是推进住建领域实名制管理“全覆盖”。督促在建项目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及从事施工作业或提供辅助劳务的人员,都纳入实名制管理范围。二是持续开展“双驻双查”工作。发挥好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现场+线上”排查力度,督促建设单位落实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按月向施工单位拨付人工费,督促施工单位足额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开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按月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从源头防范欠薪隐患。三是强化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管。健全招投标阶段事前防控机制,源头预防违法发包、转包、分包及挂靠行为;加强项目实施事中监管,重点突出项目分包、“关键岗位人员”在岗履职和工程款拨付等内容;全力配合人社部门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对涉事企业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对恶意欠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截至7月底,共接收人社部门移交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线索6起,立案6起,涉及欠薪人员940人,共追回拖欠工资1863万元。 “下一步,市公安局将联合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在全市集中开展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公安智慧警务建设成效,综合运用各类信息资源和手段,依法坚决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及时查清冻结嫌疑人资产资金,帮助农民工追回拖欠的工资,全力保护好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支队长张书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