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12345热线平台“领导干部接听日”活动持续开展,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中心医院、第二医院相关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做客12345领导专席,为群众送政策解难题。 “您好,这里是领导干部专家座席,请问您要反映什么问题?”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开启了这场温暖的沟通之旅。对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住院过程中产生医患纠纷、生育政策咨询……面对群众打进来的每一个电话,领导干部专席的接听人员都全神贯注地倾听,详细记录每一个诉求,不时地询问关键细节,力求精准把握群众的“急难愁盼”,并对群众关切全部给出清晰明确的回复,为群众吃下“定心丸”。 热线接听过程中,领导专席的“接线员”们针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问题持续进行答疑解惑。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4-2-1”家庭结构逐渐增多,由患者住院陪护带来的种种问题是社会上的难点,也是热点问题。市中心医院为缓解住院陪护引发的困难和问题,率先在辽宁省内推行“无陪护病房”的服务模式。该模式突破了原有的病人住院期间家属照护的局限,通过聘请医疗护理员、推床员、送餐员等百余名专业人员,免费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这项利民惠民的全新举措,改善了患者就医环境,也减轻了子女照护的沉重负担,使全市百姓真正受益。 朝阳市第二医院开展的陪检工作,是由经过培训的专业第三方陪检人员对住院患者的院内检查进行陪检。经科室预约检查的患者,在预约时间前,由陪检人员从病房带领、陪同患者至检查科室,完成检查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在诊疗服务全程帮助患者完成检查,避免了患者缺少陪同人员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患者等候检查的时间,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记者在3月16日我市举办的辽宁省2025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仪式上获悉,目前全市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数量和面积均列全省第二位。 作为全省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我市多年坚持“生态立市”战略,通过开展“绿盾行动”“清风行动”等工作,令我市野生动植物资源得以快速向好发展,生态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等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据监测,目前全市现有野生脊椎动物4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超过50种;野生植物资源1020种,其中木本植物219种。如今,我市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21处,占国土面积14.2%,数量和面积均列全省第二。 尤其是鸟类资源。我市地处东亚和东北亚候鸟迁徙通道,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大力改善,每年候鸟迁徙季节,在我市停歇补给的各类候鸟超过10万只,其中大天鹅数量近10年来平均在万只(高峰期近1.2万只),令“朝阳天鹅”享誉全国,成为我市重要的季节性旅游资源,每年吸引数十万八方来客。
3月17日,总投资约20.05亿元的辽宁朝阳植物基健康谷一期植物基材料产业化项目现场,作为朝阳市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工动员大会主会场,举行了盛大开工仪式,参与了辽宁省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大会。 辽宁荃吉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植物基医药辅材及中药创新制剂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科技型企业,是辽宁朝阳植物基健康谷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项目位于朝阳柳城经济开发区,年生产植物空心胶囊400亿粒及马铃薯变性淀粉加工4000吨,约占国内空心胶囊总消耗量的3.5%。项目总投资约20.05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3.7亿元,年利税约1.68亿元,带动就业约300人。 辽宁荃吉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乃玉在开工仪式上表示,辽宁荃吉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秉持匠心精神,二十年如一日深耕植物基医药辅材领域,以技术创新为引擎驱动,全力打造现代化中医药及医药辅材高质量产品,推动进口替代,助力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朝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坚实的产业基础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从团队第一次来到朝阳,就被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柳城经济开发区的热情和真诚所感染,深深感受到朝阳优质的产业生态及真正聚焦项目为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笃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魄力和决心。公司将积极践行“国际化与可持续发展”双引擎发展战略,全力驱动传统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并推动植物基材料在全球医药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持续为全球用药安全与健康事业赋能。公司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建设进度,积极开拓产品市场,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做合法经营示范企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粮食安全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我市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重点工作来抓。春耕备耕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重点工作,我市坚持“早安排、早部署”,多措并举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为2025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省农业农村厅下达我市粮食生产任务为粮食播种面积676万亩,大豆播种面积10.4万亩,油料播种面积3.9万亩,粮食产量61.3亿斤。我市已于2月14日将粮食生产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并要求各地于3月15日前落实到乡镇、村。今年计划春播农作物83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46万亩、油料作物6.3万亩,大豆面积12.1万亩。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资经营企业、门市和生产大户调研了解备耕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备耕农资备得实、下得快。据悉,目前我市春耕物资备实率与去年基本持平,种子总体价格与去年持平,玉米品种零售价均价在14元左右,化肥市场价格小幅下降,下降幅度在100元/吨-300元/吨,农药价格均比去年小幅下降。截至3月3日,全市共需粮油种子1.51万吨,备实率53%,已下摆入户种子近0.2万吨,占需求量的13.2%;化肥预计春耕需求量32.5万吨,已备实15.3万吨,占春耕化肥需求量的47.1%,已下摆入户2.4万吨,下摆率为7.4%;农药春耕需求量830.5吨,备实量达到457.5吨,备实率55.1%,下摆入户62吨,下摆率7.5%;全市需地膜7444.5吨,已备实2269吨,下摆入户234吨。 做好农资打假工作。为保证春耕生产物资质量,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于2月中旬开始组织开展春耕生产物资监督检查工作,并及时下发《关于加强朝阳市2025年“春耕备耕”期间农资执法监管工作的通知》。执法检查工作以查处经营和使用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为重点,对全市范围内农资经销店和销售网点进行执法检查,防止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避免发生坑农害农事件,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累计出动执法车辆61辆次,出动执法人员186人次,检查农资门店和企业73家次,立案查处3起。 积极组织农机检修。市县农机管理部门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内部培训、维修农机具,保障人员和农机以良好技术状态投入春季农业生产。目前,已完成5.2万台套农机具检修工作,培训农机手和修理工300人次。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科技培训指导,提高农户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全市农业系统“科技之冬”活动正在全面展开,主要围绕共营制、结构调整、休闲轮作、保护地生产和高效经济作物五个方面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9场次,培训农民5458人次,选派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391人,技术指导服务农户1908人次。
日前,龙城区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80家企业提供了2300个就业岗位,吸引3500余名求职者到场。 此次“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在联合镇、海龙街道、新华街道、边杖子乡分别举办,每一处招聘现场都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供需两旺的喜人景象。各企业展位前,求职人员积极与工作人员仔细交流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问题,气氛热烈而有序。 现场还设置了政策咨询宣传区和直播带岗区。政策咨询宣传区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服务,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求职者的问题,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各项政策和市场动态,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直播带岗区,主播通过抖音直播平台,与各位网友线上分享活动开展情况,同步进行直播带岗。 据统计,本次4场招聘会,直播平台累计在线人数达38496人,发放招聘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资料4400余份。 龙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常态化开展“家门口”招聘服务,进一步实现人岗精准高效对接,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辖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推动辖区劳动力就近就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龙城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日前,由省文旅厅主办的辽宁省第十八届群星奖颁奖晚会在大连市举办,我市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报送的《你的声音我在听》等五部作品荣获省群星奖。 辽宁省群星奖是为繁荣我省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而设立的群众文艺政府最高奖,含金量高,竞争激烈。省第十八届群星奖评奖设音乐(含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艺术门类。本届群星奖各单位共推荐参赛作品153件,其中56个(件)作品,分别获得各门类奖项。 我市五部获奖作品分别是音乐类作品《你的声音我在听》、音乐类作品《光》,舞蹈类作品《凌河影人》,戏剧类作品《履霜记》,广场舞作品《天辽地宁我家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音乐类作品荣获群星奖,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而且两部音乐作品同时荣获群星奖,十分难得。2024年11月,《你的声音我在听》荣获辽宁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著名编剧王宇石担任编剧的《履霜记》,2024年代表辽宁省先后参加了第九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展演、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等。 朝阳市群众艺术馆演出的舞蹈类作品《凌河影人》,广场舞作品《天辽地宁我家乡》,在凌河之夏等大型文体旅活动中,家乡人民领略过这两支舞蹈的风采,受到一致称赞。
锣鼓喧天闹新春,秧歌欢腾幸福年。2月12日上午,在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中,2025年朝阳市新春秧歌展演在元宵佳节精彩上演,在从朝阳火车南站至滨河西街长达2.2公里的里程中,欢快的锣鼓、绚丽的彩车、各具特色的秧歌队和热情似火的人群,让这座生机勃勃、加速突破的城市,沉浸在喜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 此次以“灵蛇献瑞贺新岁 欢腾朝阳闹元宵”为主题的新春秧歌展演,是全省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之一,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电局、各县(市)区承办,是在我市汇聚三年行动决胜之志的关键时刻,推出的一场绚丽多彩的春节文化盛宴。活动在深入挖掘全市优秀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更展现了朝阳近年来丰硕的发展成果,激励全市人民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奋力夺取三年行动决胜之年的全面胜利。 开幕式上,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连彦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琚慧敏宣布秧歌展演活动开幕,副市长高宇恒主持,市领导金明新、康敏出席开幕式。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及党务工作者代表、劳模及优秀模范人物、环卫工人代表以及新闻媒体参加。 展演队伍由市直和7个县(市)区组成的30支秧歌队、7支彩旗队和1台彩车组成。彩车在3支秧歌队伍的簇拥下,组成市直秧歌方阵,意气风发地走在前列,其余的秧歌队和彩旗队紧随其后。展演过程中,舞龙舞狮、彩车巡游、高跷秧歌、背歌、抬歌、非遗秧歌、地秧歌等各类传统民俗秧歌纷纷精彩亮相,让人目不暇接。 展演队伍中,有14支省市级非遗秧歌队备受瞩目,是我市作为全省非遗大市的典型代表。朝阳秧歌又称“朝阳社火”,2005年,“朝阳社火”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如今,朝阳秧歌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扮相和琳琅满目的种类而历久弥新。凌源聚义堂高跷队、塔子沟高跷队、建平独杆轿、喀左背歌、抬歌等承载着民俗文化的精髓,广受市民喜爱。 首次在我市秧歌展演活动中亮相的彩旗队是一大亮点,是我市在传承经典基础上的大胆创新。彩旗队由 7 个县(市)区分别派出的特色表演队伍组成,各支队伍都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北票市的舞龙舞狮表演寓意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凌源市的靠旗在传统戏曲等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尽显传统文化的韵味。朝阳县别出心裁地融入了机车元素,给人以全新的视觉体验。建平县的锣鼓队热闹非凡,激昂的鼓点和清脆的锣声为秧歌增添了热闹欢快的氛围。喀左县的马队表演独具特色,祝福人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奔腾奋进。双塔区轮滑展示同样是现代与传统的巧妙交融,轮滑少年们在秧歌队伍中穿梭,展现出了青春的活力与传统的底蕴。龙城区推出趣味十足的恐龙表演,为秧歌展演增添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此外,本次活动还设置了电商直播等活动,展示展销朝阳优秀商品,让更多人了解朝阳好物,助力朝阳市经济发展。
据三方测算,春节假期我市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1%,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6%。其中,接待域外游客占比33.3%,同比增长15.6%。 14家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67.7%,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5.3%。 2025年春节假期,我市以“关东风情欢腾朝阳”为主题,打造了“激情冰雪运动朝阳”“非遗贺春年味朝阳”“冰天雪地温暖朝阳”“天鹅有约爱恋朝阳”“关东味道美食朝阳”五大系列超50项文体旅活动,营造出浓浓年味,多元业态融合共生激发消费活力,让“春节经济”热度攀升、活力四射! 游子归乡:温暖与感动交织 “情系家乡”欢迎朝阳游子回家活动温情举办。在朝阳站出站口,一句句热情洋溢的口号“天辽地宁,宝藏朝阳,游子归乡,老家朝阳”“欢迎朝阳游子回家”响起,现场喜庆温馨。工作人员手持标语牌引导出站人员,发放“福”字、春联,送上春节祝福。还准备了兴红杏仁乳、六号肠、海峰糕点、玉猪龙造型的点心等家乡特色美食,让游子们第一时间感受到家的味道。此外,朝阳文旅还在出站口准备了2条线路的大巴车,为游子们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家乡的关怀。 迎春灯会:绚丽光影中的年味盛宴 2025年辽宁朝阳迎春灯会盛大开启,在北塔广场附近,24组大中型灯组集中展示了朝阳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丰富的非遗文化。“福星高照”“武林风”“十二生肖”等灯组备受欢迎,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选择。除了灯组,现场的飞天凤凰表演、民俗年货美食节等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现场热闹非凡,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近4万人。灯会期间,朝阳市开通公交摆渡专线,为大家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凤山登高:新春祈福中的传统传承 农历正月初一,朝阳市凤凰山风景区举办“瑞蛇送福”春节系列活动。登山春祈盛会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参与,前100名游客还能参与“春祈敲钟”活动。同时,百米巨龙“游凤山,走龙脉”活动也让现场氛围热烈,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春节氛围中,感受传统新春祈福活动的魅力。假日期间,单日接待游客数超6000人。 博物馆游:研学热潮下的文化探索 为传承中华文明,让公众体验新年的民俗风情,我市各博物馆、纪念馆开展了多样的贺新春系列活动。朝阳博物馆开展“灵蛇贺岁·送福献瑞---我在朝博过大年”新春系列活动和“风起朝阳·博物致知”---“一抹青花”研学活动。 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蛇年出生的游客可免费参观,所有参观者还能领取祈福红丝带,许下新年愿望。 1958科学乐园,游客络绎不绝,大家在热闹红火的场景氛围里,一起玩转主题嘉年华、科学探索、短视频拍摄等新春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和科学的神奇。 赵尚志纪念馆特别策划了“制作状元帽,启航学问舟”主题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乡村旅游:非遗助力的辽西风情体验 春节假期,北票红村天鹅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其中不乏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摄影爱好者。这里的年货大集将玉米皮画、传统剪纸等非遗项目融入春节场景,广场上的天鹅打卡景观、文创馆内的天鹅主题文创产品都备受欢迎,餐饮区的本土美食更是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辽西年味”,乡村旅游成为春节期间的新热点。 冰雪乐园:“冷资源”变身“热经济” 凌源万源滑雪度假小镇、朝阳庙子沟滑雪场等冰雪活动场所人头攒动。建平县牤牛河冰雪乐园等地也热闹非凡,雪地足球、滑冰车等趣味冰雪活动丰富多样,让冰雪“冷资源”成功转化为文旅“热经济”,成为春节期间热门的游玩选择。 温泉休闲:冬日里的温暖享受 喀左浴龙谷旅游度假区、凌源热水汤旅游度假区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在春节期间成为市民和游客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喀左浴龙谷旅游度假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温泉泡池,还有水上娱乐项目,让游客在享受温泉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水上娱乐的乐趣,单日接待游客数超3000人。 古城烟花:民俗风情里的欢乐新年 喀左县利州古城的新春大集活动亮点频出。正月初一、初二的网红水母焰火秀,邀请游客参与摆放与燃放,互动性十足。初三的祭火仪典、王爷巡市、二人转等民俗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充分领略到独特的民俗风情,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欢庆新年。 招商推介:凝聚游子力量共促文旅发展 2月1日,“情系家乡”欢迎朝阳游子回家暨文旅招商推介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朝阳商会负责人、企业代表、朝阳籍知名人士等齐聚一堂。活动中,游子们积极发言,为朝阳文旅发展建言献策。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四地朝阳商会负责人表示,将发挥商会作用,助力家乡文旅产业发展。活动现场还穿插了文艺节目,让游子们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发展活力。
笔走龙蛇迎瑞气,墨舞凤翔报春归。日前,市文联“新春进基层 文艺助振兴”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民进朝阳市委会乙巳(2025)民进全国“春联万家·大道同行”活动、市总工会“送万福 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联合举行。 此次联合活动由市人大常委会、民进朝阳市委会、市总工会、市文联主办。活动得到了双塔区文联、市文艺志愿者协会、朝阳民进开明画院、市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双塔区书法家协会积极响应。 春联添彩,文艺助兴。活动中,楹联家、书法家与文艺志愿者们走进兴隆大家庭、万达广场,开展送春联、送“福”字、送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市民积极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满足人民群众喜庆过年的美好需求,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在兴隆大家庭活动现场,歌伴舞《再唱山歌给党听》、朗诵《诗词贺新年》、快板《反诈》、歌曲《幸福朝阳》等节目精彩上演,为活动现场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与节日氛围。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走到人民群众中,把美好的新春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以传统文化浸润群众心灵。 市文联负责人表示,2025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新年进基层 文艺助振兴”朝阳市文联系统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是朝阳文艺界推动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服务人民的一项重要举措。市文联将引领广大文艺志愿者以文艺演出、书写春联、拍摄全家福等形式,带着党和政府的关爱,鼓舞士气,为奋力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