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正在加载中...
信用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城市动态 >本地动态
我市盯紧目标抓落实全力开展各项防汛抗旱工作
发布时间:2020-07-17
来源:朝阳日报

在市政府7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立欣介绍了2020年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今年汛期气象水文预测分析情况是:据预测,6~8月,我市降水量为320~390毫米,较常年同期(280~341毫米)偏多1~2成。夏季朝阳容易受东北冷涡系统影响,降水分布不均,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为频繁,局地降水强度大、突发性强,可能诱发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水文部门参考气象部门降水预测,采用多种方法预测分析,提出我市河流洪水预测成果:大小凌河流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局地可能发生大洪水。

当前雨情、水情、旱情情况为:截至7月15日8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74.3毫米,与多年平均值199.2毫米相比少12.5%,与2019年均值211.1毫米相比少17.4%。最大点降雨量为建平县叶柏寿站268.7毫米。各地平均降雨量分别是:北票市119.4毫米;凌源市193.2毫米;朝阳县193.2毫米;建平县207.5毫米;喀左县177毫米;龙城区174.4毫米;双塔区175.2毫米。目前全市各河道站流量平稳,大凌河两个重要水文站,大凌河大城子站流量1.14立方米/秒,朝阳站流量5立方米/秒;全市66座水库(含白石水库)总蓄水量为4.99亿立方米,比2019年同期蓄水量4.75亿立方米多0.24亿立方米,所有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北票市大部分乡镇、朝阳县西南部分乡镇、喀左县部分乡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全市受旱面积正在核实调查中。

面对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市委、市政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立足“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从早从严从实落实各项备汛措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落实防汛抗旱物资和抢险队伍、加强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加强汛前问题整改落实等措施,全力开展各项防汛抗旱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市领导要求,全市上下要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四级包保责任制和市级河长包流域的防汛双包责任制,并就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全市上下要树立防大汛、抗大旱的紧迫意识,坚持“防、抢、救”相结合,持续抓好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防控,要盯紧目标,狠抓责任落实,确保朝阳平稳度汛。市委、市政府坚持早部署、早准备,于4月中旬召开全市防汛办主任会议,分解下达防汛准备工作任务。6月10日、7月10日和7月14日,我市召开三次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传达落实有关要求,安排部署我市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及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和刘宁代省长讲话要求,对防汛抗旱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为防汛抗旱第一责任人;对各地所辖范围内的水库、尾矿库、河道重要险工险段、重要经济目标、各中小学校等逐一进行责任人签字,落实防汛责任;目前,共明确行政、技术、抢险等各类防汛抗旱责任人近1万人。对防汛抗旱各类预案进行了梳理和修订,特别是明确了乡(镇)、村、组三级逃避险预案执行责任主体、各级责任人、响应方式、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内容。我市已储备价值2300万元的防汛抗旱物资。全市已落实各类抢险队伍近1.2万人。对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进行了检查和维护,目前全市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平均上线率达96%。市县两级分别组织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开展防汛抢险和救援演练,提升了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市防汛办组织5个防汛抗旱检查组,赴各县(市)区进行检查,提出15项整改意见并要求限期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下步工作还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切实抓好涉河工程建设、坚决抓好应急处置工作、统筹抓好防汛和抗旱工作、抓好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决不允许出现脱岗、漏岗现象。要及时准确报送信息,一旦发生重大险情或灾情,在积极组织抢险救灾的同时,必须第一时间上报情况。对险情灾情迟报、瞒报、漏报、谎报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朝阳日报 | 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