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企业是现实生产力。近年来,凌源市在抓新项目建设的同时,把推进老企业转型升级及对外合资合作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总量的关键之举,盘活老企业闲置资产,使老企业通过对外开放合作实现转型升级、重焕活力。
目前,凌源全市已累计实施老企业合资合作项目131个,涉及老企业106家,众多老企业在合资合作中增强动力、迸发活力、激发创造力。
域外资金激活老企业创新动能
7月15日,走进位于凌源市东城街道五里堡村的凌源市宏瑞肉联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据介绍,2019年,公司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宏瑞泽”商标,实现销售收入8.8亿元,带动养殖场、户1500户。
凌源市宏瑞肉联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国营食品公司屠宰加工厂,改制后于2014年成立并搬迁至凌源市东城街道五里堡村。2018年10月,凌源市宏瑞肉联食品有限公司与大连新亚伟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资合作意向。
2019年1月,大连亚伟食品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新上年产4万吨畜产品深加工改扩建项目,同时,将生猪年屠宰能力由原来的16万头增加至50万头至100万头,新建3000吨储存库1座、2200头库容排酸库1座,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建设日处理1800吨污水的处理站1座,拥有冷链配送运输车辆28辆。公司设有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运营中心、后勤部、行政部、质检部、生产部、仓储部、物流部,基础设施齐全,产品除满足当地供应外,还远销北京、天津、上海、四川、浙江等地。
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8亿元。企业由一个为肉贩代宰加工加上少量自宰自销的小作坊,一举成为规模以上企业。今年疫情期间,作为省重点保供企业,凌源市宏瑞肉联食品有限公司响应各级党委、政府号召,做好各项工作,保障公司安全运行,不但没停产,还扩大产能,对保障菜篮子猪肉供应起到重要作用。
据悉,2020年,公司将再次投资5000万元,建设冷链运输项目,目前已新购置冷链运输车辆54辆,分割、深加工车间正在施工建设中。整个工程按计划2020年末全部竣工投入运营并达产后,将新增就业人员350人,年销售额达15亿元,税收1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北京、河北等地。
通过引进域外资金,凌源市宏瑞肉联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技改扩能,老企业焕发勃勃生机。
升级改造让老企业创出省级名牌
凌源市喜加喜饮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时代历史记忆的企业。该企业原为食品厂,始建于1978年,1993年食品厂破产,成立食品饮料总厂,主要生产糕点、汽水等产品。2003年6月转制为现在的凌源市喜加喜饮品科技有限公司后,根据消费市场变化,企业主要生产杏仁露、花生露等系列产品。
多年来,凌源市喜加喜饮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企业具有的优质水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野生资源,和承德露露集团合作,研发了以大扁杏、山杏、花生、小杂粮等为主要原料的植物蛋白饮料、八宝粥罐头、果汁饮料等系列产品。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自我滚雪球式发展,销售区域拓展到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内蒙古、陕西、山西、北京、天津、宁夏等十几个省(区、市),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2018年11月,喜加喜公司与河北巨人岛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行企业扩能升级。河北巨人岛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以板栗为原料经营板栗露饮品、板栗粥等系列产品,销售网络已经覆盖河北、辽宁的诸多城市,发展经销商62家、终端客户万余家,喜加喜公司利用巨人岛食品有限公司的巨大市场资源,为其生产板栗露饮料,巨人岛食品有限公司80%的产品在喜加喜公司生产。
为此,喜加喜公司决定对原有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达1018万元,从台湾豪阳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购进高速自动充填机、高速自封罐机等设备。2019年11月,项目设备改造全部完成,正式投入运行,年生产植物蛋白饮料2万吨、八宝粥1万吨。
“传承中华喜文化,打造中国喜庆食品第一品牌”是凌源市喜加喜饮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目标。目前,公司“喜加喜”“喜连喜”两个品牌均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老企业合资合作让喜加喜公司实现转型升级,走上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通过合资合作培育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凌源市大力推进老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全力向存量资源要效益,全面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老企业合资合作项目131个,涉及老企业106家。
凌源市依托钢铁产业基础推动老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凌源周边地区铁矿资源丰富,且凌钢坐落于此,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凌源市按照朝阳市委、市政府打造凌钢千亿冶金产业集群的总体部署,抢抓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强化精准招商选商,大力引进焦炭、环保设备、钢铁深加工、五金机电等钢铁上下游产业项目,累计实施合资合作项目19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实现产值11.1亿元,解决就业950人。
依托非金属资源优势推动老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凌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富集,特别是石灰石资源地质储量达5亿吨以上。围绕非金属资源开发,凌源市培育发展了源泉水泥、富强矿业等一批上下游企业,累计实施合资合作项目50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实现产值6.5亿元,解决就业1100人。利用资源优势,域内龙头企业富源矿业成功与全球500强企业、大型央企中国建材集团合资重组,实现转型升级,有效拉伸了产业链条。
依托整车生产资质推动老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凌源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整车,中国第一辆平头大卡车就产自凌源,凌河牌卡车曾经行销全国。如今,凌源市充分利用一汽凌源、凌源凌河两个整车生产资质,坚持把汽车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合作力度,推动域内龙头企业凌河汽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功合作。目前,已具有10万辆整车产能,与周边配套单位形成了辽宁省唯一的重卡研发、生产、试验基地,并成功获批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依托原向东化工厂闲置资源推动老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凌源市通过破产重组等形式,积极推动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并结合原有产业基础,全力抓招商、上项目,已累计引进项目15个,总投资达10.3亿元,已盘活土地68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