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全市上下坚决落实“完成、巩固、提升、预防”八字要求,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创新实施超常规“十大扶贫举措”,剩余694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6万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贫困人口收入全部超过5000元,补齐了100个贫困边缘村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果。在2020年度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我市再次取得第一的成绩,创造出了全省脱贫攻坚四连冠的佳绩。
克服疫情和旱情不利影响,向脱贫收官年要质量,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一是砸实到户产业项目。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30个,新建扶贫设施农业9336亩、畜牧养殖基地167个、扶贫果园135个。在此基础上,重点扶持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主发展种植和养殖等“五小”项目,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代种代养发展项目,新实施到户项目3.99万户。二是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组织贫困劳动力9810人外出务工、11160人在扶贫企业和产业园等就近就业,通过政府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4854人、村级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7870人,安置431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在事业单位和国企就业。三是大幅度提高低保兜底比例。制定了专项低保兜底举措,低保兜底实现应纳尽纳。2020年,脱贫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低保兜底比例达到89%,低保提标14%,高出全省7个百分点,达到5436元。四是全面落实防贫保险。面对夏季旱情,迅速制订《防止因旱致贫返贫工作实施方案》,对大田保险赔偿、产业扶持后年人均收入仍低于5500元的贫困户和贫困边缘户及时纳入防贫保险,并实行“一站式”快捷理赔。全市已理赔1603万元,受益贫困人口8685人。
着眼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补齐工作短板。一是实施危房改造全清零行动。县乡自筹资金1700余万元,修缮A、B级房屋8583户。在此基础上,投入资金9077万元,维修改造贫困户危房4529户,其中C级危房2156户、D级危房2373户,坚决做到应改尽改、不落一户。二是补齐贫困边缘村短板。基于近几年针对贫困村投入力度较大,基础设施已明显优于部分非贫困村的现实,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100个贫困边缘村,新建文化广场86个,确保所有贫困边缘村基础设施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三是强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针对贫困户获贷率低、上半年贷款发放进度慢问题,进一步抓细抓实入户调查和贷前审核工作。
全年新增2223户、1亿元,新增发放量位居全省首位。四是加强资金资产管理。对2016年以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1321项扶贫资产进行了梳理分类、登记确权,进一步健全了扶贫资金资产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金资产安全、规范、有效管理和使用。对扶贫龙头企业、扶贫产业园和扶贫基地进行编号管理、公示挂牌。五是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深入开展补齐精神短板和感恩教育活动,北票市“十星放光彩”、凌源市“五比一奖”、喀左县“道德银行”,通过大力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将产业分红和捐款捐物变为自主劳动奖励资金,坚决不养懒汉。喀左县“道德银行”扶贫扶志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推广。六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本级投入3.5亿元,同比增长383%,县(市)区投入1.8亿元,同比增长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