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凌源市有效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世行贷款项目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至2019年,共投资6070.4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使项目区所在的小城子镇、万元店镇、四合当镇、三家子乡、乌兰白镇、刘杖子乡6个乡镇24个村4.8万农民受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凌源市始终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放在首位,每年,农发办和规划设计单位都要共同到项目区,组织项目乡镇和项目村有关人员及农民代表,共同商讨项目建设方案,充分听取乡镇、村、组和农民意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重点实施了四大工程。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五年来,项目完成改建维修机电井180眼、井房179座;铺设地埋输水管路216.19公里;渠系建筑物涵洞1座621米;修建砂石机耕道路总长49.91公里;安装量水设施水表181块、安装管道出水栓5511个、温室大棚节水微喷灌设备1300套、水泵181台套;完成在项目区架设农电线路33.44公里,安装变压器147台。二是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农业措施。五年来,项目完成平整土地600公顷,深松土壤2587公顷;秸秆粉碎还田893公顷;进行土壤检测400个点,涉及面积2587公顷;建设农田林网18.8公顷,购买及栽植苗木2.75万株;田间病虫害防治面积(IPM)2812公顷,采用物理防治,购置232套病虫害防治设备;新品种示范推广13个,推广面积601公顷,示范推广新技术14项,推广面积720公顷。三是机构能力建设,把新品种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传授给项目区农民,并先后组建了12个农民种植业合作社和7个农民用水协会。四是科学设计项目与实施有效管理。依据《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试行)》规定,在建设实施、资金拨付、物资采购、监测评价、竣工验收、招标代理费等管理性工作,保证了项目有序开展和顺利实施。
五年来,凌源市农业综合开发世行贷款项目始终坚持以项目区农民利益为根,坚持培根筑魂,如今已是硕果盈枝,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区实现新品种示范面积达到601公顷,新技术推广示范面积720公顷。项目共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面积4.31万亩,年节约水量211万立方米,新增林田防护网面积1800亩,修建方塘2座,维修水井180眼,新增粮食产量383.79万公斤,新增果蔬产量187.43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1567.1万元。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户13931户,受益农民4.8万人,农民年纯增收921万元,人均年增收190元。尤其是结合脱贫攻坚,使12个贫困村1689名贫困人口年增收纯收入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