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正在加载中...
信用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风险提示
真假班主任?骗子“花样”上新!
发布时间:2021-10-08
来源:光明网

 通过QQ群、微信群通知各种信息早已成为现在老师和家长们最常见的沟通方式,但是群里有假“班主任”你能发现吗?开学前后有骗子盯上了家校联系群,冒充家长身份混进班级家长群,然后摇身一变成了“班主任”,催缴新学期的学费。

  近日,天津市滨海公安接到一位家长报警称,在学校班级群里,有人冒充老师要求家长缴纳学费,已有数位家长被骗。经了解,该班级为幼儿园小班(新生班),为了方便联系,班级负责人王老师和李老师(均为化名)建立了班级QQ群,家长通过群名片分享等方式进群,并将备注改为某某孩子的父亲(母亲)。事发当天下午,一个头像和王老师一样的人以校方口吻发出通知,内容为:各位家长,现传达园里通知,请大家务必仔细查阅并认真落实,收到请回复,谢谢大家的配合!随后发送了一个缴费相关的文档,文档中还提供了收费财务人员的账号。

  通知出了以后,有个别家长发现群里有两个“王老师”,但对方称是“小号”,之后部分家长进行了缴费,并把相关的截图发到群里。但有家长在转账时收到银行提示:你可能正在遭遇网络欺诈,请警惕共享屏幕、兼职刷单、投资理财、假冒公检法、帮助消除征信等骗局。为保障你的资金安全,暂停本次交易,请谨慎核实收款方身份。

  不久后,真正的王老师发现群里有大量未读信息,一看才知道家长们被骗,于是立即通知大家停止缴费。

  此类诈骗手法特点:

  步骤1:广撒网、搜索QQ群

  诈骗分子通常会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现在刚开学,尤其是秋季新入学的新生,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家长之间还不是很熟悉。如果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机制,或者班主任验证不严格,骗子比较容易趁虚而入。

  步骤2:换头像、伺机行动

  骗子进群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下载好的班主任头像,并将自己的备注名修改为和班主任一模一样。

  步骤3:利用时间差,发布诈骗信息群

  找到机会后,骗子就在群里发送相关通知,要求缴纳学费、培训费等各项费用。

  而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就借机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其他:利用私聊等进行针对性诈骗

  有的骗子会利用QQ群不是好友的两人可发起临时会话这一功能实施诈骗。

  骗子在家长同意后,就会发来收款二维码。有的家长觉得抹不开面子,也没有追根究底去打听收费详情,就草草付了钱,这样一来,就中了骗子的套路。

  警方提示

  1、凡是主动添加微信、QQ等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的,务必谨慎对待,尤其是昵称、头像是熟人、老师的。

  2、注意保护个人及单位信息,以防被骗子掌握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3、在未确认真伪的情况下,做到“不透露、不轻信、不转账”。如果发现对方身份、信息可疑或已被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或96110反诈专线咨询,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光明网 | 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