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好事?公司发来邮件,称“您有一笔工资补贴可以申领”。别急着操作,你以为可以美滋滋等着到账,却有可能卡上的钱被转空。最近,有一种冒充财务,通知员工领“工资补贴”的骗局,让不少人上了当。 谢女士是厦门某公司员工。9月7日上午,她查看工作邮箱时发现,有一封来自公司财务部发来的名为“重要通知”的邮件。邮件大致内容是要发放工资补贴,并“声明”此次补贴工作是国家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扫码即可领取。 谢女士用手机扫描了邮件中的二维码,跳转到“申领”界面,点击“马上进入申领”按键后,谢女士按提示分别填写了手机号、卡内余额以及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不一会儿,谢女士收到了银行短信,她的银行卡被扣款2997元,谢女士立即报警。 这种套路看似简单,但由于设计十分精巧,受骗者众多。 骗子先用技术手段攻破公司的企业邮箱,然后以公司财务部(财务处)的名义发布一个《关于最新工资补贴的通知》,告诉大家领取工资补贴的办法,并特别声明“收到请勿声张”“过期视为放弃”。从“企业邮箱”这个最让人放心的地方突破,增加可信度。通过群发邮件的方式增加覆盖面,要求不能声张,延缓了骗局暴露的时间(很多公司同级别员工工资互不相同,且有互相保密的要求)。 由于企业邮箱安全性高,很多公司都会用企业邮箱发通知,员工很少会怀疑真实性。诈骗链接的UI设计精美、逻辑严密,风格简直和官网一模一样,一般人很难识别,如果扫描邮件中二维码,按要求输入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就中了圈套。 防骗提醒: 如果接到此类邮件,应立即向公司相关部门当面或者电话核实。 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虚假邮件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填写并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二维码技术是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不要见“码”就扫,不要在非正规银行的APP内输入密码、验证码。
不要钱,免费送数据线、耳机,还能抽奖拿平板电脑、品牌电动车……遇到这样的“好事”,你是否心动?近日,有海口市民反映称,海口大英路一家名为“智慧购物商城”的门店组织人员进行街头派送,并诱导消费者充值消费。这其中暗藏怎样的玄机? 近日,在海口大英路附近发现门店附近有多名业务员向过往行人招手,以此向行人示意赠送手中的耳机、数据线等小礼品。上前询问如何免费获得小礼品时,现场业务员却称:“我们这个小礼品只赠送给女性,不赠送给男性。” 前来兑奖的吴女士说到自己在回家途中遇见该店发传单的业务员,令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竟成了“幸运儿”。 吴女士称业务员表示希望她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为该门店点个赞提高一下人气,并且表示点赞即可进行抽奖。吴女士点赞后系统跳转至抽奖页面,她竟直接抽中了一个“品牌电动车名额”,业务员此时也表现得很是惊讶,一边称赞她手气好,一边告诉她现在电动车名额仅剩一个,可进店领取。 吴女士也将信将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店里,谁知进店了解后才知道,想要领走电动车,得先充值6000元。进店后,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吴女士,领取电动车首先要在店内消费满6000元,如果不消费,也可以在一个商城App上注册成为会员并给会员账户中充值6000元,6000元的消费期限为10年。可吴女士表示,抽奖时业务员并没告诉她这些。 面对这种情况,该店店长陈先生说道,充值是个人意愿,门店并不会强迫顾客进行充值,更不会让顾客强制性消费,至于扫码点赞抽奖,也只是门店开业的一种营销手段。在门店附近及店内还有多名业务员,可采访完后,业务员竟全“消失”了。除此之外,已经有十多名消费者在该门店充值,并有人进行消费。 当天,海府路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接到投诉后来到现场调查此事,在执法人员的要求下,陈先生与业务员电话联系后,抽奖二维码发到了陈先生的手机上,大家扫码后发现,界面中并不能找到该店铺的点赞页面,其中一个“试一试手气”的跳转窗口点开后,直接转盘抽奖界面。 抽奖界面不仅没有详细的活动内容和兑奖条件,在活动说明的倒数第二条竟还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的字样。 对此,执法人员表示,该门店的抽奖方式不符合相关规定,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兑奖流程,存在诱导消费者进行充值消费的情况。 当天,执法人员责令门店立刻停止这类扫码点赞抽奖诱导消费者充值的行为。对于预付卡充值的问题,责令其到商务部门进行备案。否则将会通知商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近年来,随着线上会议的广泛运用,“屏幕共享”逐渐普及,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利用以实施新型诈骗,出现在“冒充公检法”“快递理赔”“网购退款”“注销校园贷”等各类骗局中。 9月8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金融知识普及月系列活动第二则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奏响防范四部曲,远离“屏幕共享”骗局。 近日,沙女士接到“00”开头的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她户籍所在地的“警察”,让她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网站查看“逮捕令”。对方称,目前案件由警方侦办,要求其添加办案民警QQ接受调查。沙女士登录网站后,一看到“逮捕令”,心里顿时慌起来。而后,对方以查验资金流水为由,要求沙女士下载某视频会议软件App,打开“屏幕共享”功能,登录银行账户,将余额展示给对方查验。对方并没有让沙女士转账至“安全账户”,而是让她将钱转至其本人名下另一张银行卡,沙女士完全信任对方并进行转账。过程中,对方获取了沙女士的脸部认证,进而直接盗转了沙女士银行卡内资金。 据了解,目前“屏幕共享”还出现在“快递理赔”“网购退款”“注销校园贷”等诈骗套路的环节之中。 原来,“屏幕共享”功能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不法分子可以实时监控用户手机的所有操作,不仅包括输入密码、解锁的过程,还有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由此,不法分子就轻松获得了受害人的银行账户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等,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资金。 防骗提醒 首先要知风险。与陌生人“屏幕共享”存在极大风险,对方能清楚地看到出现在自己屏幕上的所有内容,需保持警惕,切勿轻信不法分子说辞,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其次要不共享。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不在“屏幕共享”的情况下打开支付软件、银行账户等操作界面或进行涉及输入密码、转账汇款等相关操作。另外,涉及本人面部、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信息等也千万不可泄露,避免重要信息被不法分子窥取。 第三要速报案。如发觉自己或家人可能被骗,请第一时间报警,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请尽快致电银行客服热线办理卡片挂失,及时止损。 第四要勤更换。养成保护自身数据安全的习惯,建议在不同银行和不同网站中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密码尽量复杂。同时,建议每个银行卡设置不同的交易密码,以防发生一个密码丢失,多个账户受损的情况。
网上交易时,价格都谈好了,对方发个链接给你,你会打开吗?打开没问题,不过一定要检查仔细了。没准儿“陷阱”就在这里,江苏的王某就差点中招。 7月24日,江苏南通市如东县苴镇居民王某正在手机上玩游戏,这时,一名游戏网友通过游戏社交平台主动联系王某,想要购买王某的游戏账号。随后,双方加了QQ进行了进一步的议价,并确定了以500元的价格进行交易。7月25日,“网友”联系王某,提出为了保护交易双方的权益,要求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接着,“网友”给王某发来一个链接,要求王某将游戏账号挂在平台上以500元的价格进行出售,自己将点进购买。王某按照对方要求在平台上将游戏账号挂网出售,“网友”随即也进行了购买。这时,问题出现了,王某准备将出售游戏账号所得的500元提现,可是平台却一直提示因提现操作失误,资金被冻结,需要王某向平台充值与冻结资金相同的金额,才能帮其办理解冻业务。同时,还不断提醒王某充值成功后,冻结资金和解冻资金将在1-3分钟内一并返还到其银行账户。 这时,“网友”也开始催促王某,称自己已经在平台上进行了支付,却迟迟没有收到王某的游戏账号。即使王某进行了解释,“网友”却依旧不依不饶,一口咬定王某是骗子,并称要报警。王某见自己平台账号冻结无法提现,还被人报警,心中愈发焦虑,于是来到派出所寻求民警帮助。 根据王某的讲述,民警当场告知这是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并叮嘱王某千万不要充值转账,否则会越陷越深。在民警详释这类诈骗的通常套路后,王某这才恍然大悟。 防骗提醒: 1、网上交易时,除了要认准大型平台,还要学会分辨网站的网址,陌生人发来的网址一定要再三审核,不然单凭网站页面难以分辨真假,容易造成损失。 2、看网站链接和页面是否为官方渠道,不点击来路不明的网站链接。
冒充“公检法”诈骗虽不是什么新招数,但骗子也会利用多种骗术,打出“组合拳”。 近日,南京市民小蔡就被这套“组合拳”打蒙了,被骗了 599 万元后才幡然醒悟。 据报警人小蔡称,一个多月前,她接到了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说他们是新加坡卫生部的,有一个用小蔡名字邮寄的药品到了新加坡,由于是违禁品已经被扣押了。小蔡急忙否认,对方则表示只能帮忙将电话转接给北京进行报警处理。很快,小蔡就接到了自称是北京某公安局的来电,对方说小蔡涉嫌了一起国际洗钱案,还给她发来了一个文档,里面写着 " 国家保密局 "。文档内容里写着,小蔡名下的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钱。在确认了小蔡的身份后,对方就要求小蔡在某软件上每天报告自己的个人动态。不仅如此,小蔡还收到了自称国际警员给她送来的文件袋,里面有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和国家保密局的两份文件,上面都写明了小蔡是涉案嫌疑人。 小蔡回到了国内后,对方又发来了一封电子版的通缉令,并表示如果要申请优先调查,就要去联系他们的队长。几经周折,小蔡又和另一名监管科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对方告诉小蔡,要将她名下的银行卡内的钱,包括理财质押产品在内的钱款,全部转到指定账户中,审核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对方要求小蔡先转 260 万元,甚至还教小蔡编借口,谎称自己学生证遗失需要补办,要给移民局缴纳 200 万元的担保金,让小蔡从父母处要钱。于是小蔡东拼西凑了 260 万元,分多次转入了对方提供的多个银行账户中。 尝到甜头后,对方多次联系小蔡,以各种借口向小蔡索要保证金。就这样对方用各种理由陆续从小蔡处骗取了 599 万元。直到小蔡的母亲发现了不对劲,在母亲的提点下,小蔡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赶紧来到南京秦淮警方报案。 警方提醒: 秦淮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公安机关在极少的情况下才会通过网络进行办案,当遇到拿不准的情况时,切勿盲目相信对方的说辞,可以前往附近的派出所核实情况。再者公安机关也并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千万不要往陌生的账号里转账汇款,以免被骗。
随着养宠家庭逐渐增多,与宠物相关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460家宠物托运相关企业。其中,近9成的企业注册时间在5年之内。而近5年来,我国宠物托运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整体呈现上涨趋势,年增速保持在36%以上。 北京市民李女士经常使用宠物托运服务,“前几年一直自己去机场托运,太麻烦,现在找托运公司代理,方便许多。”李女士一家经常带宠物乘机旅游,出发前准备好文件,先将宠物送到航空公司,舱位也要提前预定。有一次去三亚过春节,李女士一家连续两天早起去机场才办妥宠物托运。“私企的宠物托运方便很多,会上门取狗,给主人省了很多事。”而且据她介绍,私企宠物托运可以随时跟主人沟通。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咨询相关服务时发现,商家广告普遍宣称“全程关怀”“不定时视频、图片汇报行程”等。 河南省信阳市一宠物店老板刘先生也经常需要宠物托运服务,与李女士不同,刘先生会选择陆运托运多一些,联系好相熟的大巴司机,将宠物装进笼子,备好饮用水。一般来说,当天就可以发到目的地。“河南到北京也就一天,给购买人发去车牌号和司机手机号,联系后在指定地点接收就可以。”刘先生这样发货已经多年,最重要的是,这种托运方式比空运和私企单便宜非常多。 据了解,一只体重约10斤的普通田园猫,从北京托运至成都需要900元。而不同的宠物托运方式价格不一,主要参考的因素是宠物品种、体重、目的地,名贵品种价格会更贵。据相关企业员工介绍:“900元中包括航空运输费、航空箱、上门接宠物、异地地面服务费、有氧舱等费用。” 因为客单价高,在电商平台上,商家多向宠物饲主推荐空运托运。而之前提到的金毛犬Siri之死,主要原因是商家将空运托运私自改为陆运托运。“空运和陆运差价至少上千元。”刘先生向记者透露,空运私改陆运,是商家牟利的普遍行为,“先推荐你选空运,花费2000多元,改陆运商家就省了许多成本,牟利更多。” 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上的宠物托运公司多自称是“与机场合作的代理公司”或“航空公司下面的代理”,页面介绍里并没有公司的营业执照和相关介绍,即使在企业查询平台上输入某些店铺展示的托运公司名称,也很难查询到公司详情和资质等信息。 居住在上海的杨先生向记者介绍,在电商平台咨询时商家没有出示过相关资质,而自己对托运公司的判断仅来自消费评价。“我看一家公司评价还不错,沟通后选择了陆运然后平台上支付了定金。”金毛Siri事件后,杨先生也表示担忧,再需要托运服务的时候,消费者到底该如何判断公司资质? 据媒体报道,国内多家宠物托运公司,如乐途(大连)运输代理有限公司、尤宠快线等多家宠物托运公司,业务包括普通货物道路运输、普通货物仓储及国内货运代理等。宠必达、为帮宠托、宠必游、携宠旅行、舒宠快运、巴士宠物、飞飞狗等市面常见的宠物运输公司,均注册为计算机信息科技公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如飞飞狗是成都飞飞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经营范围为“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货运代理”。 针对宠物托运业务所需资质和手续问题,目前北京、大连、杭州、南京等多地交通管理部门均表示,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单独的宠物托运条例,宠物托运也并不需要取得特殊资质。 另外,消费者在托运公司下单时,几乎都未与承运公司签署过正规合同。首都国际机场附近一家宠物托运中心员工也表示,托运宠物没有合同约定,只有一个电子运单。“上门时会让客户填一个托运书,但那是收集信息用的。办理完手续后,你可以通过航空公司官网订单号查询,那就算是证明。”在某二手闲置平台上,一位商家表示“不用签合同”。在多次追问之下,商家才表示可以有电子合同。而线下有公司和商家表示不与用户签订合同,线上也有商家制定了某些“霸道”的避责条款。而如果宠物在托运中真的发生死亡、丢失、患病等意外,用户维权的过程也十分困难。
近日,因一起蔚来ES8车祸事件将“自动驾驶”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8月2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对多家4S店走访调查发现,部分销售人员在推销车辆时的确存在误导性,将辅助驾驶默认成自动驾驶进行推销。 近日,北青报记者走访10家有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体验店发现,仅有4家严谨地使用“辅助驾驶”专业术语,分别为比亚迪、沃尔沃、奔驰、哪吒;使用“自动辅助驾驶”说法的品牌有4家,分别为蔚来、理想、特斯拉、小鹏;使用自动驾驶的有威马、ARCFOX极狐。 在威马(大兴区)门店中,北青报记者刚进店就看到店内展示牌上“20万级国内首款无人驾驶量产车型”的广告语。介绍“无人驾驶”功能时,一位销售人员不但没有否认,还频繁使用“无人驾驶”这一表述。 “政策不支持你的手完全放开,所以车辆设置了只能放开20秒。就是说你开启了无人驾驶,但是你的手也不能放开,这是政策的要求。”尽管销售人员称,无人驾驶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完全放开双手,但同时也强调这是政策规定,而不是技术不够成熟的原因。 在北青报记者对理想ONE试驾时,一位销售称,理想的辅助驾驶技术虽然达不到自动驾驶的水平,但是在高速上已经基本可以实现自主驾驶,车主只需要将手放在方向盘上,车辆就会自动行驶。当被问及可能有时候打电话、接视频时怎么办?这位销售表示,“短暂的放开双手是没有关系的,如果需要长时间放开的话,可以在网上买一个专门的夹子,夹在方向盘上,让车辆感应到有握力就可以了。” 近日,北青报记者发现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已经修改了其官方网站中辅助驾驶系统的名称,去掉了“高级”“自动”等字眼。理想汽车官方网站显示,辅助驾驶系统的最新命名为“理想AD辅助驾驶系统”。而此前这一辅助驾驶系统的名称是“理想AD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高级”二字已被删去。 汽车研究员张翔表示,车企应当承担起车主教育的责任,最基本的是在产品手册中充分说明、提供视频讲解资料等,更重要的是汽车销售顾问要在向车主交车前,做好安全注意事项的讲解说明。在目前这种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并没有完全成熟,这是车企必须要向车主传递的信息。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消费者在购买有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时,应该对其功能进行学习和了解,厂家也有责任去教育消费者如何去使用这个功能、如何去避险,让驾驶者应该怎样保持警惕。让车辆安全地为我们服务,而不是过度信任自动驾驶,导致风险。
北京国贸附近公司众多,客流量巨大,周边有多家中高档西餐厅。北京青年报记者8月24日进行调查发现,对于消费者自带酒水的行为,多个店家以酒水服务费、酒具使用费、杯子租赁清洗费等名义,每瓶少则收取100元,多则收取三四百元的“开瓶费”。记者已将采访中了解到的相关情况,向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反映。 “几天前,我到国贸一家名为福楼毕斯罗F Bistronome的餐厅吃饭,自己带了红酒,店方说是需要收取酒水服务费,每瓶200元。”市民张女士向北青报记者爆料称,因为对这一做法感到不解,她据理力争,店家工作人员答复,如果使用店里的开瓶器、红酒杯、醒酒器,就要收取费用,如果都不需要,只用喝水的杯子,他们可以免除费用。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免费,就是购买一瓶店家的红酒,但张女士观察了一下菜单上的价格,最便宜的红酒都在200元以上。 面对张女士执意使用红酒器具,店家称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酒具的清洗,因为酒杯价格不菲,需要专门清理,他们也会在账单里注明这是“杯具清洗费”。之后,张女士使用了红酒器具,但称将向12315投诉店家。最终店方免除了这一费用。 就上述情形,北京骅之韬律师事务所金剑南律师认为,餐饮行业中的“禁止自带酒水”、“收取开瓶费”等属于服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是餐饮行业利用其优势地位,在向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中作出的对于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消费者可以依据上述法律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确认霸王条款无效。 目前,如果遇到收取“开瓶费”、“包间费”,消费者该如何维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在与餐饮企业协商不成的时候,可提请消费者协会进行民间调解,如果还不成,可以拨打12315通过市场监管部门行政调解。若还无法达成一致,消费者和商家也可以签订仲裁条款,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消费者同样也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金剑南认为,解决“开瓶费”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餐饮企业的违法责任。希望能够进一步明确法律法规,对收取开瓶费的权利、责任、义务、处罚办法进一步明确。
近日,家住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的卢女士正在家中午睡,接到自称是“潜江民警”“王警官”的电话,让其第二天上午10点到位于潜江户籍地派出所配合办理一起案件。 卢女士开始有些疑惑,自己的户口早就从潜江迁出,一年前从部队转业回到武汉从不曾涉及任何案件。但听到对方能清楚说出自己的身份信息,卢女士打消了疑虑。卢女士称自己目前不在潜江,不能按规定时间前往。这时,“王警官”表现得很焦急,称这起案件是“长沙警方”办理的大案,马上要把电话转接到“长沙市公安局”。 不多时,电话那头换成带有湖南口音的“赵警官”,对方称卢女士名下一张农业银行卡涉嫌洗钱200万元,被“长沙警方”立为“618洗钱专案”,现在要通过QQ网上办案。 随后,“赵警官”要求卢女士关掉手机wifi及语音外放功能。在询问了卢女士名下所有的银行卡后四位数字后,“赵警官”发过来一个链接,让卢女士打开链接查看“拘捕令”,看到盖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章的拘捕执行命令,卢女士瞬间慌了神,询问“赵警官”该怎么办。 “赵警官”不动声色地让卢女士又加了一个所谓“长沙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杨队长”的QQ。这位同样操着湖南口音并身着“警服”的“杨队长”在与卢女士QQ视频通话制作“电子笔录”后,发来链接,让卢女士点击下载一个所谓“国家银监会”的App。 点开应用,卢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填写了个人信息后,马上弹出各大银行的登记信息。“杨队长”一再催促卢女士尽快点击自己名下所有银行卡的银行链接,填写好信息,并告诉卢女士,“国家银监会”会在72小时内进行资金清查审核,如果确认无误,卢女士名下的银行卡便会自行解冻,也会还卢女士“清白”。 就在“骗子”同卢女士联系的同时,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百步亭派出所内,接到上级预警的民警正通过电话不停地联系卢女士。在几次尝试失败后,民警预感到卢女士很可能正在被骗子控制,时间紧迫,民警一边通知社区群干,一边火速赶往1公里外的卢女士住处。 但民警和社区群干却半天敲不开门,原来,卢女士正在全神贯注配合“办案”,准备按“骗子”要求进一步完善银行卡信息,根本没听到外面的动静。最后,卢女士正在午睡的孩子终于被门外的声音吵醒,打开了门。民警冲进卢女士卧室,快步抢下手机,这时卢女士已经有一张银行卡的信息填写完毕,正准备继续操作。看到民警站在眼前,卢女士愣住,半天才缓过神来。民警让卢女士赶紧冻结银行卡,并迅速卸载诈骗软件。 这时,卢女士终于醒悟,这时她的银行卡内有自己的转业费和存款共计100余万元。 防骗提醒:1、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2、公安机关不会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3、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立即拨打110或96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