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也是一个人良好道德风尚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日前,在新干就有位环卫工人,高举起拾金不昧这一道德大旗,有如习习凉风,抚慰着人们的心田。 5月15日早晨6点,新干县市政设施维养中心环卫工人李冬儿如往常一样,到外面晨跑、散步。当他晨跑到滨江大酒店路段时,发现地上有个黑色钱包,便上前捡起。打开一看,包内有大量现金以及合同、发票、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于是,他站在原地等了一会,未发现有人前来寻物。 李冬儿心想:这么多重要的证件在包里,失主现在肯定很着急。在迟迟等不到失主前来认领之时,李冬儿当即拨通了单位领导的电话,并将捡到的钱包放到了单位办公室暂为保管。为了尽快找到失主,经过与单位领导商量,李冬儿决定将钱包交到金川派出所,请民警同志帮助寻找失主。 在派出所多方联系下,当天上午,失主来到派出所领回了钱包,对素未谋面的李冬儿和派出所人员表达了由衷敬意,说失而复得的钱包对他太重要了,里面的合同、发票、银行卡等总金额一百多万元,一旦遗失后果非常严重。 李冬儿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担任清扫洒水工作已有8年多。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曾多次捡到东西都物归原主。作为一线的环卫工人,李师傅用勤劳的双手在平凡的岗位上装扮着美丽的城市,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也用朴实的行动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民警察必备的基本素质。近日,一位梅州市民特意来到广东省梅州站派出所,送上一面锦旗对民警拾金不昧的行为表示谢意。 今年5月下旬,梅州站派出所副所长李相武从站区执勤巡查回所途中发现有一个黑色钱包遗落在站前上广场上,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他立即走访周边商铺,询问周围旅客群众。但均未找到失主,为安全起见,遂将钱包带回派出所暂为保管。回所后李相武打开钱包发现内有身份证一张、驾驶证、行驶证各一本及现金人民币1200余元。民警经工作最终与失主李某某(男,广东省梅州市人)取得了联系,正在着急万分的准备报失相关证件的李某某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梅州站派出所,民警确认其失主身份后,放心将遗失物品交还给了失主李某某。 事后李某某将一面绣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锦旗送到梅州站派出所的民警手中,以表达对民警帮其捡到钱包交还的感激之情。失而复得的钱包,折射出民警拾金不昧、一心为民的情怀。
19日下午,齐齐哈尔市举行首届“鹤城诚信之星”颁奖仪式,推选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个类别10位“诚信之星”个人和10家“诚信之星”单位,以此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颁奖仪式现场,通过一条条视频纪录片生动讲述了一个个以诚立心、以信护航,用诚信之光点亮鹤城的动人故事。这些获奖单位和个人,是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是脚踏实地的耕耘者,是诚信精神的引领者,他们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坚守和奉献,为诚信书写了掷地有声的定义。他们的诚信故事不仅感动了现场观众,也在直播中吸引广大网友点赞、互动,纷纷留言表达自己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讲述自己的诚信故事。 据了解,首届“鹤城诚信之星”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面向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征集诚信单位83家、诚信个人84人,经过初选、复审、评审委员会投票、征求各界意见、函询审查、社会公示等环节,推选出10位“诚信之星”个人和10家“诚信之星”单位。活动旨在通过诚信文明模范选树,积极发挥“诚信之星”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更多集体和个人参与“诚信鹤城”建设,不断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
30日,中央文明办以“云”发布方式,在北京市密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经过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2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上榜好人中,有23年来奔忙在做慈善、献爱心路上,尽心照顾500多个孩子的山西耿开文;有冲锋在前不畏难、守护青山16年的江西王翠红;有辛苦付出三十余载、一口炕锅撑起老弱病残之家的湖北邹爱华……他们的事迹引起网友的共鸣。有网友留言:“每一个中国好人都是一盏指航的‘道德灯塔’,他们在平凡中守望道义的自觉、守望善良的温暖、守望人生的高度,向他们致敬!” 在“云”发布活动上,急诊外科医生高巍分享了自己热心卫生健康公益、挽救百余条生命的心路历程。他说,做医生从来不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心中的梦想。回想在邻居油锅起火爆炸时勇闯火海救人的瞬间,青年夏恩代说:“虽然受伤了,但我不后悔。”罗其花回忆了扎根山村,带领蜂农过上“甜蜜”生活的奋斗岁月。岳晚增老人退休不退岗,他说:“我要守好小卖铺,帮老百姓多卖山货!”00后男孩马永恩讲述了带着截瘫父亲上大学、独自照顾父亲十余载的动人故事。全国道德模范贾立群、首都“新时代好少年”徐奥晟与身边好人进行了交流,好人精神感动了每一名网友。 中央文明办连续14年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生动讲述新时代身边好人故事,集中展示平凡英雄风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共有16077人(组)入选“中国好人榜”。本次“云”发布活动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光明网、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共同承办,北京市密云区委宣传部协办。
走进南谯区银花街道银东社区居民潘传海经营的小吃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整洁。20多种免费小菜、冬天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素汤、夏天一桶清凉的绿豆汤,这是他家的特色服务,也是赢得顾客青睐的法宝之一。 “要用自己的特色吸引顾客,用品质留住顾客。”这是潘传海的经营理念。为了让顾客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潘传海每天都会叮嘱家人一定要做好小吃店室内的环境卫生,仔细挑选新鲜的食材,并且要将各种肉类、蔬菜清洗干净。一些工人来他家小吃店吃饭,潘传海主动为他们提供免费茶水及休息的地方。凭借着贴心服务和诚信经营的理念,潘传海的小吃店生意越干越红火。 在生活中,潘传海恪守诚信,他经常教育家人跟子女为人要诚实守信。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天早上,潘传海刚准备打开店门,突然发现家门口有一个红色的袋子,以为是谁粗心大意落下了随身物品便将袋子捡了起来。当看到袋子里装的是几叠百元大钞后,他顿时紧张起来。潘传海原本想马上送到派出所去,又担心失主回来寻找,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在原地先等一等,“说不定失主马上会过来,如果没人来我再去派出所。” 过了半个多小时,一名40多岁的女子骑着电动自行车匆匆赶到潘传海店铺跟前,来回寻找着什么。潘传海看到她十分焦急的样子,就主动上前询问是否丢了什么物品。在得知这名女子是在附近丢了钱后,潘传海又询问该女子,能否说出丢失现金的具体数目。女子着急地表示,袋子里总共有两万五千元,是家人治病的救命钱。确认该女子就是这笔钱的失主后,潘传海当场就将钱交还给了失主。女子捧着失而复得的现金激动万分,连连向他道谢,还表示要送一面锦旗给他,潘传海笑着婉拒了。 “言忠信,行笃敬”。十几年来潘传海始终踏踏实实做事,默默地奉献爱心,他常说只要大家互相帮忙,这个社会就能真正美好和谐。
5月13日12时许,当车辆即将到达终点站时,南昌公交212路随车查验员唐丽姬走到车厢“爱心专座”旁发现座椅上有一个黑色的背包,她向其他乘客询问是否是他们的,均回答说不是。随后,唐丽姬将背包带回了场站,交给了调度员。调度员清点后,发现包里面有一个钱包,内有现金4900元,还有一张医保卡。 车队查看车载视频后发现失主是一位从老福山站上车,提着大包小包的女士,下车的时候可能因为东西太多将背包遗忘在车上。因为没有对方信息,大家也是一筹莫展。正在这时,失主龚女士拨打了96166,询问212路是不是捡到一个双肩包。当龚女士赶到车队调度室时,行管员核对身份后当面将失物归还,经乘客清点包内现金及物品完好无损。 当遗失的物品完好无损回到自己身边时,龚女士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并对驾驶员表示感谢。
她诚信经营、热情待客,凭着过硬的菜品质量、贴心的服务和不变的真诚,把餐饮企业办得红红火火、远近闻名。“做人要讲良心,做餐饮要讲诚信。”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一直坚守的承诺。她,就是凉州区西大街靶场北口善水茶楼负责人杨太星。 近日,记者走进善水茶楼,杨太星正在厨房仔细察看各类菜品是否新鲜、是否齐全。作为茶楼负责人,每天走进厨房看一看,成了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据杨太星介绍,茶楼生意越来越红火,离不开顾客的支持,对此,无论如何必须保证食材安全、新鲜,这才是对顾客负责。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诚信都至关重要。今年33岁的杨太星,在餐饮行业已打拼10余年,从开店的第一天起,她就把吃苦耐劳、真诚奉献的品格融入到经营中,把干净健康、物美价廉、诚实守信作为经营店铺的基本要求。 宝剑锋从磨砺出。杨太星所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她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荆棘,但她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凭借着对餐饮行业的满腔热情,在熟悉的餐饮业上,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做得越来越好。如今,杨太星用诚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用良心经营打造放心茶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一家老小经常来这里聚餐,他们家的食材新鲜、味道好、量还特别足。”顾客张明笑着对记者说。从开业以来,杨太星始终秉承顾客至上、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坚持把最优质的服务、最安全的食材送到顾客面前,她所经营的茶楼赢得了不少顾客的赞赏和好评。 “食材好,食才好。食材安全新鲜,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是一家餐饮企业最大的诚信。”杨太星从细微处着手,不放过任何一个服务细节,永远秉持“让进门的客人吃得舒服吃得开心”的原则。她工作中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生活中为人谦和、宽容大度,无不彰显着一个优秀个体工商户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月18日晚,武汉市民杜先生乘坐国兴公司的鄂ADL6526出租车回家,当天杜先生应酬喝多了酒,晕晕乎乎的他在下车时,不慎将自己的皮包遗落在车后座上。好在驾驶员宋师傅及时发现,将皮包物归原主,杜先生对司机拾金不昧的品质称赞不已。 18日晚,杜先生应酬回到家,才猛然发现自己的皮包遗落在出租车的后座上,杜先生非常着急,随即通过微信付款记录联系上驾驶员宋捷师傅。当时宋师傅已收班回家,便回复杜先生自己第二天会将皮包交到国兴出租车公司,让其自行前往公司领取。 第二天宋师傅一大早就将皮包送到公司,并叮嘱同事,自己已经跟失主联系过了,失主比较着急,应该会马上来公司取回皮包。据了解,杜先生的皮包里有一张在宜昌办理的银行卡、工作时用的录音笔,还有一条金手链等物品,“录音笔记录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内容,银行卡若丢失还要去宜昌补办,会很麻烦,幸亏宋师傅捡回了我的皮包,为宋师傅拾金不昧的好品质点赞。”杜先生夸赞到,出租车驾驶员的岗位看似平凡,却也饱含温度,让人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5月26日,杜先生专程上门为宋师傅送上一面锦旗以表感谢。接过锦旗的宋师傅表示,自己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拾金不昧是武汉出租车驾驶员应有的基本素养,以后自己会继续传递这种正能量,发扬好新时代出租车驾驶员的优秀品质。
看到一名老人雨天顶着一个塑料袋走在路上,热心的公交修理工曹鹏借出了自己的雨伞。5月14日,老人信守承诺,专程来到公交三公司修保车间归还雨伞。 5月12日傍晚6时许,曹鹏下班途经朝阳街经园路口时,看到一名老大爷头顶着一个塑料袋走在前方。当时雨下得很大,看到老人步履蹒跚,曹鹏快走几步赶了上去问道:“大爷,这么大的雨,您怎么不拿一把伞?您去哪儿?我送您一程。”“本来带着呢,刚才下公交车时忘拿了。不用送,我快到家了。”老人回答。“要不,您用我的伞吧,我也快回家了。”曹鹏说。 老人推辞不过,接过了雨伞并询问:“谢谢啊,我怎么还你伞呢?”曹鹏说:“我是公交三公司修保车间的曹鹏,您不用雨伞了,随便还到一辆公交车上就行。”“我一定会归还的。”两人分手前,老人坚定地说。 5月14日上午,老人专程来到公交三公司修保车间归还雨伞,并说:“曹鹏师傅很热心,把伞借给我,自己淋雨回家。我感受到了温暖,一定要还伞,信守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