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实在是太感谢了!手机、证件都在包里,幸亏你捡到了,可真是帮我大忙了!”一位老妈妈从公厕管理员吴向卫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现金、手机和证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8月3日下午,商州区戏乡巷公厕管理人员吴向卫在打扫女厕的时候,发现厕所墙壁挂钩上挂着一个黑色的皮包,她打开包一看,里面装有手机、身份证,还有一千余元,于是迅速把皮包妥善保管在管理间,及时向公厕管理负责人汇报,等待失主前来认领,当日晚间等来了失主。 在日常公厕管理中,吴向卫积极工作、敬业爱岗,多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2021年以来,她六次捡到手机、现金、证件、银行卡等重要物品交还失主。一次,她捡到群众遗失的物品,无人认领,她自己根据遗失物品内的信息,下班后利用休息时间找寻失主,亲手将银行卡、购物卡及现金七百多元交还到失主手中。干着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有自己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我们每月集中起来学习,每每听到咱们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受鼓舞,大家在岗工作都是这么做的。”吴向卫笑着说道。 今年以来,商洛市城市管理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党性意识和坚定理想信念,深入践行“四微举措”,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通过学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播社会正能量在城管系统蔚然成风。
7月25日上午9时左右,涡阳县陈大镇大王村村民韩云廷像往常一样,骑着三轮车去县城卖菜。当他行至县城三八岗亭附近时,突然看见地上有个钱包,韩云廷打开钱包,发现包里竟然有八百多元现金,还有一条金项链、一枚金戒指以及银行卡、身份证等证件。 “这么多东西丢失了,失主该多着急呀!”韩云廷一边暗想一边打量四周,他在附近等待了一段时间,仍然没见到失主。天气越来越热,韩云廷就想着不等了,把它交给村里去,村里会有办法的。韩云廷菜也不卖了,骑着三轮就往回赶。 来到村值班室,韩云廷找到了大王村党总支书记韩冰,让韩书记想想办法联系失主。韩冰拿出身份证发现失主系西阳镇居民,但是自己也没有那个乡镇熟悉的人,随即报告给陈大镇政府。镇政府通过努力,及时联系到失主并于当天下午物归原主。 失主在拿到自己丢失的皮包之后,当即把包里的800块钱拿出来要感谢韩云廷,“我不能要这个钱,这是我应该做的,换成别人也许比我做得更好。”韩云廷婉言谢绝。
为进一步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社会氛围,倡导和弘扬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打造“诚信经开、信用平房”营商环境品牌“,近日,哈经开区、平房区营商环境局、文明办、工信科技局、商务局、市监局等部门联合开展首届“诚信之星”评选活动。 此次“诚信之星”以企业为评选对象,评选标准主要包括:经营中无商标侵权行为,无虚假广告行为,无不良竞争行为;有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和劳动保护措施,近三年无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无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无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及时有效处理消费纠纷;遵守《国家劳动合同法》,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遵守国家税法,依法纳税,近三年未发生偷、逃、骗税款行为;依法建账和进行会计核算,严格执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按期足额偿还银行贷款、认真履行借款合同,信用记录良好,近三年无逾期不偿还贷款、骗贷等不良行为;三年内未因环境保护或其他违法经营行为受到相关部门处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地方建设和脱贫攻坚。 “诚信之星”评选分为推选、审核、公示、表彰四个阶段。活动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按照有关要求规范操作,严格审核,着重推选合法经营、诚实守信、责任担当的优秀企业。最终,评审委员会综合相关情况,评出10家入选企业,授予“哈经开区、平房区第一届诚信之星”称号,入选企业在办理各项政务服务时可享受“绿色通道”并作为营商环境监测点直接参与营商环境评价。
“我特别感谢王美权师傅和西部公汽公司,谢谢他们拾金不昧,谢谢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7月25日下午,李先生来到西部公汽三分公司长凤车队,领回了自己丢失在公交车上的4400元现金和手机,并写下了一封感谢信。 原来,当天392线驾驶员王美权在车厢内拾获了黑色单肩包,并交给了当班站务员。工作人员在寻找联系方式时发现包内有4400元现金和一部手机,但并未找到任何联系方式。大家一筹莫展,到了饭点也不敢去就餐,守候在调度室。直到失主李先生来电,通知李先生前来领回失物才离开。 像这样的好人好事,在西部公汽时常发生。7月21日,黄先生乘坐M262线公交车去应聘工作,却不慎将装有多张个人重要证件的钱包落在了车上。幸好M262当班人员陈荣及温珍枚捡到了黄先生的钱包并妥善保管,直至他前来领回,避免了失主后续可能出现的麻烦。
“非常感谢面馆老板,我吃饭时将包放在桌子上,走的时候忘记拿了,还好面馆老板捡到后交给了民警。我包里有1700多元现金,还有金银首饰和多张银行卡,如果找不到,将造成很大的损失。”7月16日,市民石女士不慎丢失了自己的包,幸好遇到了拾金不昧的面馆老板。 当天中午,石女士一家在闽宁镇一家炒面馆就餐,由于着急去西吉县,吃完就匆匆离开了。随后,面馆老板马辉收拾餐桌时发现桌子上有一个手提包,以为失主会回来找,便将包放到了吧台上。然而,马辉一直等了3个多小时,也不见失主来认领,只好拨打了报警电话。 闽宁镇派出所民警崔孟赶到现场后,将包里的东西拿出,并用记录仪一一拍下。“包里有身份证和医保卡,我通过户籍系统很快找到了失主。”接到民警电话,石女士喜出望外。经过电话核查后,石女士委托其家属到派出所将遗失的物品领回,并通过微信视频向面馆老板马辉和民警致谢。
7月20日上午,新宁县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公布栏前挤满了围观群众,纷纷对环卫马青花竖起大拇指。原来是市民马昌才为感谢拾金不昧的环卫工人马青花送去了公开点赞信。 据了解,2021年7月11日下午马昌才因外出时不慎丢失一台智能手机,十分焦急。所幸环卫工人马青花拾捡到后,主动通过电话联系及时告知失主家属。拿到失而复得的手机后,马昌才十分激动,当即表示要现金酬谢。马青花坚持不收,淳朴地说道:“应该的,应该的,冒是什么大事。”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们从事的职业无关,环卫工人马青花每天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但她具备高尚品格,大家为她点赞。
7月20日,一名男子不慎将随身携带的皮包丢在路边,环卫工人杨贵龙捡到后积极想办法寻找失主,最终将失物归还。 当天早晨6时许,小店区环卫中心直属三队队员杨贵龙在平阳路附近普扫时,在黄河医院门口的便道上发现一个沾满泥土的皮包。杨师傅上前捡起,打开查看,内有700元现金、一部没电的手机、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物品。他给队长打电话说明情况后,决定留在原地等候失主。 等了一段时间没人来寻,杨贵龙借着回家吃早饭的工夫,给包内的手机充了电,随后带着捡到的物品继续工作。上午10时许,手机终于响了,随后失主赶来,认领了皮包。 原来,当天凌晨,这名粗心男子喝多了打车回家,不记得在哪儿弄丢了皮包。一觉睡醒后,想到手机也在包中,他便打个电话试试,没想到真找到了丢失的皮包。
近日,一位学生拿着一个黑色钱包走进横县公安局城厢派出所值班室,称其在横州宝华中路步行街路边捡到这个钱包,里面有驾驶证、行驶证、银行卡等物品,担心失主着急,请求民警帮助,将钱包还给失主。 接警后,民警立即对钱包内物品逐一进行了登记,并对学生拾金不昧的行为给予了表扬。通过信息核查,民警很快找到了钱包主人的联系方式,并通知失主前来派出所认领。 约1个小时后,钱包失主来到城厢派出所认领。民警将学生捡到的钱包如数退还给失主。当失主接过民警退还遗失的钱包时,他激动地说:“钱包内有驾驶证、行驶证、银行卡,我去挂失、补办,费钱不说还费时间!真的非常感谢这位不留名的学生和横县警方,我必须为你们点赞!”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以诚为本、以信为先”的文化传统,诚信文化也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道德规范。世纪名城社区近年来不断弘扬诚信精神、传播诚信文化,精心打造诚信社区,着力营造和谐家园。 近年来,世纪名城社区以构建诚信社区为目标,以提高居民诚信素质为重点,广泛开展“创建诚信社区、构建和谐社会”活动,以市民文明学校为依托,组建社区志愿诚信宣讲队,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和培训讲座,与共建单位区工商局、商务局等部门联合组织系列活动,通过评优秀、比先进等形式,营造良好氛围,传播诚信文化。 世纪名城社区党总支书记郭鲁平说:“我们组织居民在每年的3月15日、8月8日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居民、商户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通过推荐和自荐等程序,评选出郭庆华等一批诚信守信先进人物,并将他们的事迹展示在社区光荣榜中,使我们社区群众有了可学可比的标兵和模范典型。” 郭鲁平书记告诉记者,他们社区成立诚信文化志愿团队,把居民诚实守信、邻里和睦、拾金不昧的先进事迹编成小品、快板等形式在节假日进行演出。 世纪名城社区党总支书记郭鲁平说:“广泛开展以“总结一条诚信用语、推荐一个诚信好人、登记一次诚信行为、参加一次诚信实践活动”为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讲诚信、处处显诚信、事事论诚信”的良好氛围。制作了世纪名城社区居民公约宣传专栏;在单元门口的楼道文化墙上展示诚信内容的公益广告;组织社区开展亲子“共铸诚信暨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签名仪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诚信教育的覆盖面,形成了“争做文明居民,共创诚信社区”的生动局面。” 此外,世纪名城社区还以“实践诚信,从我做起”为主题,积极开展“诚信知识进万家”入户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以积分的形式存入个人的道德银行中,根据积分多少,到道德银行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礼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活动增强了诚信教育的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