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社交、出行、生活服务类App存在与自身主要业务毫不相干的借贷功能,并以低息、红包等作为噱头引导用户开户。App“借钱”满天飞背后的金融风险不容小觑。 部分App中的借贷功能以低息为噱头吸引用户,但实际上却埋着高息的“深坑”,其综合年化利率水平高得吓人。而且,一些App平台采用诱导的方式推广借贷功能,一些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差的人就存在过度借贷的可能,由此给一些承贷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酿成悲剧。此外,借贷功能还极易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有关部门此前曾通报指出,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其中半数以上都具备金融功能,这些App存在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信息的问题。 有鉴于此,对App借贷监管亟待加强。一方面,应持续加强对手机App开设借贷功能现象的监管,从严管理权限入口关,作出更加精准的规范约束。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有关平台的指导,在对用户的申请审核、贷款用途和流向的监管上更加严格。同时,行业监管部门要定期在校园、社区等场所开展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培养更多人形成良好的金融素养,增强抵抗金融风险的意识,避免被所谓的“轻松借钱”误导。
“大数据杀熟最高可罚5000万元”,这是《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通过之后备受关注的内容。7月6日,该条例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布,并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也是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针对日益泛滥的数据收集行为,该条例确立了以“告知—同意”为基础的个人数据处理规则。 目前,数据既属于企业的战略资源,也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但是,如此重要的资源,却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也因此出现了许多乱象,最典型的当属大数据“杀熟”的问题。比如,同样的行车路线,使用不同手机系统的用户会支付不同的费用;同样的外卖订单,会员享受的优惠居然比普通用户还要少;当用户在出行平台上频繁搜索某地机票的时候,价格会上调,而换一部手机再搜索,低价机票又会出现。 对此,市场监管不可或缺。但每当监管准备出手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比如强调“技术中立”,市场自发调节,消费者享受到了便利等等,甚至宣称中国消费者更愿意用隐私换便利。事实上,这更多是在因果倒置。中国消费者不是不注重隐私,而是很多移动程序强制要求全面授权,不授权便不能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同意全面授权更多是用户的无奈。 理想状态下,企业会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尊重用户隐私,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很多时候,现实却是“骨感”的。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滥用用户数据的行为也已经不是某一家的问题。有时,越是大平台,掌握的数据量越大,对于消费者权益的影响也会越大,而用户却缺乏可供选择的其他平台。 作为地方监管部门的一次尝试,《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明确了用户作为个人数据主体的决定权,规定处理个人数据应当征得自然人的同意,在其同意的范围内处理其个人数据,不得通过误导、欺骗、胁迫等违背自然人真实意愿的方式获取同意,并对同意规则的例外情形作出规定。 可以说,对于当前数据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该条例都有所涉及。但需要说明的是,监管不等于禁止,“有形的手”并不能取代“无形的手”,而只是希望规范“数字化的手”。该条例首次认可了数据处理者在自然人撤回同意前基于同意进行的合法数据处理的有效性,这意味着企业实际可以依靠此前的数据分析内容,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无法逃离算法对自己的分析,但我们有权利拒绝算法对我们的“算计”。有关互联网,曾经有句名言:在网络上,你无法知道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一只狗。而在如今的网络世界,人们更切身的体会则是:你对自己的了解甚至没有平台多。对用户而言,被了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服务,而不是被精准“收割”。深圳市的此次监管尝试,无疑是对这一原则的重申。
7月10日下午,青山区钢花121街南门外,临近友谊大道的路边,一排道路施工围挡将马路与人行道隔开。3天前的中午,这些门店前聚集了不少人——临街的居民楼上突然散落一堆“红票子”,引发多人围观。事发后,几位门店店主第一时间报警,并收集好散落到人行道上的现金,一直守到民警到达现场,最终将钱物归原主。 门外两声异响天上掉下一堆钱 回忆起事发时的情景,小区旁一理发店的店主,23岁的宋达仍记忆犹新。 他介绍,当天中午12时36分,他正在店内,突然店门外传出了两声异响——有东西在从高空掉落的过程中砸到了晾衣架或是雨阳棚,随后重重摔在了地面上。 “之所以时间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当时我拍了照片。”宋达笑着说。事发后,他马上从玻璃店门向外看,发现一个红色的塑料袋落在地上,袋子里和附近的人行道上全是清一色的“红票子”! “当时第一反应应该不是真钱,”宋达说,仔细一看他才发现,天上下着的确实是“现金雨”。他马上跑到店外,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而后开始将地上散落的钱收到一起。 与宋达同时反应过来的还有隔壁广告复印店的店主刘凡杰。跑到店外后她也报了警,并和宋达一起,一边收拢散落的钱,一边清点起来。 “当时塑料袋里装着的钱还有不到2万,地上还铺着一地的钱。你是想象不到百元钞票铺满店门口的感觉!”刘凡杰笑着说。 距离两家门店20多米处的面馆里,老板娘向春英听到店门外一阵骚动。“一堆人围在人行道上,连马路对面的人都跑过来了,我走近一看,发现是楼上掉钱了,也马上帮忙捡起来。” 宋达说,几位附近的店主和路人一起忙活了半天,终于将地上的钱全部归拢。其间,刘凡杰还拿着塑料袋挨个询问,让现场的大伙儿把捡到的钱全部放回塑料袋里。经过清点,收集起来的现金一共是26500元。 一人守着塑料袋一人守着雨阳棚 “地上的钱还不是全部,”宋达介绍,事发后他跑到店外一看,就看出这些钱肯定是从门店楼上的居民楼里面掉下来的,而且肯定不是低层。“因为除了地面上散落的钱以外,居民楼二楼的雨阳棚上还落着一小部分钱,而且我当时听到了两声响动,所以钱应该是从高层掉的。”宋达分析着,思路清晰。 这时候宋达和刘凡杰商量着分了工,刘凡杰拎着塑料袋回到广告复印店里。守着塑料袋等着民警到场。宋达则守在店门外,紧盯雨阳棚上的钱。“当时起了风,我怕雨阳棚上的钱吹到地上被人捡走了。”宋达解释说。 接警后,青山(钢城)公安分局工业二路警务站民警梁震、辅警冯俊龙迅速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宋达马上将事发后的情况告诉了民警,并和民警一起开始了回收剩余现金及寻找失主的工作。 依照现场现金大多散落在理发店门前的情况,民警梁震的判断与宋达一样:临街的227门居民楼一共有6层,每层两户,掉落的现金应该是从高层且靠近理发店一侧的居民屋内掉落的。 梁震决定先到二楼居民的家中,将散落在其家中雨阳棚上的现金回收后,再往楼上寻找失主。 挨家走访居民终于找到失主 敲开2楼住户的家门,该户居民对其雨阳棚上掉落现金的情况并不知情。梁震向其介绍了情况后,居民很配合地让民警来到雨阳棚旁,并拿来扫帚。梁震和宋达在二楼阳台边用扫帚将雨阳棚上的现金全部扫到了地面上,辅警冯俊龙在地面将扫下的3100元现金全部收回塑料袋中。 随后,一行人从3楼开始依次走访居民。“我们边上楼边商量,先不说掉钱的事情,只询问居民家中是否晾晒了东西,有没有丢什么东西。”梁震说,可当时一行人挨个走访了3、4、5、6楼的居民,大家都反映家中并没有丢东西。 梁震只得带着现金先回派出所,并将联系方式留给了宋达,称如果有居民反映掉钱了就与民警联系。 就在民警返回警务站的路上,梁震收到了宋达的电话,称失主找到了,梁震立即驾车返回小区。原来,钱确实是6楼的住户掉落的。 该户居民贾先生称,这是自己92岁的母亲看病的钱,一共3万元。老人取出来后放在塑料袋里塞进被子,自己事先并不知情,结果晒被子的时候,袋子从楼上掉了下去。当日下午1时多,现金物归原主,贾先生一家人对民警及所有的好心人反复致谢。 “大家都是好心人,”宋达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本来当时还有200元钱卡在了2楼另一户居民的晾衣架缝隙里,而当时那户居民并不在家。当天事后,该户居民返回家中时得知了这件事,也马上把钱交还给了失主。 宋达说,虽然还有200元钱不知道飘哪里去了,但贾先生已经对大伙儿感激万分。 “了不起,这小伙子不错!”就在宋达向记者介绍情况时,路旁一位环卫工人向宋达竖起大拇指。一旁的刘凡杰笑着说:“你是拾金不昧的好青年啊,你们店要出名了,大家都来你这剪头发!”宋达听后也笑着说:“其实大家想的都一样,不是自己的东西肯定不能要啊!”
“贾师傅,太感谢您了,您帮了我大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乡人的善良热情,体会到了浓浓的家乡情。”近日,在兰陵县交通运输局院内,在上海做生意的彭志强夫妇将一面写着“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通航出租客运有限公司驾驶员贾成果师傅的手中,动情地说到。 原来,在上海经营物流生意的彭志强是兰陵县人,前几天回老家办理房产证手续。当日办理完手续后从平安苑门口乘坐贾成果师傅的出租车到沂堂镇看望朋友,下车时不慎将装有身份证、银行卡、结婚证、房产证的手提包遗落在出租车上。 贾成果师傅下午16时在休息时,无意间发现车后座上的手提包。由于接连接了好几次单,一时也记不起是哪位乘客丢的。通过与证件对照,经认真考虑后,认定是彭先生所丢。 于是贾师傅立即驱车赶往彭先生下车的地方,来到彭先生朋友的家,找到了正在为丢包而不知所措的彭先生。 面对失而复得的手提包,彭志强夫妇激动不已,于是发生了赠送锦旗的感人画面。“我心想失主找不到包,肯定很着急,就赶紧送了过去,这真是一件小事,我认为所有的驾驶员,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这么做的!”从事出租车行业15年的贾成果师傅腼腆地说。 近年来,兰陵县交通运输局与通航出租车公司持续加大对出租车驾驶员的管理、教育和培训,该县出租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许多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提升了行业文明形象,为城市擦亮了文明流动之窗。
7月6日中午,濉溪县百善镇宋庙村李中轻受弟弟李训华委托,向濉溪县恒瑞电动公交公司李杰,赠送一面上书“热情服务 拾金不昧” 的锦旗,连声称赞他弘扬了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 6月30日中午,宋庙村村民李训华从濉溪县城朋友家借2万元现金为儿子买房子。中午回村时乘上了濉溪县恒瑞电动公交公司627班车。乘车时李训华睡着了坐过了宋庙村,到下一站牛庄站时慌忙下车,把装有2万元的提兜忘在了车上。当他想起2万元忘在电公交车上时,627班车已沿着“白铁” 省道,驶向临涣终站望不到踪影。 李训华便着急的拨打哥哥李中轻的手机,让他开车一同去追赶电公交车,找回丢失的2万元现金。兄弟俩驱车到临涣终点站找到627班车司机李杰,诉说了从县城乘车到宋庙,坐过了站下车时忘记拿装有2万元现金的提兜经过。李杰认真核实了相关信息后,把装有2万元现金的提兜交给兄弟俩时,李训华感激的要拿出些现金致谢,李杰连声谢绝说这是应该做的。原来李杰在班车到终点站打扫车内卫生时,发现了装有现金的提兜,便收拾起来等待失主。 李训华因第二天要到外地务工,临行时便委托哥哥李中轻,向电公交司机李杰赠面锦旗表谢意。
7月4日上午10时,失主姚先生在高温下赶到高公交通运输服务站将印有“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亲自交到109路驾驶员刘涛手中,对其以及涡阳公交公司表示感谢。 经了解,7月1日上午109驾驶员刘涛驾驶公交车到达高公交通运输服务站,在例行打扫车内卫生时,发现后排座位夹缝里有一个乘客遗落的钱包。在拾到钱包后,刘师傅第一时间拿到发班室,和调度员共同打开钱包。确认钱包内有身份证、驾照、五张银行卡和现金若干。并将此信息及时上报给公司领导。后来在场站工作人员的多方联系下找到了丢失钱包的乘客。 乘客姚先生接到电话后立刻来到高公站场,发现钱包失而复得,激动地说:“我也不知道钱包掉哪里了,心里很着急。马上就要出去打工,补办这些证件很麻烦,非常感谢涡阳公交工作人员和驾驶员。如果不是你们拾金不昧,可能我就来不及出去打工,会给我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说完姚先生握着驾驶员刘涛的手拿出钱表示感谢,被驾驶员婉言拒绝。
“谁家的钱都赚得不容易,不是我的钱我不会据为己有,我也只是做了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对于从天而降的馅饼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为之心动,而对于弯腰即得的钱包和贵重物品,又怎能抵挡得住诱惑。然而对于李秋生夫妇来说,却以其真实又果断的行动予以一个完满的答复。 李秋生夫妇在淮滨县南大街经营着一家拉面馆,7月6日晚,暴雨初歇,老李和媳妇儿正在店门口乘凉闲聊,突然看到一辆车嗖地一下过去掉下来一个东西,老李跑过去一看是一个红色的酒袋子,里面还有一个女士手提包,打开一看映入眼帘的竟是三四捆百元大钞,没有细看,老李赶紧喊媳妇拿手机报警。 接到报警后,民警快速赶到现场,把钱交给警察老李才松了一口气,“这么多钱,丢包的人该多着急啊,希望警察同志能快点找到失主。” 经过清点包内有现金4万多元还有一张社保卡。通过调取周边摄像头,发现是一辆两轮电瓶车从西往东走,电瓶车上坐着一对老夫妇,手提包挂在车把上,被迎面驶来的一辆小轿车的倒车镜给挂掉地上了,电瓶车上的一对老夫妇都没有发觉。 民警通过调查找到了这对夫妇,他们正焦急万分地寻找,“4万元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发现不见时我心脏病都要犯了,心想万一找不回来可咋办啊。幸好是找回来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从警察那里得知老李的联系方式,失主夫妇赶紧联系老李,并向他表示诚挚的谢意,通过交谈得知,失主还是老李店里的常客并且就在附近住,真是无巧不成书。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高尚品质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正能量。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会有拾金不昧的故事在上演,故事中的主人公也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这份社会正能量。他们每一次美的行为都温暖着滨城大地。 “李秋生夫妇的这种行为是对我们传统美德的发扬,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了不平凡的一面,这是现代服务行业人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淮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振环告诉记者,“这些真善美的举动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传递,让社会形成真正的人人互助、真善美的氛围。”
“您好,这是我们在外国语大学那边捡到的手提包。丢包的人肯定特别着急,您能帮助找下失主吗?”7月2日下午,两名市民将捡到的一个黑色手提包交给在马场道与河北路交口执勤的交通辅警刘耕浩。半小时后,失主的朋友来取走了手提包,并对辅警和未留下姓名的两位热心市民表示感谢。 当日17时40分许,交警下瓦房大队桃园警区辅警刘耕浩正在马场道与河北路交口执勤,两名市民怀抱着一个手提包急匆匆跑来。两人表示,他们准备扫码骑行共享单车时,意外在一侧外墙的栅栏下捡到一个黑色手提包,便立即向辅警寻求帮助。在将手提包交给辅警后,两名热心市民未留下姓名就离开了。刘耕浩在上报情况后,与赶来的同事一同查看包内物品,发现包内有现金和一些贵重物品,经过查询包内驾驶证上的信息,交警迅速联系上了失主。 半个小时后,失主的朋友赶到马场道与河北路交口,仔细核实身份和包内物品后,刘耕浩将手提包交给了失主的朋友。“太感谢您了,包里的物品价值十多万元,我朋友发现包丢失后都快急死了,没想到接到了你们的电话!我正好在附近,赶紧过来帮他取。”失主朋友拿着失而复得的手提包连声感谢。
5月31日,就读于太原市迎泽区起凤街小学一年级一班的刘同学,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六一”礼物。 原来,刘同学和妈妈5月23日在小区附近逛街时捡到了50元现金,在妈妈的陪同下,刘同学将钱交到了大东关派出所,值班民警贺强做了登记。为了表扬刘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东关派出所特地为刘同学制作了奖状。所长隋伟亲自写下“拾金不昧”四个字,以示鼓励,由民警贺强专程送往学校。 学校得知这一情况后,对刘同学进行了表扬,并号召全体同学向他学习。“不是自己的,不管多少都不能拿,如果找不到失主,就一定要交给警察叔叔。”刘同学说,“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还会这样做”。
家住西宁市城西区的杨玉萍和老伴,在安享晚年的年纪,却扛起了儿子不幸去世后留下的巨额债务,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为诚信二字。 “当时,儿子在医院要做骨髓移植手术,可是我们已经没有钱做手术了,后来我的朋友和儿子的朋友及同学一共为我们筹集了68万元。”杨玉萍说。 杨玉萍发自内心地感激帮助过他们的人,虽然儿子去世了,但欠大家的账必须还清,不能不讲诚信。 儿子因病离世欠下68万元巨债 “儿子是2018年4月10日去世的,当时他连40岁的生日都没有过上。”说到这里,65岁的杨玉萍哽咽了。 2017年,杨玉萍的儿子因为牙疼去医院拔牙,随后几天,持续不断的高烧让全家人都慌了手脚。后来,当儿子再次去医院化验血时,医生告知他得了白血病。 为了给儿子治病,杨玉萍一家先后卖掉了三套房子。 可到了儿子要做骨髓移植手术时,杨玉萍一家又犯难了。“骨髓移植手术需要60多万元,可当时我们家已经拿不出钱了。”杨玉萍说。 这时,儿子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以及杨玉萍和老伴身边的朋友纷纷主动援手。“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能接到很多给我们借钱、捐钱的电话,特别是儿子的朋友和同学,有的给借了几千元,有的给借了两三万元、五万元,还有的给借了十万元……”在大家的帮助下,杨玉萍筹集到68万元。 可没想到,儿子的病情突然恶化,被紧急送进重症监护室,12天后离世。 儿子的债我来还 那段时间,杨玉萍每晚以泪洗面,好在有家人的陪伴,还有儿子的朋友同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断开导,才使她逐渐从痛苦中走了出来。 “刚开始,想到儿子去世后,还有那么多欠款,我整夜都睡不着觉。但我明白,儿子虽然不在了,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没有钱也要想办法挣钱还,不能不讲诚信。” “我和老伴已经慢慢还清了向朋友借的30万元。”杨玉萍说,现在她和老伴已经开始偿还儿子朋友和同学的38万元借款了。 “儿子住院后,看我们没钱治病,儿子的朋友和同学主动给我们家凑钱;儿子去世后,骨灰盒还有西宁的墓地,都是他们凑钱买的。”杨玉萍说,逢年过节,在西宁的孩子们,都会到家里来看望她和老伴,进门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阿姨叔叔,儿子们来看你们了。”看到他们,杨玉萍仿佛看到了儿子一般。有些人虽然身处异地,但逢年过节也会打来电话问候。 “他们来看我们,我和老伴特别高兴,但也害怕看到他们,因为我们没法很快把钱还完。”但让杨玉萍和老伴感到欣慰的是,每次说到还钱时,他们总会安慰老两口,“慢慢来,不着急”。 这些都让杨玉萍很感动,她对大家承诺:“你们放心,只要我们老两口在,就一定把钱一分不少还给你们。” 还想和老伴再多干一份活 杨玉萍和老伴都是企业退休职工,两人的退休工资都不是很高。 最开始,他俩在饭店洗碗,但晚上下班太晚,没法给孙子和外孙做饭,所以没有再去。了解到老两口的困难后,东交通巷社区给予他们很多帮助。 去年3月,社区为老两口协调了在小区打扫卫生的工作。虽然两人的工资只有1600元,但可以用这份钱贴补家中5口人的日常开销,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则全部存起来还债。 杨玉萍和老伴负责小区其中一栋楼的保洁工作。每天凌晨4时,他们就起床了,4时30分赶到小区后,他俩便从30楼往下打扫楼道和安全通道。为了节省交通开支,在大通上班的女儿很少回家,杨玉萍要在每天早晨6时30分赶回家,给孙子和外孙做早饭,然后送外孙上学。每天19时许,再次赶到小区。他们的任务是在21时许,统一将小区11个垃圾桶里的垃圾,倒进垃圾车。 “我们家的压力还是挺大的,但我们会坚强面对。”杨玉萍深深叹了口气。她希望,能有好心人帮她找个房租便宜点的地方,她可以凭借做缝纫活的手艺,再多干一份活,早点还清儿子欠下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