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积极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信易贷”工作的部署,启动本地化信易贷平台“信财银保”的建设工作,探索创新本地特色平台,构建以信用为基础,以风险分担为支撑的联动机制,促进政府“有为”、银行“愿为”、企业“善为”,形成了三方共赢的良好格局。
一、打造信财银保平台,搭建银企互信桥梁
威海市“信财银保”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主要面向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银行及担保公司)和企业三类用户。借助平台,政府部门用户发布惠企政策、审核企业注册及融资申请、实施企业大数据信用评级等;金融机构用户发布银行贷款产品、办理企业贷款业务、进行企业贷后跟踪等;企业用户申请政策贷款及办理融资业务。“信”是指信用等级评定;“财”是指财政资金增信;“银”是指银行定制产品;“保”是指担保分担风险,四方联动,风险共担,有效破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引导金融机构为诚信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信用贷款和应急转贷等服务。其中“信”和“保”是威海市的特色做法。
一是运用公共信用信息,搭建精准信息基础。威海市通过“建平台、归数据、立规章、促应用”,搭建完成全市信用数据库,积累了20.8亿条公共信用信息以及各类企业信息资源,为“信财银保”平台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一方面,通过行政处罚、红黑名单、公共信用评价结果、海贝分、失信被执行人等基础信息,将企业资产、纳税、社会保障等信息资源全面归集共享到“信财银保”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中心连通55个部门的业务系统,可以不经二次加工直接从其基础数据库提取相关信息,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同时,根据数据比对、日常掌握情况,重点归集了一批“硬核”数据,突破了最难掌握真实信息的“痛点”。比如,通过企业主要股东“海贝分”,了解企业经营者个人信用进而研判企业经营风险。建立数据授权分级管理制度,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企业授权后才能查看评价结果,最大限度保证数据安全、信息安全。
二是建立多维度信用评价模型,为企业精准画像。与22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联合开发了“信易贷”评价模型,为企业精准画像。信用能不能变成有价资产,关键看金融机构认不认可、愿不愿用。在评价体系建设之初,威海市充分了解银行需求,吸收其意见建议。对申贷企业资产、纳税、社保、信用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汇集、整合、分析,积极推进信用评价与银行风控对接,搭建起由66个指标组成的信用评价模型,全面涵盖了银行现有的风控指标,不仅实现了信用评价与银行模型的有效对接,而且由于指标更全面,评价结果比银行的风控评价更可靠,参与合作的银行全部认可信用评价结果。目前,已对全市约11万家企业全面开展了信用评价,按信用等级划分为优秀、较好、一般、不诚信四档。建立信用评价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更新相关指标数据,动态调整评价结果。
三是设立信用保证基金,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统筹整合财政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各项资金、政策,设立规模为5亿元的威海市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有的地方叫风险缓释基金),出台《威海市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威海市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担保增信业务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办法提供政策保障。信保基金根据企业信用等级,通过风险补偿、融资增信等方式,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成本、放宽信贷条件、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信用等级为A级的企业,可免于提供抵押资产,对实际发生的不良贷款本金损失,由保证基金与合作银行按照8:2的比例分担(据了解,80%的担保比例是目前已知的全国各类平台中最高的);对信用等级为B、C级的企业,合作银行实行贷款部分抵、质押或担保,抵、质押物价值不超过贷款额度的70%、100%,风险由基金与合作银行按照6:4、4:6的比例分担。同时,通过引入多家保险、担保机构共同参与,进一步分担融资风险。
二、突出平台特色服务,提升金融保障能力
一是打造线上金融超市。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由企业在平台自主发布,并授权银行查看信用报告,银行可根据企业信用等级“抢单”提供服务,企业在“抢单”的金融机构中“货比三家”、择优选用。对符合融资扶持条件的企业,服务平台直接把相关信息推送给金融机构,并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荐其他政策或产品。同时,对信贷审批涉及的企业纳税、工商登记等基础数据,由服务平台直接提供,有效提升了银企对接效率,企业平均1至3天就能获得贷款,较一般信贷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
二是建立涉企政策超市。整合了发改、工信、科技、财政、商务等部门扶持政策65项,企业不仅可以在线查看、了解各项涉企扶持政策,还可以通过即将上线的专项资金申请功能在线提出申请。服务平台将专项资金申请、企业数据信息自动推送给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在线进行资格审核、公示结果、拨付资金。同时,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效果评价功能,根据扶持企业纳税、社保、专利等情况,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价,提出政策调整意见建议,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打造政府性基金超市。推动“互联网+政府投资基金”项目,上线基金8支。企业可通过基金超市在线提出合作申请,线上与基金管理机构进行对接。基金管理机构可根据服务平台提供的数据信息,对申请企业进行精准审核,并对投资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跟踪和绩效评价,对接周期较以往缩短一半以上,对接成功率提高20个百分点。
三、切实推动“信用”增值,促进“政银企”三方共赢
威海以信用为基础,以风险分担为支撑的“信财银保”联动机制,促进政府“有为”、银行“愿为”、企业“善为”,形成了三方共赢的良好格局。截至6月底,“信财银保”平台已实际发放融资贷款68亿元,通过全国信易贷服务示范平台发放信用贷款490多亿元。
一是帮助企业方便地获得低成本融资。增信担保不收一分钱费用,信用贷款免抵押,可以让“囊中羞涩”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竞价式的融资服务模式,在企业提出申请后,多家银行竞标,企业择优选择,又能省下不少利息费用。比如,受疫情影响,以口出业务为主的山东芸祥绣品有限公司遇到了回款期延长、资金周转困难的突出问题,后公司凭借自身的A级信用,很快就获得了交通银行提供的500万元信用贷款,平台为企业节省了一大笔担保费用,为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雪中送炭”。
二是帮助金融机构安全拓展融资业务。信用评价指标比多数银行的风控指标多了近一倍,而且数据来源有保障,银行合作意愿倍增;政府提供担保和风险补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叠加银行自有风控措施,中小微企业信贷“蓝海”就不再显得那么“深不可测”了;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贷款率达到68%,引流效应非常明显,银行获客成本可下降70%,节省大量营销费用。“信财银保”平台的建立使商业银行获取企业数据的真实性更有保证,且能在企业授权后一次性了解其多方面信息,银行心里有底、放贷更放心。
三是协助政府更加精准地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信财银保”联动,让信用有“价”真正变成了现实,从而引导更多企业珍惜信用、主动修复信用,有利于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的“自律”大幅降低了政府管理的成本。经济管理部门依托服务平台,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政策措施,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