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获悉,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自贸区工作室日前正式揭牌,这标志着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在强化全链条保护,构建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以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培育壮大“新字号”、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据了解,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目前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刚刚揭牌运行的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自贸区工作室是该中心在全省设立的首个工作室。“工作室”将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为企业提供专利预审、专利快速维权、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及专利导航运营等服务,助力新产业新产品加快发展,助推“新字号”培育壮大。
不止有“工作室”。沈阳片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站在激励创新、服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全面落实省、市相关部署,扎实开展“三落实”行动,与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通力合作,全面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更大范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热情,更好服务辽宁振兴发展大局,努力让知识产权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方面,沈阳片区举办研讨会,请专家献策,进企业宣传;整合资源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原产地地理标志等便捷服务;设立辽宁自贸试验区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受理窗口,今年2月运行以来,累计受理商标注册、变更、转让等业务191件,接待咨询182人次,3月受理量进入全国同批次获批窗口前5名;完善运营体系,引进知名知识产权咨询运营机构——中国技术交易所,规划建设集科技创新孵化、国际技术转移等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多功能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强化司法协同保护,建设“检察蓝护航创业者”法律服务站、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沈阳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中心,筹建沈阳市知识产权法庭,建立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优化,为高质量发展下好“先手棋”。沈阳片区高新企业快速增长,现有高新企业数量是成立之初的15倍,有效发明专利1269件;创新载体加速汇集,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32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研发投入不断攀升,去年高新企业研发投入达6亿元,支持科技项目204个。东软医疗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和国家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下一步,沈阳片区将继续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坚持对标国际规则,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同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本领,不断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