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籍美容“专家”在五星级酒店进行专业面诊,注射“高端”美容针剂,本以为从此可以美丽动人,谁曾想,七八千乃至上万元一支的美容针剂,进价才两三百元;雍容华贵的外籍专家,也是“三无产品”,在国外竟是打扫卫生的保洁员。 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近日侦破了这起案件,打掉了一个组织外籍人员,流窜山西、天津、青海等地,为美容客户注射假美容针剂的犯罪团伙。 2018年9月初,民警获知,经常有韩国籍人员出入太原市高档酒店为美容客户注射美容针剂,警方随即成立工作专班。10月份,民警掌握了一条“近期有人组织韩国籍人员在某酒店为客户注射假美容针剂”信息后,立即出击。 经查,2016年10月以来,犯罪嫌疑人玉某平伙同其妻子、犯罪嫌疑人蔡某颖,与犯罪嫌疑人李某、张某琪夫妇密谋后对外宣称,韩国知名整形专家亲自提供微整形服务,将客户邀请到太原市的五星级酒店客房内,由韩国籍犯罪嫌疑人尹某媛为客户非法注射假美容针剂。 其中,犯罪嫌疑人李某负责在太原发展美容客户,玉某平根据李某提供的客户需求安排尹某媛在韩国购进玻尿酸、肉毒素等美容针剂,蔡某颖负责记录并制作客户档案、进行手术现场拍照等。团伙内部约定按照五五分成的比例平分非法收入。 据太原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副支队长尚华、综合大队长陈鹏等人介绍,他们采取的作案方式有几个特点。首先,犯罪嫌疑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美容广告,仅向朋友之间介绍的熟人进行美容注射,方式较为隐蔽。其次,该团伙无固定经营场所,注射场所大多选在较为高端的酒店,约定好时间、地点后利用移动场所的经营环境,迷惑消费者高价消费,在规避执法部门日常监管的同时,也为后期售后维权留下隐患。 该团伙利用大众对韩国美容行业盲目迷信的特点,雇佣非专业的韩国籍涉案人员伪装成整形美容医师,为客户进行面诊、注射。经侦查,年近60岁、装扮得雍容华贵的韩国籍人员尹某媛,此前在韩国首尔某美容院从事美容按摩、卫生保洁等工作,本人并无任何医疗美容资质和经验。 他们所使用的七八千元乃至上万元一支的美容针剂,也是由尹某媛从首尔一家男性泌尿医院,以进价折合人民币二三百元一支的价格购买并携带入境。 多名受害人为这些“三无产品”支付了数万元甚至十余万元的美容费用,结果却换来了一些难以修复的损伤。不少受害人向办案民警反映,她们出现了眼睛红肿、鼻部歪斜、面部化脓、咬肌无力等症状。 警方查明,2016年10月以来,犯罪嫌疑人玉某平、李某安排韩国籍犯罪嫌疑人尹某媛累计向太原美容客户刘某予、冯某莎等60余人注射假美容针剂,非法收入达200余万元。 警方进一步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玉某平、蔡某颖、尹某媛采取同样方式伙同青海省西宁市“代理人员”莫某根、天津市“代理人员”赵某等实施注射假美容针剂的犯罪行为。 2018年10月,警方在青海省西宁市将当地组织者莫某根抓获。2018年11月,警方在天津市将当地组织者张某琪、赵某抓获。2019年4月,警方在内蒙古通辽市将该案在逃人员苏某抓获。 经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的认定意见,该犯罪团伙使用的注射针剂产品按假药论处。目前,1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给抖音、快手主播点关注或者给作品双击点赞,帮作品上热门,操作简单,工资日结,每天不限单量。”正值年后招工高峰期,这样的“网络兼职”信息在不少微信群和QQ群广泛传播开来。 给短视频平台点点赞就能躺着挣钱?“我一开始不信,后来觉得看看也没啥损失,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加了广告中的QQ群。”在深圳打工的小丽(化名)提到,朋友圈里的招聘信息让她有些心动,但在她按指导交纳一定费用之后,立刻被踢出了聊天群,“都是有套路的!” 这样的骗局有什么套路?据了解,所谓的任务群,仅分群就有十几个之多,近千人的群每天不断有人退出,又不断有新成员加进来,“招聘者”引导入群者交钱套路层出不穷。 她中了招:赚了0.3元,被骗100元 “我在朋友圈看到兼职刷赞的广告,上面说按照自己的时间接任务,无押金无会费。”在深圳打工的小丽前几年生了宝宝,带孩子之余最喜欢浏览短视频,朋友圈里这样的招聘信息让她颇为心动:不耽误带孩子,还可以挣点钱补贴家用,“其实我都很少玩QQ了,因为这个才重新打开QQ。” 根据招聘信息,小丽很轻松就加入了任务群。在群管理员的指导下,她领取了任务试用单,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指定的用户,随即给该用户发布的小视频双击点赞,“很简单,这一单做完,对方立刻就发来了3毛钱红包,说是这一单的提成。” 满心欢喜的小丽本以为可以立刻开始接单工作,但群管理员告诉她,这份兼职不收押金不收会费,但需要注册会员并交100块钱激活码费后才能正式接任务。不疑有他的小丽按照指示给管理员转了100块钱,但没想到立刻就被对方拉黑了,还被踢出了工作任务群。 据她表示,她加入的刷赞兼职群中共有855人,该群设置成全员禁止发言,且群内成员不能添加好友发起会话的状态,除了群管理员不断刷屏的各种工资截图和心灵鸡汤,就是不断加入群的新人。 惊觉被骗的小丽在平台上举报该群涉及违法违规内容,“现在这兼职群已经被永久封停,但我看到封停前仍有6名新人加入。” 点赞群层出不穷“商机”无限? 事实上,在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上,已有不少人提出疑问“点赞兼职是不是骗局”,但类似的兼职招聘信息依旧在广泛传播,除了需要加入的QQ群不同,其他的文案可谓是一模一样。 在 QQ 上以关键词“点赞”进行群搜索,以“快手点赞”“抖音点赞”为标签的QQ群不在少数,这些人数上限为2000的群大多显示群成员有1500以上。 据了解,这些群长期处于禁言状态,只有管理员才能发布消息,如果群内有人主动互加好友,向管理员举报后还可以拿到一定红包。 究竟是什么组织 在运作这样的“兼职管理”? 据了解,在抖音官方的用户相关协议中,早已明确表示禁止用户出现刷粉等行为,处罚为包括但不限于清除相关数据。违规行为有可能直接下架作品、禁用账户等惩戒。造成后果严重的,将直接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有业内人士表示,点赞多在做无用功,一部视频是否上平台热门其实不仅取决于评论、点赞和转发比例,“官方使用的是随机人群的反馈数据来确定视频是否有资格上热门,点赞员刻意地点赞、评论和转发并不会被计入数据采样的范围之内。” 诈骗保证金涉嫌犯罪 警惕升级版“刷单骗局” “这是一个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以前涉案金额太少的情况下很少立案,现在涉及电信诈骗的立案不一定依据涉案钱数,还根据涉及用户的量和具体情节进行立案。”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提到,骗子抓住受害者想兼职赚钱的心理,以回报快诱导受害者上钩,“受害者一定要报案,一方面可以挽回损失,另一方面可以阻止其继续骗人”。 据了解,目前腾讯等社交平台亦有针对网络诈骗的举报机制,一旦举报诈骗,QQ群将被实行封号惩罚,平台还可以配合执法部门取证,如若交易付款不成功,平台则无法拦截资金。在腾讯110的公众号上,累计打击违规账号2,803,797个,其中兼职诈骗占14.13%,仅次于交易诈骗和金融信用诈骗,被举报人中以广东为首,占16.3%,其次江苏占6.96%、湖南占5.95%。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亦表示,这类事件是否成立诈骗罪,行为人对涉案财物的处置情况可以作为判断非法占有目的的依据:“实际上不是‘工资’是否发放问题,而是保证金是否退还,像这种携款潜逃的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诈骗保证金的犯罪故意。”周浩表示,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兼职人员缴纳保证金。凡是要求缴纳保证金的用工行为都应当引起注意。 与此同时,网络兼职点赞、刷好评,同样存在违法行为。朱巍表示,刑事法律对刷单有规定,严重的是非法经营罪,已经有人入刑,“社交媒体也应该做到未雨绸缪,加强人工智能的建设,除了黄赌毒这些问题,电信诈骗、微商、传销等也应纳入到人工智能的审核范围”。他提醒道,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带有营销、钱款等性质的视频,更不要轻易向对方转账汇款,如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
薯条能治脱发,热柠檬水能治癌症,醋蛋液能包治百病……全是谣言 食品安全谣言如何忽悠公众 6月25日由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发布的《2018年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食品安全谣言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影响范围和危害有所减少,但食品安全谣言治理工作仍任重道远,食品安全谣言的全链条、智能化、立体治理格局还有待完善。 其中,报告公布的去年食品安全谣言十大案例分别是星巴克咖啡致癌、大蒜炝锅致癌、用海绵做八宝粥、薯条治脱发、草莓是最脏水果、热柠檬水能治疗癌症、生吃白糖体内长螨虫、木耳打药、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有毒和醋蛋液包治百病。 不顾事实伪装科学 调查显示,这些盛传的食品安全谣言一般有以下特征:不顾事实,夸大其词;张冠李戴,杜撰权威;假意关心,利用心理;偷换概念,违背常识;伪装科学,试验作证。 以所谓“星巴克致癌”为例,这一谣言就是“不顾事实,夸大其词”的体现。去年3月底,有外媒报道美国一家法院裁定,要求星巴克等在加州销售的咖啡产品的标签上加注致癌风险警告。此后,国内网络被文章《星巴克最大的丑闻曝光,我们喝进嘴里的咖啡,竟然都是这种东西……》刷屏,直指“咖啡致癌”。 随后,微信号“科普中国”撰文辟谣,引发该事件的物质为丙烯酰胺,但咖啡豆中并无此物质,而是在咖啡烘焙过程中自然出现的,所有咖啡中都会含有这种物质。此外,丙烯酰胺在人体中致癌的风险并没有被明确证实。 “喝醋软化血管”的谣言则是“假意关心”的体现。这类谣言利用公众对健康的渴望以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进行“伪科普”。因此,辟谣时应以人文关怀为主,不仅要证实谣言错误,还要说明相关养生保健的正确方法。 “瓶装水中微塑料致癌”的谣言则是走“偷换概念,违背常识”的套路,这类涉及农药残留、激素、添加剂的谣言,把可能致癌物脱离一定的环境及剂量范围,直接与致癌划等号,利用公众害怕、担心的情绪进行传播。 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和机构不定期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有趣的实验,对受众进行常识教育,从而帮助他们在遇到类似谣言时,能够明辨真假。 辟谣让科普流行起来 那么,公众该怎么分辨食品安全谣言,相关机构的辟谣,采取何种方式,才能更令消费者信服呢? 调查显示,食品安全谣言常常选择性忽视关键部分,并有意无意地将其模糊化,再加上煽动性话语,耸人听闻的标题,无限放大部分内容,令公众产生恐慌心理,最终落入谣言圈套。辟谣时应主动将衍生出谣言的正确信息母体公布于众,从而令受众信服。 而在传播渠道上,微信是食品安全谣言和辟谣数据传播最多的渠道,接下来分别为微博、新闻网站、客户端、论坛。新闻网站的占比有所提高,说明大众媒体对于辟谣和科普的力度增强。 有调研显示,有72%的被调查者渴望得到更多的科普知识和辟谣信息,食品相关辟谣文章的阅读量普遍更高。 腾讯新闻较真平台主编王婧璐表示,理性的谣言鉴定体系有待搭建,专业机构应加强合作,提高辟谣效能,共建辟谣新生态。蚂蚁金服公众沟通与交流部总监朱红军也表示,寓教于乐的科普形式更易被公众接受,食品安全谣言治理需要“让科普成为流行”。 6月25日,“食品安全辟谣联动平台”和中国食品药品谣言智能识别系统公众查询平台启动。前者由“食安查”、各级监管部门新媒体、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企业、餐饮网络平台、腾讯较真、新浪微博等组成,通过整合资源,以联动形式定期发布权威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辟谣信息,致力于做好食品安全谣言治理工作。后者将从提升谣言识别智能水平、提高辟谣及时性、降低谣言风险和社会危害等方面进行精准发力,推动食品安全谣言“靶向治理”。 (蒋菡)
苏州首例“黑中介”恶势力犯罪集团覆灭—— 两千多名年轻求职者被黑中介“杀猪”诱骗 冒用其他公司名义、网络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虚构收费项目骗人钱财、以违约为由在被害人要求退款时以恐吓或暴力相威胁……短短4个月,一家名叫“苏跃”的“黑中介”公司诱骗了2000多名到苏州务工的人。该案作为苏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首批挂牌督办案件,日前由苏州市有关部门公布。 2018年11月23日,该公司的尹春(化名)等19人诈骗罪、寻衅滋事罪恶势力犯罪集团一审分别被判处六年五个月至七个月不等有期徒刑。部分被告人不服,提起上诉。今年1月11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苏州虎丘区人民检察院提供的信息显示,从尹某手中查获的账本可以看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中,35岁以下的占比高达93.6%,28岁以下的占比85.3%。 2000多名求职者被“杀猪” 2017年春节后,苏州又一次迎来年后的返工潮。有2000多名求职者从全国各地奔赴苏州高新区马运路298号,他们没想到的是,等待他们的是一张精心布下的“猎杀”网。 “直接去体检吗?”小周问。他刚刚通过面试,还有点兴奋。一旁的壮汉看了他一眼,说了一句:直接去车站。还没等小周反应过来,他已被身边的两个壮汉推搡到车上。 后来小周发现有点不对劲,想要回5900元的体检费用和押金,但对方只答应返还200元。一番争执后,小周被抽了两个耳光,在车站附近被赶下车。 同一天来求职的陈磊(化名)更不走运。“我来应聘商务司机,中介就以体检费、餐卡费、服务费、油卡费为由向我要了4000多元。” 陈磊付完钱,过了几天都没安排工作。他感觉被骗了,于是来到中介公司要求退款。随后他被带着二楼休息区等着经理签字退钱,没想到却等来两个壮汉。对方逼他签一份自愿放弃工作的协议,陈磊不服气,当场要报警,却换来一阵拳打脚踢。 “哐当”一声,门被推开,一个女人从隔壁屋跑过来:“动静那么大,隔壁还有人面试呢,不行就拖出去打死算了。”陈磊被拖上车,眼看汽车越开越偏僻,他只得同意拿20%的退款。 一个壮汉夺走他的手机,删掉了里面的通话、付款、导航等记录。车子停在偏僻的半山腰,“我们掌握了你的个人信息,要是想让家人出事你就报警吧”。对方说完,就将陈磊一脚踹下车。 短短4个月,像陈磊、小周这样被“杀猪”的求职者多达2000余人。这些被诱骗来的年轻人,不仅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还被中介以各种理由收取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费用,上当受骗后被连哄带吓,甚至拳打脚踢。有人忍气吞声、有人伺机报警。 一时间,警情不断,矛头直指这家名叫“苏跃”的人力资源公司。这家公司的法人叫尹春,2017年春节前,这家中介公司业务“很正常”,“靠着拿用人单位的返费,公司一直是亏本状态”,为了改善经营状况,尹春找来吴飞(化名)谋划出路。 黑中介公司如何壮大 早在2015年12月,吴飞就在苏跃担任面试官。因为业绩差,他被尹春安排在业务部工作,负责对外发布招聘信息。 一个月的无底薪考验期里,吴飞绞尽脑汁想要“翻身”。他发现,一种外挂软件可以连续在网络上发布招聘帖子,再冠以“高薪、直聘、包吃住”等字眼,就能将天南海北的求职者骗来。 据吴飞供述,他当月的业绩突飞猛进,尹春改口称他“吴经理”,并让他负责培训业务员。吴飞也毫不保留地把“撒手锏”教给业务员:外挂软件持续发帖、高薪吸引人。 很快,该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吴飞培训的十余名业务员,通过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等网络求职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商务司机、货车司机、生产部主管、人力主管、木工、油漆工、厨师……”业务员可以胡编乱造职位信息和薪资待遇,只要能把人吸引过来就算业绩。 尹春定期会亲自给业务员培训,教他们如何发帖子、使用话术、虚构收费项目等,所有的培训都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可信度。有时,尹春对业绩不好的员工还会单独进行培训。 “我编了一个招聘司机的信息,月工资一万八,五险一金加双休。”这个连业务员自己都不相信的求职信息,还真的吸引了大把求职者。 “(求职者)发现工作与实际不相符,我们有时也会介绍他们去企业做普工,他们嫌工资低又不肯去。”业务员曾某也曾是受害者,后来他选择加入这个黑中介团队。 徐某某和曾某的遭遇一样,他最终也选择加入苏跃公司,“因为我块头比较大,老板把我放在安置部,让我吓唬退费的人”。 据办案人员介绍,徐某某的纹身和高大彪悍的体型,确实让求职者见了“心惊胆战”,曾二进班房的徐某某很快成为尹春的“得力干将”。尹春对“安置部”的要求是:钱能不退则不退,能少退就少退,遇见强行要求退费或想要报警的,可以狠一点、凶一点,必要时抓衣领、打嘴巴。有时,遇见个别“硬骨头”,尹春也会亲自出马。 一段时间之后,中介公司的“杀猪游戏”成为一条龙服务:用虚假帖子骗来求职者,登记个人信息后收取简历和拍照工本费20元;面试官以收取服装费、伙食费、押金等各种名目收取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当求职者发现迟迟没有安排工作或安排的岗位与招聘信息不符,要求退款时,安置部会及时“约谈”,逼迫他们签订退费协议,威胁、恐吓或者殴打求职者,不退钱或少退钱。 据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不到4个月,中介非法获利近24万元。 高薪背后的招工骗局值得警惕 2017年12月19日,检察机关对尹春等19人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 “这些招聘信息打着其他公司名义,声称与这些企业有直接或间接合作委托关系,经过逐一调查核实,发现所谓的中介委托是子虚乌有。”前述检察官介绍。 该中介招工骗局呈现运作模式公司化、作案时间持续性、作案手段扩散性等特点,检察机关结合违法犯罪次数、被害人数、非法获利金额、人力市场秩序扰乱程度等多个维度,有力地揭露了该恶势力犯罪集团的社会危害性。2018年11月23日,检察机关以恶势力犯罪集团变更起诉意见决定。一审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意见。 此外,苏州虎丘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涉黑涉恶呈现向网络空间延伸、向民生领域延伸的趋势。为此,他们开展调研,全面梳理了近年来办理的招工诈骗类案件5件60人,发现当地某区域招工诈骗高发等特点,以涉事公司为重点加强类案调研。2018年12月初,向当地人社部门及相关网络平台管理方发出检察建议。 随后,当地政府成立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整治中介乱象。仅2018年就开展中介整治25次、检查120余户、取缔或关闭非法中介机构32户。 检察官建议,求职者在筛选招聘信息时,一旦发现薪资待遇与学历背景、工作内容等明显不符时,要格外警惕,高薪的背后往往是精心的骗局。如遇招聘信息真假难辨时,可以绕开中介机构,直接电话咨询用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核实。 检察官还表示,正常的企业招聘不会产生额外的收费,如果在应聘过程中,一旦出现对方以“改头换面”的押金等名义收取费用,可以选择合适时机,收集固定相关证据(招聘信息界面、通话记录、付款凭证等),及时报警或者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投诉。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近日,由国家卫健委组织起草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拟规定,依法建立托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黑名单制度,禁止有虐待、伤害婴幼儿记录的机构和个人从事托育服务。 近年来,在托育机构领域,不时曝出体罚、虐待甚至性侵幼儿的新闻。而在事后处理上,也往往不够标准和规范。至于那些隐晦的、不为人知的、家长维权而不得的,只能淹没在茫然和唏嘘中。 事后干预,只能是对伤害的补偿,并不能真正地预防。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张行之有效、牢固可靠的保护网,来提前预防伤害的发生。建立禁入黑名单的意义,正是要将保护幼儿的工作,从事后处理提升到事前预防的“战线”上。 而从过往经验上来看,从业限制已经在多个领域铺开,比如网约车司机、学校教职工、家政系统等。托育机构作为泛教育领域内的一环,并且主要针对低龄儿童,对其要求只能更严,不能放松;治理只能更细密,不能粗枝大叶。 因此,如何发现前科,如何让大数据库全面而精准,就成了关键。一般人的前科备案,基本都在公检法系统,和其他领域并没有直接联通,单凭卫健委或者教育部门,其实很难获得相应的数据库,也难以进行高效的筛选、鉴别,这个时候,多部门合作,就显得很有必要。 日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就联合发布了《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工作暂行办法》,同时,教职员工入职前涉罪信息查询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办法》规定,各区县检察机关,应当指定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教职员工入职前的涉罪信息查询工作,并将工作人员名单报送至市人民检察院。 有了具体的实施单位、具体的实施人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黑名单制度才能真正“通电”,才能有将前科人员排除在外。但是,还有一些有前科人员,情节或许没那么严重,或者因私了解决从而没有引发讼诉,在检察机关没有相应备案。对于这些暗雷,公安、法院,甚至其他更多的相关职能部门,都可以介入,联手打造一个细密的、灵敏的、全覆盖的安全网络,把这些有前科的人,彻底挡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外。 当然,有了黑名单,并不等于万事大吉,还要有不打折扣的执行。比如这次,国家卫健委的文件拟规定,“托育机构监控报警系统确保24小时设防,婴幼儿生活和活动区域应当全覆盖。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期不少于90日,不得无故中断监控,不得随意更改、删除监控资料等。” 这些规定显然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比如,红黄蓝事件中的“硬盘”就很不争气;就在几天前,杭州启昆国际儿童教育中心一女童被诊断为“会阴撕裂”,但涉事教育中心的监控“刚好坏了”。对于这种情况,显然要有明确的处罚标准。 无论是学校还是机构,都该有保障监控和其他安保设备不坏掉的义务和能力。当“没有”或“坏了”发生时,无论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还是主观人为故意的,都应对相应的管理者追责。如此,才能震慑住那些以此为借口推脱责任、试图抹除真相的人。 总之,建立禁入黑名单制度,是保障幼儿教育机构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还需要完善与之相扣的配套措施。这是一项综合性、立体的、全方位的工程,期待更多的部门、更大的力量参与进来。
互联网时代,万物皆有成为风口的可能。然而,也不乏违规违法行为借壳上网。譬如近来火爆的移动端App“看新闻、刷视频赚取现金”,看似艳丽的画皮之下却是吃相难看、动机不纯的“收割流量”。 进入这些App后,用户仿佛进入了“连环套”。限时邀请规定数量好友、强制观看广告内容、暗中诱导进入第三方商业平台……这些或明或暗的坑,让“看新闻、刷视频赚取现金”成为看上去很美的承诺。 用户或许能借此赚上几十元、上百元,然而与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与App运营方获取的广告收益相比,堪称九牛一毛。相伴而来的过度索取应用权限,不仅加大用户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更显得这些App居心叵测。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从来不会“天上掉馅饼”等常识虽已深入人心,但依然有人愿意以身涉险,被小恩小惠诱惑上钩。这说明网络空间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并不比现实社会更轻松。手机用户特别是中老年用户,对名目繁多的手机权限无从辨别,对花样翻新的诱骗伎俩疏于防范,更容易被不良App所“围猎”。 互联网经济为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为资源高效合理调配提供新手段,但万物行之有常,以利而兴的App逃不过“利尽则散”的命运。坐拥全球最多用户的中国,固然是移动端App发展的乐土,可特色定位不清、核心用户不明的产品,即便依靠利诱短时间聚拢人气,最终还是会堕落为网络世界“牛皮癣小广告”,乃至制假售假的帮凶。 公众或许缺乏充分的自我意识、从业者或许难抑饮鸩止渴的冲动,这就更需要互联网信息监管部门及时发挥职责担当。作为现实社会的投影,网络世界并非法外之地。手机浏览记录、地理位置信息、用户个人习惯偏好等,都应纳入“数字人格权”的范围。在划定“数字人格”保护红线的同时,法律法规需要对App推广路径、发展方式有所界定,用白纸黑字为网络世界扎下一道健康发展的屏障。
“3.8元买100只垃圾袋,竟然还能包邮。”近日,北京消费者张女士在某电商平台的两家店铺均买到了低价包邮商品。她不禁好奇:散客寄个快递要10元左右,如此低价的商品,商家是如何做到包邮的?据调查,低价包邮商品在各大电商平台都很常见,特别是“9.9元包邮”已经成为一个消费者习以为常的词语。而类似疑问和担心,也在消费者中普遍存在。 这也难怪消费者费解。普通消费者寄个快递,一般收费都要10元,现在大量出现了“9.9元包邮”,给人的感觉,只是出了一个快递费,而“3.8元包邮”,更是连快递费都不够。虽然商家存在规模优势,快递费用相对低一些,但这个价格还是挑战了想象力。 有人认为,过度低价,一定有鬼。这种看法有些绝对——虽然有些蛇看起来像草绳,但也不是所有像草绳的都是蛇。“买的没有卖的精”,永远不要怀疑商家的智商。事实上,“9.9元包邮”背后依然有利可图,只不过图的是什么利,怎么图利的问题。这其中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赚流量”。网店运营,流量为王,没有流量一切都是浮云。作为一种引流手段,低价包邮具有成本优势。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讲的,相比刷单等违规行为,不如贴点钱搞促销。这也是线下商业屡试不爽的手段。 还有一种是“赚销量”。一种商品一旦上了规模之后,其赢利方式也就发生了变化。据业内人士解释,有低价的进货渠道,能够控制进货成本,跟快递公司进行长期合作,把快递成本控制在最低,如果这一切都做得够好,就能把成本控制下来,即便低价,也有利润。如果商品销量足够多,甚至成为爆款的话,利润就很可观。所以,不要一看到低价就怀疑一切,就认为一定有鬼。 由于受到“低价游”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似乎“谈低色变”,而那些有“低价情结”的消费者也被置于鄙视链的低端。其实,追求“物美价廉”可谓是人之常情,谁说价廉就一定有问题?旅游市场“低价游”的核心问题在于,低价格背后的低品质,这是市场供给端出现了问题。也正是因为看到了问题,并要防止出现问题,所以才要警惕“低价游”。 同样,“9.9元包邮”不一定有问题,不能简单给低价包邮贴上问题标签。对于一个市场来说,最需要做到的就是讲诚守信,也就是不管卖什么价格,不管打什么广告,都要保证产品的基本品质,都要做到名符其实。现在市场上一些低价包邮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危险,对此更应该让监管长出牙齿,按照规定严格处罚,保证市场秩序,保证消费者权益。 这正是需要提醒的——“9.9元包邮”不能步入“低价游”套路。对于消费者来说,追求价廉物美是可以的,而且互联网确实给商业带来了更多变化,让很多不可能成为可能,但也要知道,很多时候“便宜没好货”,不要轻信什么“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对于监管者,特别是对平台来说,更应该建立完善的机制,防止“低价游”向其他领域蔓延。 一是保证品质,二是名符其实,只要做到了这两点,“9.9元包邮”就没有任何问题。而真要做到了这两点,现在市场上大量出现的低价包邮可能就会消失了,这也正说明了监管的重要性。
要有效防范和打击这一类骗局,关键要加强对高考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让考生和家长普遍知晓高考考试和录取环节的规则与流程,知晓高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严肃性和国家打击“高考腐败”的铁腕举措,从而打消考生和家长走“特殊渠道”、搞“钱学交易”的侥幸心理。 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6月25日发布《高考谣言及防范提醒——录取版》,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能信“意外之喜”,不能信“高收费志愿填报指导专家”,不能信“钱学交易”和“特殊渠道”。三部门强调,教育部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已经多年,招生政策、录取结果都在阳光下主动接受监督,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信谣传谣,只要通过省级招办和招生高校指定渠道查询核验,“李鬼”必会露出马脚。 今年高考前夕,三部门发布《高考谣言及防范提醒——考试版》,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花钱可买高考试题和答案”“中介掌握内部大数据”“可花钱更改高考成绩”等谣言。三部门发布高考谣言及防范提醒报告,针对高考考试和录取两个重要环节,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详细的分析,向广大考生和家长揭示了多种“高考骗局”的行骗伎俩,证实社会上传言的所谓“特殊渠道”“内部名额”等都是骗子的话术,这对于维护高考考试和招生秩序,保障考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提升国家考试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不法分子针对高考编造的各种谣言,无论是涉及考试环节还是录取环节,大都是为了对考生和家长造成误导,最终是为了骗取他们的钱财。这些谣言及相应的骗局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工作相关环节不了解的“信息弱势”,设置“交信息费可提前查分”“交押金领取高考补助金”或“交入学占位费获得提前录取资格”等骗局。一些考生和家长相信这类骗局,主要是出于对教育考试部门的信任,他们的问题仅仅在于太过轻信,缺乏必要的警惕性,严格说来他们自身并无大错。 要有效防范和打击这一类骗局,一方面要加强对高考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让考生和家长普遍知晓高考考试和录取环节的规则与流程,一眼识破“交押金领取高考补助金”之类谣言。另一方面,这类行骗案件中,几乎每个考生都出现了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不法分子正是通过非法获取的考生个人信息,取得了考生或家长的信任而行骗。有关部门查办这类案件,应当从考生信息泄露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深挖学校、教育部门和考试部门中可能存在的“内鬼”,彻底清除“内鬼”,斩断非法交易考生信息的“黑手”,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严打这一类“高考骗局”。 另一种高考谣言及相应的骗局,是利用一些考生和家长“病急乱投医”的急切心情,利用他们对高考工作的误解误读而形成的“不走大门走后门”侥幸心理,精心设置“花钱买高考试题和答案”“花钱改成绩”“特殊渠道上大学”等骗局。一些考生和家长相信这类骗局,主要是出于对所谓“钱学交易”“特殊渠道”的信任,也就是对有关高考非法操作和腐败交易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本身是十分错误的认识,因此严格说来,这类骗局中上当受骗的考生和家长,自身也存在一定的过失和过错。 要有效防范和打击这一类骗局,关键也是要加强对高考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让考生和家长普遍知晓高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严肃性,知晓国家打击“高考腐败”的坚定决心与铁腕举措,从而打消考生和家长走“特殊渠道”、搞“钱学交易”的侥幸心理。有关方面公布考生和家长企图花钱改高考成绩、走“特殊渠道”上大学而被骗的案例,不但要公布骗子被依法查处受到法律追究的情况,也要向考生和家长发出警示,花钱改成绩、买“大学内部名额”虽然最终受骗,但也面临着不小的法律风险,有时甚至涉及行贿犯罪,因此是一个万不可行的最劣选择。 对形形色色的“高考骗局”,应当有更进一步全面深入的解析,才能对广大考生和家长起到足够的提醒警示作用。
所谓能帮助近视患儿恢复视力的高科技产品基本上是骗人的。针灸按摩“降度镜”宣称治近视,打着“高科技”旗号推销治眼神器,眼镜店开“瞎处方”违规兜售保健品……记者调查发现,儿童近视治疗市场乱象丛生,近视“治愈系”骗局多,亟待加强整治力度。 高科技眼罩、针灸按摩纯属“大忽悠” 只要在近视患儿眼睛周围涂一层厚厚的药膏,戴上“降度镜”半小时,即可轻松治愈近视……湖南省人民医院眼视光医学中心王华教授遇到过很多陷入这种骗局的家长。他说,有商家声称“高科技眼罩”配合独家中药秘方可治愈近视,有的孩子涂了半个月,视力没有改善,反而眼睛周围皮肤红肿、瘙痒,到医院检查发现患上了过敏性皮炎。 “所谓能帮助近视患儿恢复视力的高科技产品基本上是骗人的,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治愈青少年近视,近视是不可逆转的。”王华教授说。 记者发现,还有家长迷恋网购所谓的“针灸按摩眼罩”,认为物理疗法是安全无害的“绿色疗法”。一位家长说,商家声称500度的近视戴上一个月可以恢复,就买来给孩子佩戴,孩子戴后说是眼睛像被针扎一样难受。 针对针灸按摩产品治疗近视的说法,专家直言“不靠谱”。针灸按摩能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视觉疲劳,但也仅限于缓解睫状肌过度紧张引起的假性近视,无法降低近视度数或治愈真性近视。 王华教授提醒,所谓能治疗近视的高科技眼镜,不过是商家自我炒作。一旦孩子诊断为近视,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科学的办法控制或延缓近视发展,避免将来发生高度近视,降低眼底病发病风险,而不是轻信宣称能够“治愈”近视的机构和方法。 眼镜店为推销保健品胡乱开“处方” 违规销售保健品,越俎代庖开“处方”……记者在湖南、四川、甘肃等地调查发现,很多眼镜店没有专业的视光师,给近视患儿验光配镜的就是销售人员,有的眼镜店销售人员在配镜单上堂而皇之写着“处方”字样,诱导消费者购买“处方”上的保健品。 近日,记者参与了成都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集中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发现了眼镜店违规经营的“猫腻”。执法人员现场查处发现,位于成都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的“大光明眼镜店”无食品许可证,却公开售卖“蓝莓叶黄素酯片”“叶黄素酯软糖”等视力保健品,销售人员还给近视患儿开“处方”,违规推销保健品。 “眼镜店不具备从事医疗诊治的资格,不能出具处方,声称可以矫正儿童视力的眼镜店均涉嫌虚假宣传。还有眼镜店售卖智能镜片,声称缓解眼疲劳,帮助患儿矫正视力,这纯属夸大宣传。”执法人员说。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主管验光师王阳说,市场上治疗近视的产品五花八门,一些商家宣称服用保健品几个疗程就能见效,这缺少科学依据,涉嫌虚假宣传。 孩子不能成近视矫正产品试验的“小白鼠”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通知要求,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 专家指出,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领域乱象频发,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突出。暑假来临,需要警惕近视治愈骗局卷土重来。 王华教授建议,应鼓励医院建立专业眼视光科室,加大健康科普,引导家长和青少年到正规医院进行眼视光的科学查验,遵从医嘱科学矫正近视。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伴随着炎炎夏日而来,许多毕业生们终于要走出校园,迈向求职之路。许多不法分子正是盯上了这些初出茅庐的青涩面孔,伸出他们的罪恶之手。为此,广州市黄埔区检察院检察官特送上求职防骗指南一份,避免大家跌落求职陷阱。 案例一 小李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了找工作投了几十份简历,但回音杳杳,工作机会要么工资太低,要么面试不过。当小李一筹莫展时,在某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则招聘销售业务代表的工作,薪酬高、门槛低,工作内容只是通过电话联系客户进行销售,销售业绩和提成挂钩,提成收入还不菲。小李很快就联系该公司并上岗。 当小李入职后,很快就发现这是一家号称帮助客户办理信用卡的公司,而这个公司根本没有办理信用卡的资质,通过电话说服客户办卡后,再以收取手续费、工本费等费用为名,骗取客户转账。但小李为了高收入回报,仍然继续在该公司承担起了“销售代表”的工作,并介绍了自己的同学加入公司共同实施诈骗行为。 几个月后,小李所在公司被公安机关查获,小李等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归案。 检察官提醒: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找工作时遇到低门槛、高收入的用人单位,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分辨公司业务是否合法,发现不对劲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或家人朋友求助,及时脱离。 案例二 小杨是一名在网约车公司工作的司机,由于长期酗赌,欠下不少高利贷,于是产生了诈骗他人用于还债的想法。小杨先是在朋友中散播自己可以帮助朋友入职网约车公司工作的言论,让人产生其有“后台”的错觉。当有事主上钩后,其便冒充公司领导加事主的微信,以收取押金、网约车经营证费用等名目,骗取事主向其转账。后将所得全部用于自己挥霍。小杨以此方法骗得了十余名希望能入职网约车公司的求职人员,诈骗金额合计高达三十余万。 检察官提醒:求职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不要盲目听信他人的所谓“找关系”、“走后门”,这往往是犯罪分子骗取钱财的手段。凭借自己的真本事,通过正当渠道谋求的职业才做得最踏实。 案例三 小金和小冯在求职时发现了一则招聘信息没有列明具体工作内容,只是声称底薪提成高,每月提供全国各地学习培训机会,要求口齿伶俐、表达能力强即可。小金和小冯感到很动心,便找到这家公司,入职手续无笔试无面试,只要交纳“创业基金”999元和填表即可。小金和小冯虽然心里觉得不妥,但仍然对那么容易找到工作感到开心。 入职后,小金和小冯便被公司的“工作人员”控制了起来,集中在一间又旧又小的出租屋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则是如何拉拢更多的人加入公司。接受培训的人员不得随意离开,手机统一上交,不得与外界联系。小金和小冯这才意识到被骗入了传销组织。 检察官提醒:传销分子往往会利用毕业生社会经验尚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以高薪诱惑大学毕业生加入传销组织。一旦被骗加入则很难脱身,可能还会逐步被洗脑沦为传销分子的犯罪工具。一定要注意辨别核实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以免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