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腿脚不好不方便取药,他帮忙配好药一起送上门;老人生活无法自理,他一点不嫌弃,帮忙擦身换衣做护理;老人临终之际,他毫无顾忌地做人工呼吸,只为延续生命……他,就是静安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严正。 严正,上海市首批家庭病床医生,在彭浦镇走街串巷穿梭了26多年,累计上门服务4.9万余人次,建立家庭病床1337张,让患病老人在家中就能得到悉心照顾。在严正的细心照顾下,许多老人不仅缓解了身上的病痛,更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 从医多年,严正细致贴心的服务收获了无数居民的信任和喜爱,他与社区居民间早已结下了亲如家人般的深厚情谊。办婚礼时,他特意选了一个偏远的小酒店,结果很多老人不请自来,坐了满满一桌;93岁的万老太抱上了曾外孙,特意嘱咐给严正塞上喜蛋;徐阿姨家逢年过节准备的吃食,都给严正留上一份…… 居民们还亲切地称呼他为“钥匙医生”,那是1999年,家住万荣小区的郁阿姨为了方便严正上门就诊,将自家的钥匙交给他。随着时间的积累,严正保管的钥匙越来越多,1把、10把、20把、30把……“钥匙医生”的美名就这样不胫而走。 为民奔走 婚礼现场老人自发前往恭贺 从医多年来,严正先后收到过58把钥匙,历时最久的一把,已经18年,其中的51把钥匙的复刻品被永久收藏于国家博物馆。这些钥匙承载着群众对他的真挚信任,凝结着他从医二十余载收获的无价褒奖。 面对这样的美名,严正却显得不太在意,他在乎的是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帮助他们减轻病痛。 26年间,无论日晒雨淋,严正每天都背着医疗箱,骑着车,坚持上门为社区居民看诊。他的身影遍及彭浦镇的每一个小区,只要病人需要他,他从不缺席。他会在半夜时分来到需要他的病患床前,握着老人的手,轻言细语给予安慰;他会在狂风暴雨天坚守和社区居民的约定,不顾自身安危,只为不中断治疗;他总是自己掏钱为贫困居民付费买药,但从来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他总是在居民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在他们身边。 急人所急 扭伤了脚仍坚持拄拐杖爬楼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加之冬春交替正是慢性病的高发期,许多家庭病床患者的日常医疗成了一大难题。徐阿姨和丁伯伯家就是其中一例。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生活节奏。眼看着瞧不上病,老两口心急如焚。 疫情防控大于天,但群众的呼声也不能忽视。严正立即请示上级部门,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背着大医疗箱,骑着电动车前往患者家中。 进入患者家前,他先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手套、防护帽等,做好手、鞋等消毒;结束诊疗后,再把防护服脱下来,放入随身携带的废弃袋中。为了减少老人出门的次数,降低被感染的风险,严正又回医院把药配好,再送上门。 除担任家庭医生之外,严正每周还安排了一天的门诊。由于名声在外,慕名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减少病患等待的时间,他开设了分时段预约,一些没挂上号的病人找到他,他也挤出时间接诊,经常12个小时连轴转,中午饭都来不及吃 苦专医术 成立团队倾囊相授多年经验 和综合性医院要求医生专精不同,社区医生则需要广而全。很多病人有个误区,认为社区医生只能看看小病。 为给居民提供最有效的医疗服务,严正常年保持学习钻研的状态,闲暇时间都用来反复研究病例、阅读医学书籍。老年人是慢性病高发人群,严正经手的病人很多有类似的病症,但他用多一份细致,多留点心眼,让一些大病早发现、早治疗。 九十多岁的梅老先生因间歇性尿血在几家大医院就诊,却查不出病因。作为家庭医生的严正一直关注着老先生的症状,经过反复查看病史后,严正怀疑他患了胰头癌,立刻建议家属送医复查。果然,后来的手术证实了严正的想法。经过治疗,老先生生命得到了延长,生活质量有了提高。 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这些年,严正凭借精湛的医术和细致入微的洞察力,为很多病人找准了真正病因,没有耽误最佳治疗时间。严正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医学素养换来了居民们的有口皆碑。 一枝独秀不是春。为了帮助其他家庭医生更好地开展工作,严正成立了创新工作室,组建起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临床护士和信息技术人员构成的服务团队。他总结了数十年来的服务经验,整理出简便易学的“五心工作法”倾囊相授给后辈们。 如今,穿梭在彭浦镇的大街小巷,居民们看到严正总是亲切地拉着他说家长里短,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家屋里厢人”。
诚信,既是自己与他人的一份契约,更是自己与良心的一个约定。 这段日子,34岁的江苏如皋小伙陈伟“火”了。3年前,他在南京开了家水果店,依靠薄利多销吸引了周边大量消费者,并发展了500多名充值客户。不料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勉力支撑了一年多,不得不关门歇业。此时,他还欠着几百个充值客户的钱。为了对得起消费者当初的信任,陈伟在老家打了三份工,每月去一趟南京,把赚到的钱还给顾客,临近春节,陈伟终于还清了所有欠款。“信义小哥”陈伟获得了媒体和网民的一致好评,当地政府更将他评为“如皋好人”并予以奖励。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陈伟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是理所应当的。做生意亏了本、欠了债,是老实还债,还是跑路躲债?检验着个人诚信。现实中,健身房跑路,消费卡作废;美容美发店撤场,预存的钱打水漂;教育机构闭店,家长交的课程费无处索要……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受到舆论的强烈谴责。相比之下,陈伟坚持把钱还清,则给社会树立了诚信的榜样。“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展现的是一位平凡人的高尚道德操守。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千百年来,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广为流传,“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对诚信的执着与坚守,已深深熔铸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扎牢制度的笼子,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今天,在我们身边就有无数个诚信榜样。“诚信奶奶”陈金英,面对2077万元的债务,10年间一边摆摊,一边加工羽绒服,90岁时还清了全部欠款;在景区经营照相摊的肖本琦面对被邮局退回的30多张照片,父子接力,30多年践行诚信之约,坚持不懈地寻找那些照片的主人……一件件感人的事迹,生动展现了中国人以诚立身、守信践诺的精神风貌,不断激发出向上向善的力量,有效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个人行为准则,更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对企业而言,诚信是无形资产,靠信誉打造品牌才能赢得百姓信赖。同仁堂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原则,以诚信铸造金字招牌,成就了百年老店常青不衰的辉煌。反观当下,一些曾经风光无限、拥有超高流量和粉丝的网络主播却因为诚信失守,一夜之间声誉扫地、形象坍塌。可见,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不管环境如何变迁,诚信永远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市场主体只有坚守诚信品质,遵法履约,才能在抗击市场风浪中把正航向、行稳致远。 “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诚信,既是自己与他人的一份契约,更是自己与良心的一个约定。遵从良知,捍卫约定,以诚信为底立足社会,我们必能蓄积释放出诚信的人格光芒,温暖他人,也照亮自己的人生。
向好人致敬,与榜样同行。经各地各单位推荐、网友点赞评议、评议会综合审议,近日,省文明办在“冀云·河北省道德领域先进典型网上发布厅”发布2021年12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姜银娥等25人入选。 本次网上发布活动通过播放个人事迹视频、主题节目等形式对25名“时代新人·河北好人”进行集中发布展示。上榜的“河北好人”中,有冲锋在前筑牢安全屏障,当好冬奥核心区“守城人”的基层民警;有路遇惨重车祸,开展生死营救的白衣天使;有带着婆婆改嫁,同时伺候三个妈的好儿媳……网友盛赞:这些身边好人在平凡工作生活中,生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据了解,自2016年8月以来,河北省已有2027人入选“河北好人榜”。 2021年12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榜单(排名不分先后) 敬业奉献:姜银娥(石家庄市)、陈广明(承德市)、王将(张家口市)、贺宇(张家口市)、刘利(唐山市)、曹军婧(廊坊市)、刘文华(廊坊市)、张威(保定市)、齐文进(沧州市)、孙仁中(衡水市)、李鹏飞(雄安新区)、刘姝晨(雄安新区) 助人为乐:宋桂华(承德市)、池永宏(张家口市)、贾玉平(保定市)、姚凤香(邢台市) 见义勇为:关晓明(石家庄市)、姜淼(秦皇岛市)、赵俪蔓(唐山市)、肖永魁(唐山市) 诚实守信:李朝松(邯郸市) 孝老爱亲:刘杰(保定市)、刘小彦(沧州市)、李明敬(邢台市)、田海涛(雄安新区)
“这三千六百块钱,是我们老两口刚取的退休工资!要是找不到,真不知道怎么办了,当时我头都懵了,真的非常感谢你们,感谢冯先啟、李想和徐书玺三位104路驾驶员!”1月18日,在泌阳县公交公司办公室,郝先生老两口拿着一面锦旗激动地说。 1月17日,2022年春运第一天,郝先生老两口在银行提取两人退休工资3600元现金后,乘坐泌阳县104路公交车回家。上车后就把钱包放在座位上,到站后把钱包忘得无影无踪,等到快到家时才想起来钱包忘在了公交车上,急得团团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老两口急忙返回公交站点,这时公交站点又驶过来一辆104路公交车,他们向公交司机挥手询问,车长李想把车停放在安全位置后,和后面车长徐书玺一起帮忙,通过咨询公司调度室和在微信工作群内询问等方法,终于在车长冯先啟的公交车上找到了掉落的钱包,并且已经妥善存放好。前后历经几个小时,郝先生老两口终于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钱包及钱包里的3600元现金,钱包失而复得,老两口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郝先生说:“你们公交公司的几位车长,在帮我们找钱包的时候,比我们还要着急,对公交车长乐于助人和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我们一定要表扬的,这些钱要是找不到我们今年春节都过不好呀。” 拾金不昧是一种美德,它体现了良好的社会风尚,更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小举动传递大能量!让我们为泌阳县公交车长点赞!希望更多的人将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传递下去。
1月10日下午,天河区城市管理第三保洁所八班的环卫工人方财正在大观北路岭南学校段保洁时,看到路边有一麻袋,打开一看,里面竟有数件快递。方财心想,失主可能是一名快递小哥,丢了件一定很着急。他迅速联系当值班长,但如何找到失主呢?包裹上只有收件人电话和快递公司名称,方财与同事灵机一动,通过给快递公司客服打电话,查询到了这些负责派送这些包裹的快递员。这名快递员接到方财的电话后,才发现快递车上的包裹没了影。约半小时后,他们碰面,值班班长核对无误后将包裹及时转交给了快递员。面对失而复得的快递包裹,这名粗心的快递小哥喜笑颜开,激动地说:“环卫工人寒风中想办法联系我这个粗心失主,我真是很感动,很感谢!” 类似的拾金不昧在这个保洁所常有发生。1月5日晚,天河区城市管理第三保洁所十一班环卫工人綦宏巡回保洁时,于天坤二路路中捡到一手提包,内有手机、钱包,他便立即上报。约十分钟后,两位自称手提包失主原路返回寻找认领,綦宏核对手提包信息无误后,将提包及时还给了失主。失主母女连连称赞:“包里手机信息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为你们拾金不昧的精神点赞,现在环卫工人的品德真高尚!” 据天河区城管部门介绍,2022年以来,在天河区城市管理第三保洁所已经发生了7宗好人好事:共捡到手机10部,钱包1个,1个文件袋。而在2021开始统计至今,该保洁所共发生好人好事90宗,其中捡到大件包裹3个,手机53台,临时救火3次,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31次。平均计算,在2021年,该保洁所平均4天就发生一宗好人好事。“在平凡的岗位,环卫工人们坚守了诚信本色,在平凡岗位上持续传递着助人为乐的文明城市正能量。”该环卫所有关负责人介绍。
1月12日中午,雾散云开,阳光温温柔柔地洒在益阳市赫山区会龙山街道南站社区大米厂小区。 “‘房叔’,又拿着钥匙去哪呀?” “4栋5楼不是有套房子还没租出去嘛,我去开开窗户透透气。” “房叔”不姓房,姓熊,叫熊建国,今年64岁,是大米厂小区党支部书记,因掌管着小区里百来户人家的钥匙而得名。 “房叔”也不富,和小区里其他居民一样,在2004年大米厂改制后,也成了下岗工人,却义务当起了小区居民的“私人管家”,代修、代看、代租离家打工居民的房子。这一管,就是18年,自己掏钱帮人维修水管、更换电线少说也有上万元。 2021年,他荣获“湖南好人”等荣誉。 离家打工者交来第一串钥匙 2004年冬天,快过年的时候,小区居民钟伟年提着行李、带着家人皱着眉头往外走,被熊建国一把拉住:“你这是去哪呢?” “我下岗后带着屋里人去广东打工。这次回家过年,一看屋子里一层灰,被子也发了霉,只能去住宾馆。只怕一两个月工资都要交给宾馆了。”钟伟年直摇头。 “你要是信得过我,以后把钥匙给我。我给你开窗通风、翻晒衣被、打扫卫生,保管你们回家过年不用住宾馆。”熊建国热心地说。钟伟年当即把自家一串备用钥匙,交到了熊建国手里。 小区里住的都是大米厂的下岗职工,托付钥匙这事很快传开来。又有居民揣着自家钥匙上门:“我也能把钥匙托您保管吗?我们出去打工,干的都是力气活,挣不到什么钱,能省几块是几块。” 熊建国一口答应,并放出话来:“来多少,管多少!” 最多的时候,熊建国手里有100多户人家的钥匙。每当刮风下雨,他就拎着一大串钥匙出门,逐一检查窗户是否关严实、墙面屋顶是否漏水。整个小区6栋楼,最高的有7层,100多户全部跑下来,还蛮累的。熊建国却说,这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在家里谋得了福利——妻子熊粤华心疼他经常帮别人家开关窗、晒衣被、搞卫生太辛苦,自家的家务活硬是不要他沾一点手。 守得好房门,打得开心门 10多年下来,熊建国代管的100多户人家,没有发生过一起失窃事故,没有因电线老化起过火,也没有因水管渗漏与楼下邻居扯过“麻纱”。 随着接收的钥匙越来越多,熊建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既能管好房子,又能发挥房子的价值?他想到了出租。 倡议一出,大伙纷纷响应。于是,熊建国又揽过“代租”的活:带人看房、清点物品、代收租金押金等。很快,房子租出去30多套。 “‘房叔’守得好房门,也打得开心门。”南站社区党委委员汤贝说了这样一件往事:小区第七栋因历史原因改为商住楼,无物业公司、无管理人员,也早已不归大米厂小区管。近些年,因屋顶渗漏、下水道堵塞,整栋楼“过不得身、闻不得鼻”,28户居民相互埋怨。2021年,熊建国与社区干部一起上门做工作,组织28户居民坐下来商议3次,终于讨论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每户出300元用来维修。“实在拿不出钱的,我老熊负责。”熊建国的话,打开了大伙的心门,这一积弊3年之久的难题在2天内得到解决。 “我们都服他,他喊我们搞卫生,喊我们下来扫雪,大伙立马下来,没有二话!”第七栋的居民罗红英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讲述先进典型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感人故事,推动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向社会发布了2021年“诚信之星”。 此次发布的10个“诚信之星”(2个集体和8名个人)分别是: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新疆旺源生物科技集团,天津市北辰区瑞景街道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长严正、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职工李爱云、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麻埠镇齐山村海岛卫生站医生余家军、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委老干部局退休职工谢立亭、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椅城社区居民袁玉兰、中国邮政集团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分公司泸水市称杆乡邮政所所长桑南才、西藏自治区林芝润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宇。 今年“诚信之星”发布主要通过电视专题片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他们都来自基层一线,有的践行根本宗旨、矢志为民服务,办了大量实事好事;有的牢记初心使命、恪守职业道德,成为群众生命健康的“守护神”;有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用一生践行守护革命烈士的朴素誓言;有的秉承诚信理念、主动奉献社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铸就企业信用品牌。他们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集中彰显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铮铮誓言,生动展现了以诚立身、守信践诺的人生信条,是诚实守信价值理念的坚定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为10个“诚信之星”颁发证书和奖杯。“诚信之星”发布特别节目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1月16日21时30分首播,相关融媒体作品《致敬“诚信之星”》《诚信之光》近期也将持续推送。
【人物事迹】 王先文,45岁,江西人,厦门海峡出租车公司员工。2021年11月份,王先文在车上捡到乘客的45万元巨款及时归还给失主。 王先文是一名有着23年工作经验的老的哥了,他工作勤恳,为人忠厚善良,多次捡到乘客失物后原物归还。 在同事眼中,王先文工作勤恳,为人忠厚善良。海峡出租车公司二车队队长陈国辉说,除了拾金不昧,王先文还曾及时发现一名欲轻生女子,参与救援。从业以来,王先文连续多年获得“优秀驾驶员”称号。 还巨款 装现金的包遗落车上 他掉转车头送回 2021年11月9日傍晚,王先文从机场接到一名客人,要前往翔安天马微公司附近。客人扫码下车后,很快又打来电话,称自己的包落在了车上,语气非常着急。边接电话,王先文边开始寻找,很快在驾驶座后方找到一个包。打开包一看,里面装满了现金! 王先文合上了包,马上掉转车头,告知失主在原地等待,这就给他送过去。很快,装着45万元现金的包完璧归赵。事后,记者了解到这位乘客当日带着45万元现金,从东北乘飞机到厦门,准备签一个很重要的合同,除了现金,包里还有一些重要证件。 捡手机 送完包又捡到手机 二话不说送还 王先文说,自己第一次捡到如此多的现金,被问及当时的感受时,王先文说:“别人丢了东西肯定着急,而且还那么多钱,得赶紧给人送回去。”王先文说,虽然开出租车辛苦,赚得也不多,“但咱们做事不能昧了良心,不是自己的,一分都不多拿!” 上述事件后,王先文还捡到一部手机。去年11月10日凌晨,他在湖滨北路载了一男一女两名乘客,乘客刚下车不久,王先文就听到后座传来手机响声。接起电话后,是刚下车的女乘客落下的,王先文把车上客人送到目的地后,再掉转回去送手机。 救女子 除了拾金不昧 他还救过人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凌晨2点多,王先文在江头附近一小区门口等客人,一名年轻女子哭哭啼啼地拉开了车门,上车后说要去椰风寨海边。一路上,女子一会儿哭,一会儿又打电话,情绪非常低落,王先文觉得不对劲,等女子下了车,他停好车,悄悄跟在其后面观察。 当时,女子径直向海边走去,王先文感觉不妙,一边打电话报警,一边小跑跟了上去。没想到,女子突然奔跑起来冲向海里,王先文边大喊“救命”边追上去,正在海边游泳的市民听到呼救声,马上围了过来,大家一起把女子拉回到岸边,直至民警赶来,王先文才悄悄离开。 【记者手记】 用实际行动守护人间真诚与热情 当王先文看到45万元遗落在车上时,第一个念头就是给人赶紧送回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了一份人间真诚和热情。 王先文的文化程度虽不高,但自己却活得明白。“不是我的,一分都不会多拿。”采访过程中,王先文说出的这句朴实的话,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鲜活范本,也正是千千万万个像王先文一样的人撑起了文明社会的脊梁。
“太感谢了,里面都是特别重要的东西。”1月11日上午11时许,暖心的一幕在高台县安信汽车运输公司办公室上演,失主王莉接过失而复得的手提袋时,连声道谢。 原来,当天上午8时左右,安信公交公司驾驶员周纱纱驾驶公交车行驶到解放北路影剧院路段时,看到前方骑电摩的女士不慎将自己放在踏板上的手提包掉落在马路上。周纱纱见状立即将车停靠到公交站点,下车大声呼喊丢包的女士。“等我把车停稳,下车喊她时,她已经离我比较远了,可能没有听见,就走了。”由于周纱纱当时还要执行驾驶任务,也就没有停留,等到工作结束,她第一时间将手提包交到了公司办公室。 办公室工作人员打开包后,里面装有身份证、摩托车驾驶证、数张银行卡、工作笔记本等物品,最终通过工作笔记本上的单位及姓名信息联系到了失主。“正好办公室的同事认识失主的同事,就给她公司打了电话。”周纱纱说道。 经核对信息无误后,包完好无损的交还给了失主。“路上这么多人,要不是碰见细心的周师傅,我真的担心找不回来了,真心感谢司机师傅!”失主王莉感动得说道。 失物归还后,周纱纱便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当同事们聊起这一善举时,她腼腆地说:“这没什么特别之处,我身边的同事,很多人也都是这样做的,换做其他人,我觉得也会这样做。” 公交作为城市的窗口,一线驾驶员的一举一动更能直观反映出城市的文明程度,为我们周纱纱师傅点赞!也希望更多的驾驶员师傅能通过一点一滴的文明行为,为文明城市创建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