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春市民钟女士带着一面印有“拾金不昧服务态度好 品德高尚办事效率高”的锦旗来到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宜阳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向交警傅杰和邱欣表示感谢。 事发7月6日19时33分许,钟女士报警称:她在泸州北路紫金名门地下室出口路段,驾驶小车与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电动车驾驶员被120急救车送去了医院。事故处理中队民警傅杰接到报警后,立即带领同事邱欣到达现场进行处置,按照事故处理流程,需扣留双方车辆。虽然傅杰已经提醒车主钟女士将车上的贵重物品和证件拿走,但钟女士因着急去医院看伤者,将一条价值2万元的铂金项链遗落在车内。还好傅杰和同事检查了车辆,在扶手箱处发现了这条项链,随后交还给钟女士。7月8日,傅杰了解到电动车伤者系轻微伤,且双方对事故责任无异议,于是出具简易事故认定书,处理完了该事故。 拾金不昧,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让钟女士觉得这两名交警真是好样的。于是上门给傅杰和邱欣送来锦旗,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平凡的生活里,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感动。7月3日下午,宿迁市泗洪县市民庄女士将一面印有“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八个烫金大字的锦旗送到了国网泗洪县供电公司。“非常感谢你,要不是你捡到我这4万多块钱,我真的要难过死了。”庄女士和丈夫双手将锦旗送给张举,激动地说。 事情还要从前一天说起,庄女士夫妻俩在该县银河商贸城经营一家文体批发店铺,当天下午在城区一家酒店开完订货会,收了七万多元的货款。庄女士随手就把包放在电动车的车篮里,骑车回店里。“因为下雨嘛,我有点着急,骑车的速度也快,快到店门口的时候,钱袋子掉了,我也不知道。到了店里,又遇到熟人就一直在说事。”庄女士回忆说。 捡到庄女士手提包的是国网泗洪县供电公司综服分公司的后勤人员张举,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当天,他带着女儿去银河商贸城购买防水手机套,在该商贸城东门入口的路上看到了地上遗落的包。“就像小学生提的书包,我就让女儿提一下看有没有东西,她说有,我就拎起来看一下,感觉还蛮重的,然后打开一看,全是钱,我就立马掏出手机报警了。”张举说。除了大量现金外,包里还有收据、私章、支付扫码枪等物品。 报警后,张举和女儿在雨中原地等待。其间,他还和六岁半的女儿讨论起这一大包的现金,“我说,‘闺女,这么多钱怎么办,我们能不能不报警啊?’闺女说,‘不行,老师教的,说捡到一分钱都要交给警察叔叔的。’我说,‘闺女不错,我们做的这件事是拾金不昧。’闺女很开心的!” 民警根据相关信息,联系到了庄女士。接到民警电话,她还不明所以,以为是诈骗电话。于是,她又和订货会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得知七万多元钱当时的确被工作人员分成两个包装的,她这才恍然大悟,丢的那个包里有四万零两百元。 “失而复得,我肯定高兴。但我更高兴的是这个孩子的善举,我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所激动。为供电公司点赞,为张举点赞。”现场,庄女士激动地说。 “我觉得这是一个举手之劳的事情,公司的好人文化氛围很浓厚,经常发生乐于助人的善举,我也被感染到了。我也想给孩子做一个言传身教的好榜样。”张举笑着说。 面对巨额现金,张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拾金不昧、言传身教。的确是个帅小伙,这个帅,不仅仅是外貌上的帅,更是品格上的帅!
郝新凤今年41岁,个头挺拔,双眼有神,常常微笑示人,古交市桃源街道马兰滩的居民遇到她都会笑着招呼一声“新凤”。从2017年在古交市开始做沙棘膏以来,郝新凤主打一个货真价实,物美价廉。于是,她经营的“那山脚下”成为当地人们心中的放心产品,郝新凤也因诚实守信经营,光荣上榜“太原好人”。 2007年大学毕业后,郝新凤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列车。在朋友的介绍下,郝新凤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然而每日往返5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却让她苦不堪言。走进婚姻,孩子的到来,让郝新凤更加期待生活的改变。2016年,在与丈夫合计之后,郝新凤回到古交市开始创业。但是,做什么?怎么做?又让她挠头不已。 一个夏日的午后,母亲拿出自酿的沙棘汁给郝新凤喝。品尝着自己儿时喜欢的味道,郝新凤内心十分恬静。她决定,做无添加的沙棘膏就是自己的创业方向。 郝新凤认真查阅了关于沙棘和沙棘膏的很多资料,并辗转多人联系了食品专家,认真学习了食品制作流程。此后,她带领全家人上山剪沙棘、挑沙棘,回来熬制、晾干、装瓶。同时,她在淘宝上开通账号,包装销售。第一次交易,竟然一下子卖出去60瓶。对于郝新凤的产品,对方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为她做好产品注入了强心剂。 在此基础上,郝新凤自建了熬膏车间与冷库,注册了“那山脚下”沙棘膏品牌,并进一步完善生产和销售资质。而伴随着产品质量过硬,以及郝新凤的网络推广,通过朋友圈、社交圈、实体店购买她产品的客户越来越过,“那山脚下”沙棘膏也渐渐走进了北京、上海、江浙、广东等地区,成为了一些人士餐桌上的必备食品。 8年商业经营路,郝新凤一直坚守“健康就要无添加”,在选材上严格把关,工序繁琐不敢消减。郝新凤说:“物质对于每个人来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我会坚持我的原则——诚信经商,坚守道德底线——诚实做人,在‘小买卖’里坚守‘大诚信’。”
近日,一则温暖人心的事迹在我们身边发生,胶州市阜安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队员王龙在水寨巡查时,捡到一台苹果手机,经过电话沟通,最终找到失主,并将手机归还失主。手机失而复得,失主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手机有大量个人资料,丢了很麻烦,失主对中队队员拾金不昧的精神非常感激。 为了表达对这位综合执法队员的感激之情,失主特意制作了一面写着“拾金不昧,人民公仆”的锦旗送到中队,在赠送锦旗的现场,失主激动地表示:“非常感谢这位队员,他的行为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正能量”。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位综合执法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职业素养,他的善举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高尚品质,也为整个综合执法队伍树立了良好形象。让我们为这位综合执法队员点赞,同时也希望这样的正能量能够不断传播,让我们的城市充满更多地爱与温暖。
在当今社会中,诚信与善良的力量显得尤为珍贵。德阳外国语学校宿管部安全组长陈兴蓉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用实际行动传递诚信与善良,温暖人心的楷模。近日,她的一次拾金不昧行为,更是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悉,2024年5月31日,陈兴蓉老师在途经旌阳区中医院外大道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被遗失的钱包。钱包内装有现金1300多元,以及失主的身份证、社保卡、银行卡等重要物品。面对这一意外的发现,陈老师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将钱包送到了附近的德阳市旌阳区公安分局,希望民警能够尽快找到失主,将钱包物归原主。 民警对陈老师的善举表示高度赞扬,并经过努力成功联系上了失主。当失主从民警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钱包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对陈老师的诚信和善良表示由衷的感激。然而,面对失主的感谢,陈老师却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表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在日常生活中,她经常主动对学生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在一次学生突发疾病的紧急情况下,她毫不犹豫地跪在学生床上,一手抱着学生,一手掐住学生的人中穴,直到急救医生赶到。她的关爱和付出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家长们对她充满了信任和敬意。 在工作上,陈兴蓉老师同样是一位敬业的优秀员工。她团结同事,认真负责、踏实肯干,无论做什么事都力求做到最好。她的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多才多艺、热爱生活,为校园生活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色彩。 陈兴蓉老师的善举和敬业精神,不仅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赞誉,更传递出了一种诚信和善良的力量。她的行为让我们看到,在这个社会中,诚信和善良永远是人们最宝贵的品质。让我们每个人都用诚信和善良温暖人心,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5月11日下午,济源城区秩序井然,却因一件拾金不昧的好事再次增亮城市的文明底色。 当天15时左右,济源市城市环卫公司沁园清扫部门职工杨改应像往常一样,在济源大道篮球城附近清扫路面时,捡到一个不太起眼的手提袋,本以为是个被人丢弃的手提袋,没想到一拎竟沉甸甸的。意识到里面可能有贵重物品,杨改应打开查看,发现里面竟有5沓百元现金,估测每沓为一万元,还有其他物品。 “看到现金,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么多钱,失主肯定很着急,而且肯定是急需用钱,不然不会一下子取这么多现金。”杨改应说。 不容多想,杨改应立即打电话将此事告知部门领导,而她则收好手提袋在原地等候失主。5分钟、10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仍不见失主。她就把现金和其他物品上交总公司。庆幸的是,经过辨认,失主苗先生被找到了。 原来,苗先生是一名退休干部职工,在市老年体工委工作。丢失财物一个小时后,他才发现装钱的手提袋不见了,十分焦急。 “手提袋里装的是我们老年健身协会去鹤壁、新乡、平顶山等地参加比赛的活动经费,还有公章、票据,本来准备出发去鹤壁,这要是丢了可怎么办才好。”苗先生说。 正当苗先生不知所措时,市城市环卫公司主动联系到他,给了他莫大的希望。17时左右,经过双方相互甄别确认,5万元现金及物品物归原主。 “感谢,真的非常感谢!”在市城市环卫公司,苗先生握着环卫工人杨改应的手,不停地表达着谢意,“环卫工人杨改应高风亮节,拾金不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对杨改应来说,亲手把财物还给失主,她也如释重负,仿佛完成了一件艰巨任务。事后杨改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管钱多少,咱不昧钱,不昧良心,就像在学校老师教育我们的那样、在家里父母教诲我们的那样、在公司领导培养我们的那样,做一个有良知、有道德的,善良的人。” 像杨改应这样拾金不昧的行为,在城市环卫队伍中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济源城市环卫公司环卫工人捡到手机、银行卡、现金、证件、物品等600余起、车牌照30余个,每次都及时上交并物归原主。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刊播2023年“诚信之星”发布仪式,来自三水区李保安龙舟厂厂长李保安在节目中向全国观众讲述多年来恪守品质“造龙”的故事。此前,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2023年“诚信之星”。李保安成为此次发布的10名“诚信之星”之一,也是广东省此次唯一上榜者。 5月6日,三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孝勇率队慰问李保安,勉励他将龙舟非遗文化发扬传承,打造三水特色文化名片。 来自西南街道显学村的李保安是一名“造龙师”。他出生于1936年,如今已年逾八旬,是佛山市三水李保安龙舟厂创始人,也是佛山市级非遗项目三水龙舟制作(洲边)传承人。 李保安16岁开始学习制作龙舟。22岁时,他跟随师傅进入三水国营造船厂工作,正式设计并打造多款龙舟。后来,他带着兄弟和儿子走村串巷,为村民制作龙舟。2000年,李保安龙舟厂正式成立。 在李保安数十载的“造龙师”生涯中,他已记不清参与制作了多少艘龙舟。他大多数时光都在飞扬的木屑中度过,一直在坚持做好一件事——用诚心守住初心,为客人做好每一艘龙舟。 “宁愿少做十条,也不做差一条。”数十年来,李保安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把“诚信”刻进龙舟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他坚守龙舟制作品质,将“三水李保安造”打造为远近闻名的龙舟金字招牌。 多年恪守品质“造龙”,李保安获得了2023年广东省“诚信之星”、2023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2022年第三季度佛山好人、2019年度“感动三水”道德模范等荣誉。
“供电公司员工不仅服务好,而且品德高尚,真的是太感动了,为你们点赞……”4月22日上午,在国网吉水县供电公司文峰营业厅,一位老奶奶急匆匆地来到文峰营业厅找寻刚才联系她的工作人员,来认领她遗失的手机。 原来,当天上午9点左右,文峰营业厅工作人员在对客户进行业务办理时,发现窗口柜台附近遗留了一部老年手机。工作人员捡到手机后,深知客户丢失手机的急切心情,立即调取监控的时间段进行查询,确认是客户在交电费时丢失的。便立刻打开手机里面的通讯录,在手机的所有通话中拨打了其中的一个号码,接通号码的是她的儿子,联系到了她的家人,由她家人转告客户来领回自己的手机。 10分钟之后,老奶奶来到文峰营业厅,当确认失主身份并核对相关信息后,工作人员立即把手机归还给她。拿到了失而复得的手机,老奶奶对营业厅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示认可和感谢:“如果不是你们想办法联系到了我的家人,我都不知道把手机丢到哪里了,虽然老年机不值钱,但是这里面也有我好多重要的信息和家人朋友的联系方式呢,如果找不到还挺不方便的,你们让我真的很感动!” 拾金不昧不分事大事小,像这样的事情在文峰营业厅里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它展现出了营业厅工作人员的热心服务和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良好形象,默默地在岗位上传递着正能量。她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让营业厅成为群众信任的窗口,她们的品质和行为,充分体现了电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朴实的精神面貌,也让客户体验到有温度、有品质的服务,为公司树立了诚信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社会大众的尊重,通过自身行为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以实际行动为擦亮“国家电网”品牌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近日,在延吉市莲钰汤饭上演了一幕温馨感人的拾金不昧故事。 4月6日,一位河北籍游客赵先生来到位于延吉市太平街的莲钰汤饭(总店)就餐,离开时不慎将背包遗忘在饭店。饭店员工在清理餐桌时发现了这个背包,他们想通过包内物品寻找失主的联系方式,却看到了包内不仅有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等重要物品,还装有万元现金,便立即告诉了饭店老板。“丢了这么多重要的物品,失主得多着急啊!”老板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求助。接到求助电话后,民警岳忠奕根据背包内的身份信息,迅速联系到了失主赵先生,而此时,赵先生还未发觉背包遗失。 民警打电话与赵先生进一步核实包内物品及证件信息后,通知其前往饭店取包。赵先生到饭店后,确认背包里的财物分文未少,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拿出200元现金表示感谢,却被员工们婉拒了。“延吉不仅有美丽的风景和美食,更有美丽的人心。”赵先生表示,通过此事,让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延吉人民的热情和质朴,让来到这里的外地游客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您好,请问是陈先生吗?您是不是丢了一只包?刚刚有一位热心群众捡到了,麻烦您到城东派出所来认领一下。”3月31日晚9时许,盐城市响水县公安局城东所民警拨通了陈先生的电话。 原来就在半个小时前,一男子行色匆匆地走进城东派出所,称其在开发区某洗浴中心换衣服时发现一只包,问了一圈也没人认领,后打开发现包内有五万元现金、身份证等个人重要物品,想到失主一定非常着急,便不敢离开等待失主,可等了许久也不见有失主回去寻找,于是他便带着钱包来到派出所,希望民警帮忙寻找并将钱包归还失主。 了解情况后,民警对男子拾金不昧的行为表示赞许和感谢,随即通过包内的相关证件寻找钱包主人,经查询,找到失主的联系方式,并通知其到派出所认领丢失的钱包。 “真是太谢谢了,我还不知道包丢了,要不然真不知道到哪儿去找了。”大约20分钟后,失主陈先生急匆匆赶来派出所,经核实身份后,民警将钱包归还陈先生,并提醒其保管好个人财物。拿到失而复得的钱包后,陈先生再次对民警和热心市民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