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湾沚区提高站位,细化举措,通过“四聚焦”高质量完成三年低保专项治理工作任务,着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兜底保障。
一是聚焦“错保”。发挥大数据核对平台作用,建立线上信息核对与线下入户核查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全方位、多渠道进行大数据比对。从2018年起,线上将所有在册低保人员及赡抚养义务人以村(居)为单位批量进入芜湖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信息系统,每半年进行一次核查,对有预警信息的对象户登记在册,逐户进行调查处理,做到不遗漏一户不遗漏一人。线下每半年工作人员将在册低保人员名单与人社、住建及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信息进行比对,每月将低保在册人员信息与区殡仪馆发来的火化花名册、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比对殡葬信息。2018年至今,退出低保1505户3632人,减发低保资金169.2525万元。
二是聚焦“漏保”。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采用大数据分析比对和组织开展到户到人摸排相结合的方式智能发现困难家庭,把救助做在百姓开口之前。重点关注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等特殊困难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实施 “刚性支出扣除”“就业成本扣减”“低保渐退期”等政策措施;完善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三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复工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2018年至今,新增低保1868户2345人,特困人员166户166人,救助临时救助2175户次。
三是聚焦“脱保”。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未通过审批的申请对象、已退保对象及边缘户的监测预警,根据动态监测情况,组织开展到户到人全覆盖、无死角排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纳入救助范围;截至2020年11月份,湾沚区共保障低保对象9336人,其中重残、重病“单人保”2819人。
四是聚焦“人情保”。全面建立低保经办人员近亲属备案制度,按照《安徽省城乡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民委员会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办法》规定,对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近亲属纳入低保情况进行备案,并定期更新,对已经备案的100%入户核查,切实把好入口监督关。要求民政系统人员和村(居)干部均填写《民政系统及村(居)委员会干部近亲属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备案表》;村(居)所有在岗人员填写《村(居)干部亲属不违规享受低保承诺书》,截至2020年11月份,在册低保对象中共有 88人进行了近亲属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