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正式启动金融、法律专业服务。以“办事便利化、服务集成化”为目标,浦东在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的基础上,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建设,首批选取企业关注度高、需求量大、基础条件好的金融、法律两项专业服务进驻中心平台,打造专业机构集聚、服务资源公开、需求精准对接、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站式企业服务。 当天,上海黎峰保安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传友收获满满。他告诉记者,自己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拓展新业态、新服务的计划,在软硬件设备采购和人才引进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急需金融服务咨询。此外,在企业并购、股权激励和劳动用工方面,也需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今天能一次性在金融和法律两个窗口得到热情和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感到很方便也很暖心。”他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把服务放到市场主体身边,及时回应企业诉求,推动政务服务迭代升级,更大力度减环节、优服务、强功能,让企业感受度更好、获得感更多,线下开辟的金融、法律服务窗口,制定了机构清单、服务清单、产品清单,做到“一个标准一个手势”。 在金融服务方面,以融资服务功能为核心,综合覆盖各类金融服务,首批邀请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共计10家金融服务机构进驻,提供信贷申请受理、融资方案定制、金融产品推介、融资风险保障、产权和要素交易、股权融资对接、资本市场服务等类型的服务,涵盖综合融资服务、金融市场服务、便企金融服务三方面功能。包括为企业针对性地提供授信融资方案定制等信贷融资支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股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以及增资扩股等全方位的金融市场服务;为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等提供银行对公账户预开户、多元化资金配置管理方案咨询、线上业务操作指导、辖区网点查询、电子银行签约等各类金融服务等等。 法律服务方面,扩大名优律师专家团队伍,吸纳更多大所名所入驻窗口,首批邀请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上海格联律师事务所、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等15家律师事务所40多名律师入驻,提供经济合同、劳动用工、合规经营、知识产权、资产重组、企业并购等全经营业务领域的法律咨询指导服务。 “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全天,还同步配置自助机和掌上微平台,为企业办事人员提供多渠道法律服务。”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刘玮琍介绍。 据了解,法律服务窗口还将拓展更多形式的服务,比如开展法治讲座、法治体检、企业合规等个性化公益法律服务;组织“名优律师专家团”与区工商联、各街镇商会深度合作,将法律服务送到企业身边,使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覆盖更多市场主体,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再提升,助推浦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此外,明年浦东还将启动小微企业法律援助立法,将经济困难的小微企业纳入法律援助的范畴,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线上则依托浦东新区企业专属网页移动端,开设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专栏,对接各类金融、法律专业服务线上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网览尽”“一键通达”的专属服务。同时,依托各金融机构热线与12348法律服务热线提供电话咨询。 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蒋红军表示,下一步,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将在全方位优化金融、法律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劳动关系、纳税服务等专业服务功能向中心平台集聚,着力为市场主体减负担、破堵点、解难题,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流程、全要素的高效便捷服务。
为牢牢守住民众的“钱袋子”,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坚持“打防并举、防范为先”,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经统计分析,今年以来易发的诈骗类型多为刷单返利类、虚假征信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裸聊敲诈类等类型,犯罪分子会紧盯社会热点和时间节点,不断更新诈骗手段,向民众作三点提示,保障民众财产安全。 今天,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副支队长赵炜在一场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础上,会同内保、人口基层等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防范宣传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特别是近期陆续展开线上、线下各类宣传活动,以进社区、进商场、进地铁、发布反诈宣传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营造浓厚氛围,以实际行动让民众提高反诈意识。 赵炜表示,经统计分析,今年以来易发的诈骗类型多为刷单返利类、虚假征信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裸聊敲诈类等类型,犯罪分子会紧盯社会热点和时间节点,不断更新诈骗手段。因此,作三点提示: 一是关注官方发布提示信息。常见的诈骗手段在“北京反诈”微信公众号和“全民反诈”APP上发布相应的安全防范提示,请民众及时观看相关内容,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如发现涉诈违法犯罪线索,可以通过拨打110以及通过“北京反诈”微信公众号、“全民反诈”APP网络平台等方式向警方举报。 二是96110来电要及时接听。日常工作生活中,广大民众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陌生来电不轻信、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特别提示,96110的来电一定要及时接听,耐心听取劝阻,仔细回答相关问题,避免您和家人上当受骗。 三是切莫充当诈骗犯罪帮凶。参与非法开办、出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支付账号及社交账号,甚至利用所学知识为犯罪团伙制作诈骗APP、网站等行为,都是违法犯罪行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甚至“诈骗罪”。请广大民众避免因利益诱惑参与违法犯罪活动,防止成为诈骗犯罪的帮凶。 赵炜表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事关民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下一步将不断提升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整体效能,全力保护民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为加强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日前,广东省公安厅组织开展打击整治经济犯罪和电信诈骗犯罪集中清查统一行动。 据广东省公安厅消息,行动期间,全省公安机关共侦破经济犯罪和电信诈骗案件3527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3万余名,追逃劝投在逃人员208名。其中,侦破经济犯罪案件73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86名,打掉犯罪团伙217个,涉案金额超258亿元人民币,追逃劝投在逃人员122名;侦破电信诈骗案件2794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1万余名,追逃劝投在逃人员86名。 据统计,全省公安机关共侦破地下钱庄犯罪案件29起,打掉地下钱庄犯罪团伙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60名,涉案金额超150亿元人民币;共侦破涉证券、假币、银行卡、骗贷骗保等突出金融犯罪案件16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73名,涉案金额超16亿元人民币;共侦破涉税案件96起,打掉犯罪团伙65个,成功阻断发放留抵退税额近1亿元人民币;共侦破涉商业贿赂、合同诈骗、职务侵占、串通投标案件2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86名,涉案金额约7.6亿元人民币;共侦破电信诈骗犯罪案件2794起,抓获涉诈违法犯罪人员1.1万余名,缴获银行卡、手机卡、GOIP设备等涉案工具一批;共成功抓获经济犯罪在逃人员122名,其中境外在逃人员19名,抓获电信诈骗在逃人员86名。 广东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公安机关将全面深化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进一步提升对非法集资、网络传销、地下钱庄、虚开骗税、商业贿赂、养老诈骗、侵害弱势群体、涉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犯罪的打击效能,维护广东经济金融安全。
为持续加强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监管,进一步加大违规涉企收费治理,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轻装前行,近期,巢湖市民政局会同巢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巢湖市中垾蔬菜行业协会等4家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情况进行了实地抽查。 优化检查方式 深入梳理巢湖市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现状、作用发挥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巢湖市民政局坚持早谋划、早推进,提前印发检查通知,部署行业协会商会对收费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同时深化部门协作、密切沟通会商,议定工作目标和检查重点,细化实化检查内容,制作检查记录单,力争一次性查清所有问题隐患。此次检查采取随机抽取、现场查看的方式进行,降低行政监管成本,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 突出重点领域 突出重点领域。此次抽查重点聚焦是否存在强制或变相强制入会、收取会费等15项行为。现场,检查组采取翻阅台账、交流座谈等方式,全面检查了4家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项目、标准、范围、数额和依据等。此外,现场对行业协会商会相关收费政策释疑解惑、深入浅出解读,进一步强化收费源头治理。 坚持靶向治理 从检查情况看,4家行业协会商会除收取正常会员会费外,无其他乱收费行为。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收费公示不到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要求行业协会商会提高认识、压实责任,限时整改到位。可以即知即改的,如会费实际缴纳标准同章程规定有出入,现场督促整改到位。同时要求行业协会商会对收费情况再梳理、再核查,鼓励其为稳经济、优环境等工作贡献力量。 下一步,巢湖市民政局将继续采取不定期抽查、“回头看”检查等方式对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情况进行抽查,督促行业协会商会完善内部治理,提升收费的规范性及透明度,进一步激发行业协会商会内生动力和活力。同时,综合运用信用监管,通过行政处罚、下调年检结论、评估降级等措施,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健康有序发展。
近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广东省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全省开展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不落实国家降费减负政策等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笔者获悉,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重点聚焦社会反映比较强烈、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明确以下五个方面重点任务: 专项整治交通物流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重点整治水运、公路、航空、铁路等领域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不到位、继续收取已明令取消的收费或者重复收费、规避政府规定拆分项目收费、不执行政府定价目录或收费公示制度、以防控疫情的名义向企业违规收费或者强制摊派等问题。 专项整治水电气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加强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领域红线内外接入、建设安装、更新改造、维护维修领域等价格监管,重点整治不执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利用垄断地位转嫁应由自身承担的费用、自定标准自设项目收取费用、对计量装置及强制检定违规收费等行为。 专项整治地方财经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重点整治降费减负助企纾困政策未有效落实,采取打折扣、搞变通方式侵蚀降费减负红利,相关政策红利未及时有效惠及市场主体等问题,严禁违反收费基金立项审批权限自立名目收费、扩大收费范围、提高征收标准等,确保取消、停征、免征和降低征收标准的收费基金落到市场主体。 专项整治金融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重点覆盖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制造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行业等领域,以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围绕服务价格管理、服务价格行为、与信贷融资相关收费事项、合作业务管理4个方面,重点治理未按照规定披露服务价格信息、超出服务价格公示标准收费、利用优势地位转嫁应由银行承担的费用、贷款强制捆绑金融产品或服务等问题。 专项整治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涉企违规收费问题,重点整治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政委托事项及其他行政影响力强制或变相强制企业入会并收取会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以及强制或诱导企业参加会议、培训、展览、考核评比、表彰、出国考察等收费活动,强制市场主体为行业协会商会赞助、捐赠等行为,督促行业协会商会进一步规范会费、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等。 据悉,本次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到11月。各部门将坚持对违法违规收费行为“零容忍”,同时通过12315、12345等热线电话接受社会投诉举报,建立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台帐,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的不合理负担。
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为进一步推动中小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银保监会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认真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初步考虑选择6个省份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压实中小银行主体责任,做实资产质量分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进一步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前些年,在行业不良风气影响下,一些村镇银行贪大求洋、偏离主业,违规开展票据业务、大额授信、异地授信,以及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存贷款业务。对于这些市场乱象,银保监会开展专项整治,村镇银行票据业务占总资产比例、大额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均明显下降,互联网贷款已基本出清,互联网存款大幅下降。目前,全国村镇银行总体运行平稳。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并重,统筹风险防范与深化改革,持续提升监管有效性,增强中小银行机构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做好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处置工作,加强追赃挽损,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记者17日从公安部获悉,自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4万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来持续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去年6月至今实现立案数连续14个月同比下降。 2021年4月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各项工作。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先后组织开展150次全国集群战役;国家反诈中心推送预警指令1.45亿条,拦截诈骗电话28.1亿次、短信33.6亿条,封堵涉诈域名网址400万个,紧急拦截止付涉案资金5518亿元,成功避免1.09亿名群众受骗。 公安部依托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压紧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推动把管控治理纳入平安建设,推进源头管控和教育劝返等工作,从境外教育劝返涉诈人员23万人,赴境外针对我国境内实施犯罪的人员大幅减少。公安部会同工信部清理高危电话卡7769万张、行业卡1931万张。 在反诈宣传方面,公安机关组织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向全社会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共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547万条,向群众预警2.9亿次。
原标题:中国处罚骗税企业 追查最近三年缴税记录 中国税务机关继续对骗取留抵退税的企业保持高压态势。1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五起税案。追缴涉案企业骗取的留抵退税款、加倍罚款的同时,税务机关还将对这些企业最近三年的各项税收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倘若被发现偷税,他们将面临更多处罚。 五起税案分别发生在北京、浙江、新疆、福建、广西等地。涉案企业大都通过隐匿销售收入、减少销项税额、进行虚假申报等手段,骗取留抵退税15万多元(人民币,下同)到180多万元不等。 被查实后,税务机关依法追缴涉案企业骗取的留抵退税款,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拟)处一倍罚款。同时,依法对涉案企业近三年各项税收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涉案企业偷税40多万元到260多万元不等。税务机关依法追缴涉案企业的偷税款,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拟)处一倍罚款、加收滞纳金。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将聚焦团伙式、跨区域、虚开发票虚增进项骗取留抵退税等违法犯罪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打击。特别是对恶意造假骗取留抵退税的企业,依法从严查办,将其纳税信用直接降为最低档的D级,采取限制发票领用、提高检查频次等措施,依法对其近三年各项税收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延伸检查其上下游企业。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拳整顿信用卡市场乱象,对信用卡业务管理、发卡营销、授信风控、资金流向、用户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 近年来,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但一些机构经营理念粗放,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单纯以发卡量、客户量等作为考核指标,在拓展业务时要么以低费率忽悠客户,要么过度向无还款能力的群体营销信用卡,要么盲目给资信不佳或已有多头授信的客户提高额度,这些短期化的经营行为不仅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导致滥发卡、重复发卡现象严重,而且助长了一些持卡人的无节制消费行为,导致“以卡养卡”、违规套现等问题频出。同时,前期的审核不力也常常给后续催收工作埋下隐患。实践中,一些银行为了催收逾期欠款,不时出现违规越界行为,引发客户大量投诉。 对于诸多乱象,监管部门此前已对行业进行整治,但在严格执法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此次《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优化考核指标,提高息费管理规范性和透明度,并根据客户经济能力、过往还款信用度确定授信额度,且进行统一管理,这都有助于挤干信用卡业务野蛮发展的“水分”,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同时,《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催收管理主体责任,这就意味着无论是银行自己催收,还是将催收业务委托给第三方,都应严格规范催收行为,不得暴力催收,更不得殃及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此次《通知》就是给快速发展的信用卡业务进一步定规立矩,必将倒逼金融机构转变信用卡业务发展方式,强化合规审慎经营。作为金融机构,只有抛弃野蛮发展执念,坚守风险底线,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才能真正赢得客户,并最终赢得市场。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为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公安部近日组织指挥湖北、四川、河北、湖南、海南、云南、陕西、江西8省公安机关协同作战,对2个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团伙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捣毁诈骗窝点15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0余名,初步核破涉及全国数百起案件,涉案金额逾亿元。 今年4月以来,湖北宜昌公安机关陆续接到多名老年人报警,称购买了高价保健品,怀疑上当受骗。公安机关立即组织开展核查调查,发现2015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潘某相继成立了保健食品公司和健康管理公司,以免费领取礼品为诱饵,通过发放传单、电话访问等方式,诱骗老年人参加该公司举办的保健品推广会,从而实施保健品诈骗。为全链条打击犯罪,宜昌公安机关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专案侦查,初步查明潘某等人所售的保健品来自四川成都的2个犯罪团伙。 据了解,上述犯罪团伙在成都分别成立了2家公司,并在湖北、四川、陕西等地发展大量下线,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潘某等人即为其下线。不法分子以编制话术、派驻讲师等方式对当地“业务员”进行培训,打着与“科研机构”联合举办活动的旗号,虚构夸大其销售的阿胶膏、燕窝、虫草粉等保健品功效,通过伪造专家身份和检验证明对老年人洗脑,诱骗其以超过10倍的高价购买产品,被骗人数超10万。鉴于该案案情重大、涉案人员多、涉及地域广,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挂牌督办案件,在掌握相关犯罪事实和证据基础上,组织开展集中收网,成功捣毁诈骗窝点,冻结涉案资金3450余万元,查封扣押一大批涉案资产,成都2家公司实际控制人宋某辉、汪某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狠狠打击了不法分子嚣张气焰。 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按照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动员部署会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采取雷霆手段,始终将打击锋芒对准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类违法犯罪,切实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