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名单,共有35个集群上榜,其中3个来自辽宁,分别为大盘绿色石化集群、沈大工业母机集群、沈阳航空集群。加之此前已获此殊荣的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目前,在已经选出的80个国家级集群中,我省共有4个入围,总数居全国第六位、东北地区首位。 近年来,我省积极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有力促进了产业规模快速壮大、产业质效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本次入选的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各具特色。其中,大盘绿色石化集群以大连市和盘锦市为主要载体,拥有国内最完整的石化全产业链条,是我国最重要的原油、化工产品加工,进出口贸易和储运以及航运中心。其原油生产能力合计超过2000万吨,居全国前列,是国内同时具备油田、管输俄油、海上进口油等多源头原油加工能力的集群。 沈大工业母机集群以沈阳市、大连市为核心,以守护产业安全战略需求为引领,以突破高端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等“卡脖子”技术为主攻方向。该集群由7位院士领衔,汇聚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金属研究所及中国机械总院等单位的40余位国家级专家,建有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载体60个。 沈阳航空集群拥有沈飞、黎明、沈飞民机、中国航发燃机等知名龙头企业以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重要研发单位,产品涵盖了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民机大部件、通航和无人机等产品,已构建形成产品种类齐全、供应链体系健全、产业生态完整的航空产业集群。
12月13日,气温-9℃。在朝阳北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现场——位于东官营镇炮手村的配水干管加压泵站内,工长王凤奎和5名工人正在安装、调试水泵,这项工作月底可完成。以此为志,北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正式进入收官阶段,预计明年11月末可全面通水。 不仅是北票,在朝阳市的朝阳县和双塔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小小一滴水,事关大民生。一段时间以来,朝阳市原有农村供水工程管道因老化、规模小,已无法满足群众生活需要,而季节性地下水水源保证率和水质不达标问题也日益凸显。 近年来,朝阳市委、市政府将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聚焦建立健全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链条全过程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目标,实施城乡供水资源整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对城市和农村供水实施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形成以城市水厂为主的规模化供水格局,以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一体均衡发展,真正让百姓共享优质饮用水。 朝阳市成立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专班,市政府领导先后4次专题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2022年10月,朝阳市7县(市)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北票市率先开工建设。 北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成立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保证工程建成后管得好、用得好,还成立了北票市农村自来水有限公司,工程建成后由公司统一运营管理,逐步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 截至目前,北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完成主输水管线铺设30公里、配水管线和入户管线铺设2890公里;配水干管加压泵站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供水设备安装,村级加压泵站也在同步建设中。 在位于炮手村的配水干管加压泵站施工现场,北票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建东介绍,水将从这里进行加压,再分流至村级加压泵站和供水管道,供给各村屯的农户。 整个北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竣工后,可让8个乡镇、68个村的10.7万人受益。 “我每天都来项目现场看看,城乡供水一体化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我和村民们都期待着项目早日完工,早点喝上更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北票市东官营镇东官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卫志超说。 据介绍,北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共改善40万人饮水问题:一期工程,利用现有城市管网向城市周边8个乡镇延伸;二期工程,建设智能化(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将水输送到大凌河北岸余下12个乡镇;三期工程,在大凌河南岸大板镇新建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净水厂一座,将水输送到大凌河南岸的大板镇等10个乡镇。 在朝阳县,早在2021年就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共同调度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按照规划,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共分六大供水片区,这一项目全面竣工后,能够覆盖全县所有乡镇95%以上的农村人口。 “今年10月,朝阳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9月末完工通水,到时将覆盖朝阳县8个乡镇街、92个行政村的18.45万人。”朝阳县水务事务服务中心农村饮水部部长高德军说。 目前,二期工程元宝山水库片区已完成可研、设计等前期工作。大庙片区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在双塔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已完成可研审批工作,正在进行工程初步设计,预计明年开工建设。工程覆盖5个乡镇街、41个行政村,受益人口5.9万人。 朝阳市水务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秀春介绍,下一步,朝阳市将依托省级水网建设,加快推进建平县、凌源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龙城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夯实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的供水基础,推动全市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动态监测、帮扶措施、项目建设、监管扶贫资产等重点工作,创新思路,强化举措,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开展动态监测。落实“23551”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为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可借鉴模式,于3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辽宁省制度创新奖励(第二届)鼓励奖”。对全市77.5万农户完成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开展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工作,390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倒损房屋全部完成危房改造,129处受损扶贫资产按照处置、修复、保运营进行分类处理。 帮扶措施落地见效。推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就业,全市脱贫人口务工4万人,完成省定任务的114%。落实“雨露计划”政策,排查出符合条件的帮扶对象2310人,目前已为其中1442人发放补贴440.1万元,计划年底前全部补贴到位。持续落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医疗帮扶继续实行“三重保障”和参保资助。坚持从学前到高中(中职)阶段零负担政策,各类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确保脱贫户危房发现一户改造一户、饮水安全问题出现一户解决一户,做到动态清零。 推进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2024年,投入各级衔接资金5.1亿元,新实施各类项目358个,其中衔接资金重点支持帮扶产业发展,投入3.2亿元新实施产业项目183个。已发放小额信贷1030万元,支持212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增收项目。 创新举措监管扶贫资产。完成资产清查,截至6月底,全市扶贫(帮扶)资产总量达到2772项,原始价值27.9亿元。持续落实“1234”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着重对经营性资产运营情况进行季调度,全市已累计盘活资产29项,处置资产14项。为重要经营性资产购买商业保险,截至10月底,94项资产已获得理赔271.76万元,有效弥补了损失。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 何立峰表示,中国一直视法国为发展道路上的优先合作伙伴。中方愿同法方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共识,加强战略对话,深化传统领域合作,拓展新兴领域合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中法、中欧经贸关系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应对共同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博纳表示,法国支持通过建设性对话促进开放合作,愿同中方一道推动两国经贸合作持续、平衡、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南京12月14日电 国务委员谌贻琴近日在江苏调研退役军人工作。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改革创新,积极担当作为,全面推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谌贻琴深入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调研了解军休服务管理、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和双拥工作等情况,并与军休干部、退役军人和基层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她指出,要深入贯彻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部署,切实加强对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引领,推进服务保障工作改进创新,教育引导军休干部持续发挥余热。要持续推进基层服务中心(站)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始终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温度服务退役军人,努力为他们干事创业搭建舞台、创建平台,让他们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谌贻琴强调,双拥运动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要创新双拥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双拥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双拥活动,着力解除官兵后顾之忧,积极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能源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我国新能源发展速度快,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2013年以来,风电装机增长6倍,年均增长约20%;光伏装机增长180多倍,年均增长约60%。年度新增装机全球占比均在40%以上,为全球绿色发展持续提供动力。 近年来,在装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新能源保持高比例消纳的良好态势。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发电量不断增加,占比稳步提高。 2023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7.3%、光伏平均利用率98%,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1.43万亿千瓦时,超过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5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5.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24年1月至7月,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3%、光伏平均利用率97.1%,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达到10549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20%,超过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10396亿千瓦时)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482亿千瓦时),能源“含绿量”显著提升。
“我们家参与气象服务对比试验,每亩增产100公斤,一亩地多挣了223元钱。”铁岭市昌图县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高兴地说,“对于我这种规模化种植的农民来说,如果我经营的地块全部按照气象服务模式种植,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不久前,由我省气象部门开展的水稻和玉米生产气象服务效益评价对比试验完成测产,结果显示,水稻平均亩产提高114.1公斤,玉米每亩增产62公斤至76.3公斤。这是我省首次开展水稻生产气象服务对比试验,连续第二年开展玉米生产气象服务对比试验。 “气象服务区”与“农户自管区”地块使用相同的种子、化肥、农药、整地方式、播种深度和行间距等耕种方式,区别在于前者由气象部门提供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后者由农户完全根据自己的经验耕种管理。 一年之计在于春,适时抢“早”播种对春耕最为关键。“俗话说‘一早躲三灾’:旱灾、风灾、虫灾,试验中我们跟踪监测地块尺度的冻土、地温、墒情实况,进行玉米适播期预报,逐个地块研判确定最佳播种窗口,早播地块出苗率平均提高6.7%。”铁岭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主任刘敏说。 今年,我省在营口市和盘锦市首次开展水稻生产气象服务对比试验。通过全生育期水稻长势、生物量、产量等观测,经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评估结果证明,气象服务对水稻产量提升具有明显贡献,有效提高了作物单产及经济收益。 今年的玉米气象服务效益评价对比试验扩大试验空间尺度。试验区从2023年2市6组扩展为2024年5市12组,以加强试验代表性和结果可信性,选取沈阳、铁岭、锦州、阜新和朝阳开展试验,试验地块收获期产量高且粮质好。 冬闲人不闲,备耕已经早早开始。12月13日,参与玉米对比试验的铁岭县张庄玉米专业合作社经销部人声鼎沸。“开春你家啥时候种地,我家也跟着种。”“你家试验田种的啥种子,我也买。”散户们围着理事长赵玉国问个不停。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对比试验的示范效应已悄然显现。
12月15日,从省财政厅了解到,截至11月底,全省共建设一事一议村内道路5523.4公里,提前完成了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2024年度5500公里建设任务。 修好路,资金保障很关键。今年以来,省财政厅精心组织、综合施策,为全年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积极筹措资金方面,我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助,并在省级预算安排存在缺口时,组织符合政策要求的地区,通过提级论证方式将地方债券资金用于村内道路建设。截至目前,省财政多渠道筹集下达省以上村内道路建设奖补资金7.6亿元。 今年初,我省下发《关于做好2024年村内道路建设工作的通知》,结合各地实际测算分配2024年村内道路建设目标计划,要求各市对年度目标任务实行项目化、清单化和工程化管理,确保高质量完成。 在组织实施方面,省财政厅督促各市指导所属县(市、区),通过招投标等程序确定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并按时完成路基改造等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规范组织项目建设按计划施工。加强项目建设调度,从6月起每月对各市及所属县(市、区)一事一议村内道路项目建设及资金拨付情况进行调度,对个别工作推进较慢的地区进行实地督导,确保完成节点任务。 修好路,维护养护环节也要跟得上。我省建立了村内道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明确县(市、区)可结合实际,区别轻重缓急,安排省以上财政奖补资金(不超过10%),用于对以前年度村内道路破损路面的维修维护。
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公告。数据显示,我省粮食产量达500.06亿斤,位居全国第十二;粮食单产为931.88斤/亩,位居全国第四、粮食主产省第二,亩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2.4斤;播种面积达5366.25万亩。 从全国来看,粮食总产量达到14130亿斤,同比增长1.6%,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今年我省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在500亿斤以上,表明我省粮食主产省的地位持续巩固。 毫不松懈稳面积。我省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及时出台支持粮食生产一揽子政策,向农户发放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生产者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84.1亿元,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5300万亩以上,为夺取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力以赴降损失。今年汛期,我省局部地区降雨偏多,全省上下以汛为令,积极采取有力措施降低影响,第一时间筹措省级救灾资金1000万元、争取中央救灾资金1亿元,支持疏通沟渠、抢排积水、追施肥料、恢复生产。认真实施“一喷多促”项目,落实资金8310万元,组织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肥料药剂877.9万亩,促进作物灾后恢复、生长发育、灌浆成熟和产量提升。 全力以赴提单产。我省指导辽西地区和排水条件较好地区等未受灾地区,切实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提高单产水平,弥补受灾地区损失。同时,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各项举措,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16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000万亩,耕地地力进一步提升。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县由2个增加到11个,阜新、朝阳等地涌现一批“吨粮田”,大豆300亩连片项目区实现亩产681.1斤,创造了东北地区大豆大面积实测高产纪录。此外,未受灾地块“以丰补歉”和众多工程项目的有力支撑,也为我省今年粮食单产水平继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创造了条件。
12月10日,朝阳市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校教、练、赛结构化建设培训会在市第二高中举行,邀请大连市4位专业人士授课,各县(市)区相关负责同志及全市足球特色校分管校长和足球教师代表180人集中“充电”。 此次培训由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院主办,重点围绕足球特色校教、练、赛结构化体系建设展开,涵盖足球教学、足球大课间、校园足球比赛、足球人才培养等内容,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足球教学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加强足球师资队伍建设,为我市校园足球特色校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会上,大连市高新区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曲家忠、西岗区白云新村小学教导主任胡志强重点介绍本校足球特色校建设情况,尤其是在课程体系、竞赛体系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及具体举措;大连教育学院艺体劳研训中心体育教研员周圣、甘井子区港湾小学足球教师徐建分别从足球运球教学和传接球练习、1V1攻防等方面进行现场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把培训学习到的足球教学理念、训练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丰富足球课程设计,提升校园足球教学质量,为足球特色校发展贡献力量。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推动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地落实,不断提高特色校建设质量,畅通人才培养通道,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推动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