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随着又一批9万条毛巾打包装车,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帮扶的北票市泉巨永乡服装扶贫工厂自2月26日复工以来,生产毛巾已达40万条,纯收入6万元以上。 市文旅广电局从2018年开始扶持泉巨永乡打造服装小镇项目建设,先后在十二吐默村建设泉巨永乡中心服装厂,在双山子村、黄家沟村、巴里营村、存珠营村各建成投产1个扶贫生产车间。其中,中心服装厂占地面积20亩,生产车间885平方米。两年来,服装小镇项目年销售收入实现2500万元,缴纳税金100余万元,带动210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人。进厂村民月收入2000多元,年增收1.5万元以上。作为扶贫产业,工厂每年拿出10万元给20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4个有扶贫生产车间的村集体收入都达到5万元以上,在全乡扶贫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因为疫情,服装扶贫工厂受到一定影响。为减少影响、降低损失,市文旅广电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局主要领导先后4次到泉巨永乡调研和现场办公,想方设法帮助扶贫工厂复工复产。该局筹措资金7万元用于工厂增添设备扩大产能,扶持泉巨永乡创办扶贫电商;广泛动员机关干部多方找门路,积极拉订单。截至4月末,工厂先后与大连欣万代制衣有限公司签订10万套隔离服加工协议、与环保企业和志愿者服务组织签订2万套工装加工协议,解决了人闲、机器闲的问题,保证扶贫工厂全年有订单,真正实现工厂有活干、群众有钱赚。此外,动员全系统309名党员干部开展消费扶贫活动,购买扶贫工厂生产的价值8.4万元的服装2800件,并送给结对帮扶的贫困户。
5月9日,记者从市第四医院了解到,该院积极开展新冠病毒检测服务,除了面向社会开展核酸检测与血清抗体检测医疗服务项目外,还承担学校开学复课的检测任务。截至目前,汇总送检抗体标本400余份、咽拭子标本近千份,集中采集19家学校教职工和部分学生的血样3283份、咽拭子样本2052份。 根据市防指11号令要求,我市加强对重点地区来朝返朝人员管理,加强学校师生和部分行业从业人员的常态化筛查力度,对参与开学运转活动的教职员工实现检疫检测“全覆盖”。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新冠病毒检测需求,全力配合复工复产复学,市四院按照省、市防指要求,于4月22日成立新冠病毒筛查门诊,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对电话预约的社会人员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收集核酸检测的样本,并汇总7个县(市)区疾控中心送检标本后,集中送至市疾控中心。自高三、初三年级复学后,四院又承担了对部分学校师生的检测任务。面对工作多、任务重、人员少的实际,该院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精心调配,使有限的人力资源最大化利用。 该院新冠病毒筛查门诊护士长钱鑫介绍,目前每天电话预约检测的社会人员远超筛查门诊的限额人数,但这一情况即将得到缓解。根据省防指12号令要求,各市将下放医疗卫生机构检测权限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放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限制。强化县域检测能力的建设,到5月末各市80%以上的县(市)应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因此,我市核酸检测能力将会极大提升,做到“重点人员应检尽检、普通人员愿检尽检”,实现有序高效开展检测的目标。
市总工会在助力复工复产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以促进稳岗就业为切入点,措施硬核,行动暖心,效果良好。 在企业稳岗中提供资金和技能支持。出台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政策,帮助小微企业合理 复产生产经营困难21.3万元,用于救分担稳岗成本。筹集资金250.89万元对我市复工 企业进行工会经费补助。向上争取救助资金13助困难职工。广泛开展“助力职工技能提升行动”,为在岗职工提作用,线上线新工作室建设供技能提升服务。充分发挥25个职工技能培训基地 下培训相结合,培训职工1.57万人。加 带徒活动培训技术骨干3200人。 务支持。针对我市企业招工难、职就业服务措施。开展社会动员,牵头行动,举行就业签约仪式,动员工会开展就业指导,在工会网站 制广和微信信息3100多条。开展实名 就业培业培训经验在省总、全总推 ,当年3573人,实名制安置就业3364人,签发生以来,继续在这项工作上加大期,培训469人,实名制安置367人;实强28个劳模创 ,师 在企业招工中提供就业服工就业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开展群团组织助力复工复产在组织为企业复工复产做贡献。公众号发布就业信息13期,用工训,我市工会2019年实名制就举办再就业培训班99期,培训订劳动备案合同1843人。疫情力度,到目前已举办培训班18施“领头雁”工程,发挥创业带头人示范作用,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创业带头人10名,带动435人就业。
5月7日,朝阳市在朝阳分会场收听收看全省盘活存量工作推进会后,安排部署我市相关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蹇彪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谢卫东代表我市汇报工作,市领导刘朝震、艾红锷等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我市高度重视盘活存量工作,采取多种举措推进闲置厂房、土地、房产等资源转化为资本、项目、产业,全力提高利用率。我市坚持以补齐开放合作短板为突破口,用项目盘活开发区闲置厂房。主攻京津冀抓招商抓项目盘活资源;落实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举措,通过乡镇招商项目盘活资源;全力推进老企业对外合资合作盘活资源。坚持分类施策、强化服务,加快推进存量土地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全力消化房地产库存。同时,我市进一步加大老企业资产盘活力度,通过搬迁改造、合作重组、推动新都黄金、东风朝柴、朝阳重机等一批老企业焕发新的生机。 蹇彪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盘活存量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努力向存量要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上下沟通协调,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要结合各地实际,制订出三年工作计划,依法依规推动问题解决。要加强开发区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指导督导,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千方百计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党政一把手要齐抓共管,各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盘活存量工作。 谢卫东强调,要围绕闲置资源转化工作摸清底数,成立专班,抓重点、破难点,有序推进盘活存量工作。成立工作组与各县(市)区对接,结合各地实际拿出解决问题具体举措,全力推动工作深入。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积极化解矛盾,加快推动闲置资源转化,为完成全年目标注入新的更大动力。
为确保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全年工作主基调,扶贫宣传、志愿服务、文化扶贫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市委宣传部班子先后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统筹调度,成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订相关方案,突出重点,压实责任任务。 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社会扶贫工作中来,市委宣传部积极组织广大志愿服务团队,通过送生产和生活物资、养殖项目帮扶、教育帮扶等多项帮扶举措助力脱贫攻坚。春节期间,组织文明单位和社会志愿服务团队开展走访贫困户献爱心活动,为500余户贫困户送去生活物资和慰问金达10万余元。协调100支志愿服务团队向100户贫困户献爱心。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3个文明单位和社会志愿服务团队通过“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方式与170余户贫困户完成对接。 为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浓厚社会氛围,市委宣传部坚持“五音合鸣”“六宣联动”“七个一”项目化推进,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网上宣传、对外宣传共同发力。在全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统一开设“决胜全面小康、决胜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专栏,宣传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宣传全市脱贫攻坚重大举措和重要成就,宣传我市各地、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好经验好做法,讲好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战的感人故事。截至目前,域内各类媒体刊发脱贫攻坚重点稿件1200余篇。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辽宁日报、辽宁广播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中省直主流媒体和今日头条、抖音等网络媒体刊播20篇关于朝阳脱贫攻坚工作报道。此外还利用户外广告牌、电子屏幕、出租车和蜗牛车LED显示屏等开展脱贫攻坚社会宣传。 近日,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的组织协调下,全市15支志愿服务团队到朝阳县清风岭镇与25户贫困户进行对接,并送去了生活物资。在对接现场,志愿服务团队宣讲扶贫政策,询问贫困户的实际困难,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摸清贫困户家庭的人口结构、致贫原因、家庭收入等基本情况,共同商议包扶措施,做到精准对接,精准扶贫。同时,鼓励对接的贫困户树立主动脱贫的志气,早日脱贫致富。
在5月10日启动的朝阳市消费促进季活动上,朝阳市发放资金1500万元,其中1000万元将以电子消费券的形式惠及于民,充分活跃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力。 这次全民消费券发放活动按照“政府补贴,银联筹措、银行支持”的原则,采用发放电子消费优惠券的形式进行。共发放资金总计1500万元以上,其中市政府财政出资100万元,各县(市)区政府财政出资不低于50万元,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出资300万元,市内各银行和商家合计出资700万元以上。活动截止到6月30日,在此期间所有朝阳籍人员及域外来朝人员都可参与。 此次在朝阳市发行的惠民消费券为全市通用劵,由市商务局和市财政局统一管理,并与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签属授权函,通过银联平台发放,采取报名抽签方式获取,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应。 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地市服务代表 孙美慧:这次活动是通过我们“辽事通”和“云闪付”APP来报名,现在“辽事通”和“云闪付”APP的报名入口都已经开启了,从下周五开始我们就发放第一期优惠券。 万达广场某商家 工作人员:银联和政府一起合作,“100减30”消费券,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极大优惠,对于我们商家来说也刺激了我们的业绩的增长,对于我们店来说也会带来一个很大的业绩提升,也十分的期待。
为了帮助喀左县企业在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稳就业,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喀左县成立了喀左县人社局稳岗补贴审核协调领导小组,组织就业促进股、劳动仲裁院、劳动关系股、失业保险股等相关部门及时开展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 为了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知尽享,失业保险股在短时间内统计出喀左县2019年1月1日以来足额缴费12个月以上的和不足12个月的企业名单,及时电话通知到企业并建立了企业稳岗返还工作微信群。目前已经为29户企业发放到位,发放金额658850元,惠及职工3277人,另有27户企业已审核公示完毕,返还金额144647元,惠及职工845人,已进入向财政申请资金程序,准备近期发放。还有14户企业初审合格,需返还金额183077元,惠及职工1965人。根据税务部门提供退费企业名单,为127户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费单位部分缴费办理退费21229元。 下一步,喀左县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已掌握的企业和职工参保信息,领取失业保险金信息进行审核,减少证明材料,减少企业跑腿次数。积极宣传受益企业和职工稳定就业岗位的实际成效,多渠道扩大政策知晓度,按照积极稳妥、突出重点、严格审核的原则,精心组织,协同配合,有力有序推动政策落实。
为进一步激励先进、鼓舞斗志,引导广大妇女主动担当、勇挑重担,广泛动员妇女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日前,双塔区文明办、区妇联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区以女医护人员、机关女干部、企事业单位女职工、乡(镇)街和村(社区)女工作者等为代表的广大女性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无私奉献,英勇奋战,用热情、汗水扎实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用辛劳、付出书写当代巾帼灿烂篇章,以实际行动坚守初心履职责。此次授予双塔街道妇联等15个先进集体为双塔战“疫”巾帼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陈天虹等21名同志双塔战“疫”巾帼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