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pdf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大家好!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祝福! 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体育健儿勇创佳绩。假日旅游人潮涌动,电影市场红红火火,“村超”、“村晚”活力四射,低碳生活渐成风尚,温暖的生活气息、复苏的忙碌劲头,诠释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也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我们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系列主场外交迎来五洲宾朋。我也访问了一些国家,出席了一些国际会议,会晤了不少老朋友、新伙伴,分享中国主张,深化彼此共识。世事变迁,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我都牵挂在心。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我深受感动。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明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要继续支持香港、澳门发挥自身优势,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当前,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处在战火硝烟之中。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贵,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此时此刻,夜色斑斓,万家灯火。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世界和平安宁!祝愿大家福暖四季、顺遂安康! 谢谢大家!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有关举措 决定核准广东太平岭、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 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修正草案)》 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草案)》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修订草案)》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12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有关举措,决定核准广东太平岭、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修正草案)》,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草案)》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既有利于拉动消费和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部署要求,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和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以人为本重要原则,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投入,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等短板,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会议强调,核电安全极端重要,必须坚持安全第一,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和要求,稳步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绝对安全、万无一失。要进一步加大核电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核电装备及相关产业竞争力。 会议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修正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草案)》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修订草案)》。会议强调,要推动各项法律法规落细落实,认真做好宣传解读工作,积极回应群众和企业关切,有效释放稳定预期、改善营商环境的积极信号。 会议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深入细致谋划抓落实的具体工作方案,集中精力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确保明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作总结讲话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李强作总结讲话,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出要求。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会议认为,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五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六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七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要全面贯彻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要讲求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确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要不折不扣抓落实,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要雷厉风行抓落实,统筹把握时度效。要求真务实抓落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会议要求,要做好岁末年初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会议号召,全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央军委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2023年12月14日起,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财新网、凤凰网、澎湃新闻、抖音、知乎等29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地方部门政府网站,开展2024“@国务院 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的建议意见。活动将持续到2024年全国两会。 对政府工作,你怎么看?期盼怎么干?本次活动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内需”“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教育和人才”“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健康”“乡村振兴”“提升行政效能”等16类话题。网民可登录中国政府网,国务院App,国务院客户端微信、百度、支付宝小程序,以及各相关网站和平台留言。征集到的建言经汇总整理将转有关地方和部门研究处理,并转《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参考。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武汉大学特聘教授黄惠康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法律是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准绳。涉外法律制度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础,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加快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 习近平强调,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推进涉外法治工作,根本目的是用法治方式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国际法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习近平指出,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顶层设计,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要坚持立法先行、立改废释并举,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要建设协同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体系,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推进涉外司法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涉外司法公信力。要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要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加强领事保护与协助,建强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链。要强化合规意识,引导我国公民、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运用法治和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以国际良法促进全球善治,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要坚持在法治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中推进涉外法治建设,不断夯实高水平开放的法治根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主动对接、积极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效举措和成熟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要全面提升依法维护开放安全能力。完善外国人在华生活便利服务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健全人才引进、选拔、使用、管理机制,做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储备。加强涉外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升涉外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坚定法治自信,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加强涉外法治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研究,构建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涉外法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彰显我国法治大国、文明大国形象。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
新华社旧金山11月16日电(记者韩墨 刘亚南)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题为《同心协力 共迎挑战 谱写亚太合作新篇章》的书面演讲。 习近平指出,30年前,亚太地区领导人顺应和平和发展的时代潮流,召开了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亚太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入快车道,助力亚太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全球发展稳定之锚。30年来,我们秉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聚焦发展,开创了自主自愿、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弘扬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伙伴精神。亚太合作的非凡历程带给我们许多深刻启示。 习近平强调,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亚太合作下一个30年将走向何方,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时代之问。我们要秉持亚太经合组织初心,推动亚太合作再出发。 我们要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之道,维护亚太繁荣稳定。亚太不能也不应该沦为地缘博弈的角斗场,更不能搞“新冷战”和阵营对抗。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促进各国经济联动融通,打造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亚太经济。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携手完善全球科技治理,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习近平强调,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并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中国坚持敞开大门搞建设,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不会变,一视同仁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的政策不会变。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对世界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也将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欢迎全球工商界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演讲全文】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全文) 新华社旧金山11月16日电 同心协力 共迎挑战 谱写亚太合作新篇章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 (2023年11月16日,旧金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各位工商界代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多年前我曾到访旧金山,这座美丽城市的开放、包容、创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30年前,面对冷战结束后“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亚太地区领导人顺应和平和发展的时代潮流,召开了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致同意超越集团对抗、零和博弈的旧思维,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致力于共建一个活力、和谐、繁荣的亚太大家庭。这一重大决定推动亚太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入快车道,助力亚太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全球发展稳定之锚和合作高地。亚太合作的非凡历程带给我们许多深刻启示。 ——开放包容是亚太合作的主旋律。亚太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而不是对立对抗、以邻为壑、“小院高墙”。我们秉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共同制定了茂物目标和布特拉加亚愿景,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过去30年,亚太地区平均关税水平从17%下降至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七成。 ——共同发展是亚太合作的总目标。发展是亚太地区永恒的主题。我们始终聚焦发展,不断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增强发展中成员自主发展能力。我们共同开创了自主自愿、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尊重各成员发展权。过去30年,亚太地区人均收入翻了两番还要多,十亿人口成功脱贫,为人类进步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求同存异是亚太合作的好做法。亚太地区经济体历史文化和发展阶段不同,在亚太地区推进合作不能要求整齐划一,只能走求同存异的路子。过去30年,我们妥善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维护了亚太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靠的就是谋大势、顾大局,弘扬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伙伴精神,不断将成员多样性转化为合作动力,优势互补,携手共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亚太合作下一个30年将走向何方,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时代之问。“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们要秉持亚太经合组织初心,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推动亚太合作再出发。 旧金山是《联合国宪章》签署地,寄托着各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和平来之不易,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之道,维护亚太繁荣稳定。亚太不能也不应该沦为地缘博弈的角斗场,更不能搞“新冷战”和阵营对抗。 亚太繁荣发展的历程表明,唯有合作才能发展,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搞“脱钩断链”对谁都没好处。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尊重经济规律,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促进各国经济联动融通,加强相关区域经贸协定和发展战略对接,打造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亚太经济。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共同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携手完善全球科技治理,强化科技创新对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10年前,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亚太经合组织制定的布特拉加亚愿景,明确提出2040年建成亚太共同体,为亚太合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针对全球迫切需要,我又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旨在推动各方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增进全人类福祉。中方愿同亚太各方一道,推进落实这些倡议,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正如工商界朋友所言,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欢迎各国工商界朋友们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过去,中国在不断战胜风险挑战中爬坡过坎,取得历史性成就。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并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中国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的含金量更高、绿色成色更浓。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即将启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我们将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各类经营主体共享发展成果提供更好制度性保障,不断培育新的增长动能、释放更大发展空间。 我们坚持敞开大门搞建设,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已经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近期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本月下旬还将举办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进一步扩大开放,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和红利。中国正在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推动加入两个协定进程,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上个月,中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了458项成果,中国金融机构成立7800亿元人民币的“一带一路”项目融资窗口,中外企业达成972亿美元的商业合作协议,这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全球互联互通、促进发展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不会变,一视同仁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的政策不会变。我们将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将努力打破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改革,促进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同时,推出更多“暖心”举措,优化外国人来华和停居留政策,着力打通大家在华使用金融、医疗、互联网支付等服务的堵点,为外国工商界朋友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保障。 我想强调,中国经济克服挑战、稳步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世界来说,这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也将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亚太工商界素来是亚太合作和全球发展的弄潮儿。希望大家弘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为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助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欢迎全球工商界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谢谢大家。
新华社旧金山11月15日电(记者刘华 谭晶晶)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习近平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内涵意义,以及中国的发展前景和战略意图。习近平指出,中国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也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不搞意识形态输出,也不同任何国家搞意识形态对抗。中国没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美国也不要有打压遏制中国的打算。 习近平指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既是从50年中美关系历程中提炼出的经验,也是历史上大国冲突带来的启示,应该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完全可以超越分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去年巴厘岛会晤时,美方表示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这次旧金山会晤,中美应该有新的愿景,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 一是共同树立正确认知。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关系。同时,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希望两国做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 二是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不能让分歧成为横亘在两国之间的鸿沟,而是要想办法架起相向而行的桥梁。双方要了解彼此的原则底线,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多沟通、多对话、多商量,冷静处理分歧和意外。 三是共同推进互利合作。中美在诸多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既包括经贸、农业等传统领域,也包括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双方要充分用好在外交、经济、金融、商务、农业等领域恢复或建立的机制,开展禁毒、司法执法、人工智能、科技等领域合作。 四是共同承担大国责任。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麻烦离不开大国合作。中美应该做表率,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向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双方提出的倡议要彼此开放,也可以协调对接,形成合力。 五是共同促进人文交流。要增加两国直航航班、促进旅游合作、扩大地方交往、加强教育合作,鼓励和支持两国人民多来往、多沟通。 习近平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方重视美方在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有关积极表态。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习近平指出,美方在出口管制、投资审查、单边制裁方面不断采取针对中国的举措,严重损害中方正当利益。打压中国科技就是遏制中国高质量发展,剥夺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利。中国的发展壮大有内生逻辑,是外部力量阻挡不了的。希望美方严肃对待中方关切,采取行动,取消单边制裁,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 两国元首认可双方团队自巴厘岛会晤以来讨论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所作努力,强调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两国元首欢迎双方团队继续就此讨论。 两国元首同意推动和加强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开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同意明年早些时候进一步大幅增加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等等。 两国元首强调在当下关键十年中美共同加快努力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欢迎两国气候特使近期开展的积极讨论,包括:2020年代国内减排行动,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成功,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以加快具体气候行动。
日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对外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信用交通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进河南省“信用交通省”建设向基层一线延伸,加快信用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信用高质量建设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根据《通知》,到2025年底,河南市级层面交通运输信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完善,“信用交通省”建设成效更加深化。信用与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等业务领域融合更加深入。信用治超、源头监管、“轻微免罚+承诺”等监管举措得到广泛推广,“信用+执法”体系基本建成。 为完成上述目标,《通知》从工程建设、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执法等四个领域,明确了17项重点任务。 其中,工程建设领域方面,河南将全面落实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公路水运工程项目建设主体责任,保障项目建设环境,确保年度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将加强履约监管和信用评价,以项目履约监管为核心,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市场从业主体信用管理,并完善公路水运从业单位及从业人员信用“一户式”档案,将工程项目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资质、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列入失信责任追究范围;将严格招投标活动行政监督,加强辖区内公路水运工程招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做好有关文件备案、开标评标活动现场行政监督和招标投标活动投诉调查处理。 “信用交通市”建设期内,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每年2月底对前一年度“信用交通市”建设成效进行总结,对评为“信用交通市”的地市,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在项目安排、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倾斜。对年度评估排名后三名的地市进行通报,并在相关表彰奖励、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限制,取消省厅评优评先资格。
原标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推动东北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东北地区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今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制定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对于进一步坚定信心,充分发挥东北比较优势,推动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稳产保供。要加强生态保护,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冰雪经济,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快发展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要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对东北高校办学支持力度,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 会议要求,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加强东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以新风正气振奋发展信心。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既要抓好共性任务落实,也要发挥好个性优势。有关方面要制定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政策,加强协调服务和督促检查,及时跟踪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合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