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安部组织指挥对刷单类电诈及相关黑灰产犯罪团伙集中收网 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 缴获作案工具3000余个 为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近日,公安部组织指挥广东、河南、湖南等3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同步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打掉一批刷单类电信网络诈骗及提供返利收款、推广引流等服务的黑灰产犯罪团伙,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缴获手机、电脑等作案工具3000余个(台)。 今年以来,刷单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发案数和资金损失均占全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40%,已成为当前危害最突出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公安机关工作中发现,为增强诈骗活动迷惑性、提高引流成功率,犯罪分子不断变换作案手法,引流方式从单一发布兼职广告向利用网络色情、免费领取礼品等多种方式转变,诈骗手法从传统购买商品、点赞返利向“做任务式”刷单、投资理财刷单演变。其中,“做任务式”刷单诈骗最为突出,犯罪分子通常打着“免费做任务得佣金”的幌子,吸引受害人尝试“做任务”,并在前期以小额返利骗取受害人信任,随后逐步诱导受害人下载诈骗App进行垫资充值,在受害人提现时以“任务未完成”“卡单”等为由拒不支付受害人本金和佣金,甚至诱骗其追加投入更多资金,最终导致受害人血本无归。 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组织工作专班,聚焦犯罪链条和关键环节,实施全链条打击。经缜密细致侦查工作,公安机关逐步查清刷单类电信网络诈骗的新情况新特点,梳理出一批违法犯罪线索。同时,顺线深挖出大量为刷单诈骗提供推广引流、返利收款、转账洗钱等非法服务的黑灰产犯罪团伙,涉案金额9100余万元。在掌握相关犯罪事实和证据基础上,公安部组织对刷单诈骗及相关黑灰产犯罪团伙开展集中收网,狠狠打击了不法分子嚣张气焰。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按照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动员部署会要求,紧盯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不间断发起集群战役,分批次组织区域会战,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同时,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切实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所谓的“兼职刷单”,不要点击、下载未知来源的网址链接和App,谨防上当受骗。
近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广东省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全省开展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不落实国家降费减负政策等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笔者获悉,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重点聚焦社会反映比较强烈、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明确以下五个方面重点任务: 专项整治交通物流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重点整治水运、公路、航空、铁路等领域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不到位、继续收取已明令取消的收费或者重复收费、规避政府规定拆分项目收费、不执行政府定价目录或收费公示制度、以防控疫情的名义向企业违规收费或者强制摊派等问题。 专项整治水电气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加强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领域红线内外接入、建设安装、更新改造、维护维修领域等价格监管,重点整治不执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利用垄断地位转嫁应由自身承担的费用、自定标准自设项目收取费用、对计量装置及强制检定违规收费等行为。 专项整治地方财经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重点整治降费减负助企纾困政策未有效落实,采取打折扣、搞变通方式侵蚀降费减负红利,相关政策红利未及时有效惠及市场主体等问题,严禁违反收费基金立项审批权限自立名目收费、扩大收费范围、提高征收标准等,确保取消、停征、免征和降低征收标准的收费基金落到市场主体。 专项整治金融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重点覆盖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制造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行业等领域,以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围绕服务价格管理、服务价格行为、与信贷融资相关收费事项、合作业务管理4个方面,重点治理未按照规定披露服务价格信息、超出服务价格公示标准收费、利用优势地位转嫁应由银行承担的费用、贷款强制捆绑金融产品或服务等问题。 专项整治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涉企违规收费问题,重点整治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政委托事项及其他行政影响力强制或变相强制企业入会并收取会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以及强制或诱导企业参加会议、培训、展览、考核评比、表彰、出国考察等收费活动,强制市场主体为行业协会商会赞助、捐赠等行为,督促行业协会商会进一步规范会费、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等。 据悉,本次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到11月。各部门将坚持对违法违规收费行为“零容忍”,同时通过12315、12345等热线电话接受社会投诉举报,建立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台帐,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的不合理负担。
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为进一步推动中小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银保监会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认真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初步考虑选择6个省份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压实中小银行主体责任,做实资产质量分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进一步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前些年,在行业不良风气影响下,一些村镇银行贪大求洋、偏离主业,违规开展票据业务、大额授信、异地授信,以及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存贷款业务。对于这些市场乱象,银保监会开展专项整治,村镇银行票据业务占总资产比例、大额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均明显下降,互联网贷款已基本出清,互联网存款大幅下降。目前,全国村镇银行总体运行平稳。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并重,统筹风险防范与深化改革,持续提升监管有效性,增强中小银行机构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做好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处置工作,加强追赃挽损,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记者17日从公安部获悉,自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4万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来持续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去年6月至今实现立案数连续14个月同比下降。 2021年4月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各项工作。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先后组织开展150次全国集群战役;国家反诈中心推送预警指令1.45亿条,拦截诈骗电话28.1亿次、短信33.6亿条,封堵涉诈域名网址400万个,紧急拦截止付涉案资金5518亿元,成功避免1.09亿名群众受骗。 公安部依托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压紧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推动把管控治理纳入平安建设,推进源头管控和教育劝返等工作,从境外教育劝返涉诈人员23万人,赴境外针对我国境内实施犯罪的人员大幅减少。公安部会同工信部清理高危电话卡7769万张、行业卡1931万张。 在反诈宣传方面,公安机关组织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向全社会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共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547万条,向群众预警2.9亿次。
原标题:中国处罚骗税企业 追查最近三年缴税记录 中国税务机关继续对骗取留抵退税的企业保持高压态势。1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五起税案。追缴涉案企业骗取的留抵退税款、加倍罚款的同时,税务机关还将对这些企业最近三年的各项税收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倘若被发现偷税,他们将面临更多处罚。 五起税案分别发生在北京、浙江、新疆、福建、广西等地。涉案企业大都通过隐匿销售收入、减少销项税额、进行虚假申报等手段,骗取留抵退税15万多元(人民币,下同)到180多万元不等。 被查实后,税务机关依法追缴涉案企业骗取的留抵退税款,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拟)处一倍罚款。同时,依法对涉案企业近三年各项税收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涉案企业偷税40多万元到260多万元不等。税务机关依法追缴涉案企业的偷税款,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拟)处一倍罚款、加收滞纳金。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将聚焦团伙式、跨区域、虚开发票虚增进项骗取留抵退税等违法犯罪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打击。特别是对恶意造假骗取留抵退税的企业,依法从严查办,将其纳税信用直接降为最低档的D级,采取限制发票领用、提高检查频次等措施,依法对其近三年各项税收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延伸检查其上下游企业。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拳整顿信用卡市场乱象,对信用卡业务管理、发卡营销、授信风控、资金流向、用户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 近年来,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但一些机构经营理念粗放,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单纯以发卡量、客户量等作为考核指标,在拓展业务时要么以低费率忽悠客户,要么过度向无还款能力的群体营销信用卡,要么盲目给资信不佳或已有多头授信的客户提高额度,这些短期化的经营行为不仅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导致滥发卡、重复发卡现象严重,而且助长了一些持卡人的无节制消费行为,导致“以卡养卡”、违规套现等问题频出。同时,前期的审核不力也常常给后续催收工作埋下隐患。实践中,一些银行为了催收逾期欠款,不时出现违规越界行为,引发客户大量投诉。 对于诸多乱象,监管部门此前已对行业进行整治,但在严格执法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此次《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优化考核指标,提高息费管理规范性和透明度,并根据客户经济能力、过往还款信用度确定授信额度,且进行统一管理,这都有助于挤干信用卡业务野蛮发展的“水分”,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同时,《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催收管理主体责任,这就意味着无论是银行自己催收,还是将催收业务委托给第三方,都应严格规范催收行为,不得暴力催收,更不得殃及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此次《通知》就是给快速发展的信用卡业务进一步定规立矩,必将倒逼金融机构转变信用卡业务发展方式,强化合规审慎经营。作为金融机构,只有抛弃野蛮发展执念,坚守风险底线,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才能真正赢得客户,并最终赢得市场。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为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公安部近日组织指挥湖北、四川、河北、湖南、海南、云南、陕西、江西8省公安机关协同作战,对2个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团伙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捣毁诈骗窝点15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0余名,初步核破涉及全国数百起案件,涉案金额逾亿元。 今年4月以来,湖北宜昌公安机关陆续接到多名老年人报警,称购买了高价保健品,怀疑上当受骗。公安机关立即组织开展核查调查,发现2015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潘某相继成立了保健食品公司和健康管理公司,以免费领取礼品为诱饵,通过发放传单、电话访问等方式,诱骗老年人参加该公司举办的保健品推广会,从而实施保健品诈骗。为全链条打击犯罪,宜昌公安机关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专案侦查,初步查明潘某等人所售的保健品来自四川成都的2个犯罪团伙。 据了解,上述犯罪团伙在成都分别成立了2家公司,并在湖北、四川、陕西等地发展大量下线,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潘某等人即为其下线。不法分子以编制话术、派驻讲师等方式对当地“业务员”进行培训,打着与“科研机构”联合举办活动的旗号,虚构夸大其销售的阿胶膏、燕窝、虫草粉等保健品功效,通过伪造专家身份和检验证明对老年人洗脑,诱骗其以超过10倍的高价购买产品,被骗人数超10万。鉴于该案案情重大、涉案人员多、涉及地域广,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挂牌督办案件,在掌握相关犯罪事实和证据基础上,组织开展集中收网,成功捣毁诈骗窝点,冻结涉案资金3450余万元,查封扣押一大批涉案资产,成都2家公司实际控制人宋某辉、汪某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狠狠打击了不法分子嚣张气焰。 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按照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动员部署会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采取雷霆手段,始终将打击锋芒对准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类违法犯罪,切实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记者31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信系统持续加大网络执法力度、规范网络执法行为,累计依法约谈网站平台3491家,警告3052家,罚款处罚283家,暂停功能或更新419家,下架移动应用程序177款,会同电信主管部门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12292家,移送相关案件线索4246件。 各级网信部门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领域乱象、打击网络谣言、整治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治理算法滥用、整治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乱象、规范传播秩序,重点查处一批传播各类违法违规有害信息、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社会影响恶劣的平台和账号。依法查处“雷达财经网”“体育大生意”“趣闻头条”“浦江财富”等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站和账号;查处存在设立明星榜单诱导粉丝投票打榜、开设应援集资栏目、号召粉丝刷量做数据等严重破坏网络生态问题的“爱豆”“明星派”“星伴”等移动应用程序。 今年上半年,国家网信办指导各级网信部门综合运用执法约谈、责令整改、处置账号、移动应用程序下架、暂停功能或更新、关闭网站、罚款、处理责任人、通报等多种处置处罚手段,对严重违反有关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法律法规的网站平台,依法予以严处。 此外,随着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网信部门加快推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执法。依法下架处置“农天堂”等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的移动应用程序;线下处置“B612咔叽”“一甜相机”“卡通漫画脸”等应用程序中部分未经评估上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功能。
近年来,以“免费游”“低价游”为诱饵强迫老年人高价购物、以“艺术品收藏”为幌子诈骗老年人财物的案事件屡有发生,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7月13日,全国专项办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第五次部门会商会在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研究会商文化旅游领域养老诈骗整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专项办主任陈一新,副秘书长、全国专项办副主任白少康,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副部长杜江等参加会商。 会议研判了当前文化旅游领域养老诈骗问题整治工作的难点问题,会商研究了下一阶段工作措施。陈一新充分肯定文化旅游部门在专项行动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他强调,整治文化旅游领域养老诈骗问题是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重要任务,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也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的良好契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集中打好文化旅游领域养老诈骗问题整治攻坚战,决不让老年人的“开心游”变成“闹心游”,决不让收藏“艺术品”变成高价收藏赝品。胡和平表示,全国文化旅游系统要落实好会商会部署要求,抓住当前文化旅游市场复苏的契机,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有诈反诈、有乱治乱,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举措,确保文化旅游领域养老涉诈问题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会议提出五点会商意见。 ——要深入摸排问题线索。要畅通举报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积极举报。要发动旅行社、艺术品市场经营主体积极举报违法经营。要在文化市场执法检查中深入摸排涉老年人诈骗问题线索,特别是要对前些年旅游市场火爆时查处的案件,开展“回头看”,再深挖彻查一批问题线索。 ——要重拳整治旅游市场。要依法坚决查处一批违法违规的旅行社、旅游景点、经营门店,坚决整治收取“年龄附加费”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对“黑旅行社”“黑景点”“黑商户”整治力度,加强对导游、旅游大巴司机等群体管理,严防其勾连欺诈老年游客。要对举报线索较多地方开展重点整治,对第一轮包片督导发现的问题和“三书一函”反映的问题尽快整改到位。 ——要大力整治艺术品市场。要加强对艺术品生产环节的监管,严厉查处制假造假生产窝点;要加强对艺术品经营场所、经营者的监管,督促依法规范经营;要加强艺术品批发市场、经营大户的日常监管,严防赝品、假冒艺术品流落各地。要指导各地积极主动做好案件线索移送工作,防止以罚代刑、有案不移等问题发生。 ——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健全市场准入、备案管理、风险预警、重点监控、社会监督等制度,完善行政审批、行业监管、执法处罚有效衔接的监管模式,完善市场经营主体评价与老年人举报投诉挂钩机制。对名人代言、利用大众媒体虚假宣传蛊惑的,要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让虚假宣传无处遁形。 ——要强化宣传引导。要加大社会面宣传,在旅游景点、老年人活动服务集中场所加强提示,以案说法、大力普法,深入揭批不法分子以免费、低价掩盖诈骗的伎俩,让老年人自觉远离“免费游”等诈骗陷阱,提升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