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对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打造更多名优品牌 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韩正出席有关活动并宣布开幕 5月10日,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活动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影响力,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在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引导企业弘扬专业精神工匠精神,打造更多名优品牌,以更强的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有关活动并宣布开幕。 当日上午,韩正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北京主会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上海主会场,通过互联网平台共同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首先宣读了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随后播放中国品牌日活动主题片,上海、湖北、吉林、浙江、四川等省(市)人民政府和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先后汇报品牌建设情况,李强、何立峰分别致辞。10时许,韩正宣布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开幕并触屏启动。 这次中国品牌日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在云上开展,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创新活动形式、持续推动中国品牌建设发展的积极探索。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主题是“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全面小康,品质生活;全球战‘疫’,品牌力量”。活动内容包括云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和云上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遴选1300余家企业参加,并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代表进行演讲,与海内外网友共话中国品牌发展未来,共推全球战“疫”合作。 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北京主会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负责同志在各地会场参加活动。
5月12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全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1例,全部治愈出院。 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6例,治愈出院123例,死亡2例,在院治疗1例。 全省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69例,解除隔离出院44例,转为确诊病例24例(全部治愈出院),在定点医院治疗1例。 截至5月1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7例,治愈出院144例,死亡2例,在院治疗1例。累计追踪到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3809人(含境外输入病例密切接触者),已解除医学观察3596人,尚有213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5月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指挥部总指挥陈求发主持召开省总指挥部(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听取4月份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汇报,查找差距、分析问题,研究部署下步工作。省政协主席、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夏德仁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要全力抓好经济运行,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推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大中小微企业一同发力,持续巩固拓展全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企业提质增效这个“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包保责任,一企一策、逐一分析、逐一帮扶,破解融资、市场和供应链配套等问题,为企业达产超产提供服务保障。要加大工作力度,咬紧目标、压茬推进,确保月度、季度目标任务按序时进度推进,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要全力抓好财政收支管理,突出稳存量、抓增量,千方百计完成年度预算目标任务。要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管理,该压的压、该减的减、该保的保,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三要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各市、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扛起抓经济社会发展责任,省直各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工作合力。要聚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强化精准精细考核,切实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四要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 会议要求,要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毫不懈怠落实各项措施,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决不能前功尽弃。要围绕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省委副书记、省总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周波,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总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陈向群作有关部署。相关省领导出席会议。各市、沈抚新区和省(中)直有关部门作汇报。
4月3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陈求发主持召开辽宁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扩大)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传达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传达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研究部署全省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省政协主席、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夏德仁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要落实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快提升核酸和抗体检测能力,着力扩大检测范围,确保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要稳妥做好高校返校复学工作,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加强师生员工健康排查,做好防控物资储备,确保开学安全有序。要严格落实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政策,把该兑现的待遇及时兑现、该落实的政策落实到位。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要围绕两手抓两手硬,统筹指挥调度好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和各专项工作组要严格执行制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分结合、闭环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会议要求,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汲取国内省内安全生产事故教训,严格落实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和岗位责任,始终对安全生产工作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强调,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全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采取有力举措,狠抓责任落实,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会议要求,要切实加强“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压实各方责任,严格执行制度,抓好工作落实,维护社会稳定。 会议审议了有关文件。 省委副书记、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周波,省委常委、副省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陈向群作有关部署。省领导王明玉、卢柯作有关汇报。相关省领导出席会议。
开机、解锁、打电话,对常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操作,对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来说,却是奢望。 在辽宁支援湖北重症医疗队负责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ICU,21床是一个危重症患者,只有35岁,女儿才5个月大,妻子忧心如焚但又茫然无助。 辽宁医护人员决心要尽最大努力救治他,成立了专门的特护小组,进行专门护理。 “一定要救活他,成了全体队员心照不宣的目标。”医疗队队长丁仁彧说。 呼吸机辅助通气、ECMO、CRRT等高端仪器治疗手段都用上了,患者全身上下留置了锁骨下静脉、胸腔闭式引流、动脉置管等多处管路,以强化对他生命体征的支持。特护小组在精心护理他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些临时给药、仪器参数调节方面的对症处理。 “我们特别建了一个工作群,每天对他的护理情况进行详细交接。”护理组组长王洋洋说,“大家24小时关注他的生命体征、仪器参数、各项指标,并且讨论接下来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经过25天的不懈努力,ECMO终于撤下,病情渐渐好转,患者身上的水肿消了,凝血功能改善了,四肢末梢循环也好了很多。 因为末梢循环差,患者的手机指纹锁一直没能解开,无法和家人沟通,情绪低落,护理人员尝试多次也没能成功。3月12日,王洋洋值班,看到患者精神状态不错,便再一次尝试着让他解锁。 “我一只手拿着他的手机,另一只手把他的大拇指轻轻地贴上手机,没想到,一下子锁就解开了。”王洋洋说,“太惊奇了,我急忙替他打开微信,找到他妻子发的视频,看到女儿粉嫩的小脸出现在屏幕,患者瞬间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你现在好多了,我们一起加油。等你的病好了,欢迎到辽宁做客。”王洋洋总是鼓励他。 能通过手机和家人沟通了,患者的心情越来越好,目前,他的导尿管也撤掉了,病情进一步好转。辽宁支援湖北重症医疗队救治的患者达124例,75名患者已治愈出院。
2020年3月18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25例,治愈出院122例,死亡1例。 现有2名确诊患者在院治疗,其中1名在省集中救治中心沈阳中心治疗,1名在朝阳市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2名在治患者中,危重型病例1例,无重型病例。 全省125例确诊病例中,沈阳市28例、大连市19例、鞍山市4例、本溪市3例、丹东市11例、锦州市12例、营口市1例、阜新市8例、辽阳市3例、铁岭市7例、朝阳市6例、盘锦市11例、葫芦岛市12例。 累计追踪到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3052人,已全部解除医学观察。
2月21日,在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沈阳市共诊断确诊病例28例,出院11例。经过积极救治,目前全市所有重症患者都已转为普通型,生命指标平稳。 在救治过程中,沈阳市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集中确诊病例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暨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救治沈阳中心5号楼负压病房救治;集中确诊病例的普通型患者在该中心4A区病房(即新建隔离板房区)进行治疗;集中疑似病例患者在市四院北院区进行隔离治疗。 沈阳市组建了省、市专家团队,针对每名患者不同病情,采取“一人一策、一例一套”措施进行精准医疗救治。提前干预,防止危重症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防止轻症和普通型患者向重症患者转化。 组织中医专家制定中医特色诊疗方案,并及时调配救治设备。目前,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暨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救治沈阳中心拥有有创、无创呼吸机53台,心电监护仪135台等设备。 同时,沈阳市卫健委还选派有经验的重症科护士,组建高水平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稳定患者情绪,组建营养师队伍,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营养配餐。
北国网讯(记者 栾溪)疫情就是命令,省发改委第一时间落实“一级响应”、启动疫情防控战时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坚实保障。 火线支援,助力防疫物资“辽宁造” 省发改委多次深入生产一线,帮助企业解决设备、配件、原材料、资金等生产问题,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扩大产能或转产,推进N95口罩生产项目尽快落地。东软医疗高端CT设备、华晨集团负压救护车、迈思医疗呼吸机、三生制药抗菌素等实现全负荷生产,“辽宁造”全面驰援武汉等抗疫前线,为抗击疫情贡献辽宁力量。 紧急出台支持政策,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我省生产的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呼吸机及配件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实行零收费。 除此以外,省发改委还从海外连续筹措三批医疗物资,将5万余只N99、N95、医用外科口罩以及符合标准的数千件医用防护服,全部交付省疫情防控指挥部。 保供稳价,筑牢民生市场“压舱石” 第一时间启动实施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调控机制,协调价格监管,对于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串通涨价、哄抬价格、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从严从快查处,全面推进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 突出抓好以猪肉为重点的“菜篮子”工程,省本级6300吨储备冻猪肉陆续投放市场。迅速启动冬春蔬菜储备投放工作,确保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耐储蔬菜储备保持7天左右。全省主要农副产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价格总体稳定。 加强煤电油气运等供需形势监测和协调保障,实行煤炭、天然气日报监测机制,强化200万吨省级应急煤炭储备基地管理,全省31家主力电厂煤炭库存可用天数始终保持15天标准以上,协调各市推进城燃企业与上游企业、下游用户企业落实购用气合同,着力保障疫情期间发电用煤和民生用气供应平稳有序。 纾困解难,做好经济发展“稳定器” 全力抓防控、抗疫情的同时,紧盯全年目标任务,统筹做好“六稳”工作。狠抓省政府帮扶中小企业25条新政贯彻落实,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支持企业保经营、稳发展。积极协调对接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发放各类应急贷款30亿元。 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加大重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开工建设。紧密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方向,抓紧落实建设条件,强化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 加强宣传,凝聚疫情防控“正能量” 疫情防控期间,省发改委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宣传解读,在保供稳价、物资保障等方面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积极组织“信用中国(辽宁)”和各市信用平台发挥作用,重点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来的诚信事例,发布信息6000余条,发出“信用声音”,贡献“信用力量”。
北国网讯(记者 周苗苗)2月17日,康森集团沈阳市万谷园米业有限公司向辽宁省红十字会捐赠支援襄阳的150吨优质大米,目前已启程运往襄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沈阳市万谷园米业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放弃节日休息,开足马力,加工生产。截至2月16日,已向重点疫区投放应急保障性大米5858吨,价值31.132.706.50元,向襄阳捐赠康森牌大米150吨,价值140万元。 万谷园米业有限公司经理刘书艳女士表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公司一方面保障应急供应,另一方面把辽中优质特色大米驰援给疫区兄弟襄阳,我们倍感光荣!” 辽宁省红十字积极响应,认真做好对口支援的捐赠服务。在此次捐赠中,省红十字会指派专人负责,帮助联系对接襄阳,协调有关部门。
各市委、市人民政府,沈抚新区管委会,省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省(中)直各单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履职尽责,全力防控,我省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全面落实党中央“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落实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科学有序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结合辽宁实际,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全省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统筹疫情防控与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下达命令如下: 一、科学研判精准施策,以县域为单位实施差异化防控 全省根据疫情精准施策,制定差异化的县域防控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措施。科学研判风险,依法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以县(市、区)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确保交通运输畅通,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划小管控单元,辖区内的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均应按要求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基于对新冠肺炎疾病认识的深化、疫情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等,以县(市、区)为单位,全省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地区,对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策略和措施。 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1)要综合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对疫情严重地区以及高风险地区流入人员加强跟踪管理,开展健康监测和服务。(2)要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病例监测、发现、报告。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要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同时做好环境卫生整治、防病知识普及等工作。(3)要保证交通运输、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转,不得封路、封村、封社区、封市场,确保人员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正常流通。(4)要全面复工复产,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企业要做好通风、消毒、体温检测等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5)要取消不合理限制,不得对企业复工复产设置条件,不得采取审批、备案等方式延缓开工时间。 中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1)要在采取低风险地区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做好医务人员、医疗床位、医疗物资、隔离场所等方面的准备,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全面排查和隔离医学观察。对于确诊病例,要以病例发现、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为线索,根据其生产生活接触的空间和人员范围,合理确定防控管理的场所和人员。(2)要在对疫情相关场所和人员采取必要防控措施的同时,保证交通运输、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转,确保人员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正常流通。(3)要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合理安排复工复产,组织员工有序返岗,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同步进行。(4)要落实企业疫情防控责任,做好通风、消毒、体温检测等防控工作,为员工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采取分区作业、分散就餐等方式,有效减少人员聚集。(5)要统筹加强区域内医疗物资的生产、调配、储备。 高风险地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根据疫情态势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三、加强领导精准操作,做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各项工作 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将动态调整全省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县(市、区)名单,落实分区分级管控要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动态开展分析研判,在病例数保持稳定下降、疫情扩散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后,及时分地区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终止应急响应。 各地各级要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方针,坚持依法防控,落实“四早”“四集中”,做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加强相关措施和工作的衔接,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畅通人流、物流,接续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影响。要确保交通运输网络畅通,保障交通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防护物资供给,维护客流物流运行秩序。省卫生健康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督促,根据疫情变化状况,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 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0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