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有关情况。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任端平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涉企违规收费问题,企业与社会也高度关注。市场监管总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依法履职,注重部门协同,多措并举深入治理违规收费问题,切实推动降费减负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任端平介绍,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整治。自组建以来,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治理专项行动,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同时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部门开展联合督查检查。坚持重拳出击、猛药去疴,共检查收费单位11.7万家,查处违规收费案件2622件,为企业直接减负超过63亿元。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例,持续加大曝光力度。 二是部署今年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和交叉检查工作。今年4月,总局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和交叉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金融领域、公用企业等领域收费问题,突出政策红利落实,严查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商业银行强制收费、电力工程安装收费等领域违法行为,着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融资成本和用能成本。目前,总局正组织部分地方开展跨省交叉检查工作。 三是开展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聚焦乱收费的处理情况和效果评估,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回顾,防止查而不纠、落实不力、敷衍塞责、久拖不决。同时对违规收费主体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杜绝问题不解决、整改不到位。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公正执法力度、提升治理效能,优化监管服务,强化部门协同、巩固治理成效,对接企业诉求,切实降低企业负担,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任端平说。
国家税务总局庆安县税务局优化便民办税措施,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税法遵从度。庆安县税务局推出纳税信用管理与服务预警机制,将年度工作细分到月,结合征管“三率”催报催缴工作,同步精准定位纳税人涉税失信行为并按月推送,预测当年度纳税信用等级,引导纳税人精准纠错。 对当前年度因纳税信用补评、复评、修复或发生重大失信行为被直接判为D级的纳税人,主动向相应纳税人推送纳税信用结果变化情况,提醒纳税人当前适用的纳税信用级别已经发生变化,对于符合修复的失信行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修复。 对于2022年度B级纳税人中未命中不予评A指标的纳税人,重点进行预警提示,保持等级的基础上向A级纳税人提升,如果纳税人对预评结果有异议,还可以到主管税务机关或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异议申述。 通过上述措施,保障依法诚信纳税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信用等级符合规定的纳税人开辟绿色便捷通道,进一步提升纳税人办税的幸福度、满意度。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加强信用监管营造诚实守信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优化实施“信用+”监管工程,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供支撑保障。 一是建立失信缓惩容错机制。在企业年报、日常监管中,对未在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经营,但可通过其他方式联系,且无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经营主体,引导其采取变更住所或经营场所等方式纠正违法行为,经合理说明理由,可暂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对公示信息中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网店网址等一般状态信息有误,以及财务信息中小数点、单位等错误,无主观故意,且未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允许经营主体修改,一般不直接作为违法情形处理。 二是实施规范闭环信用管理。编制信用承诺事项清单,明确实行信用承诺制的事项范围、适用对象、工作流程、监管措施和责任主体,推广和规范运用信用承诺书格式文本,推动构建承诺信息记录公示、守诺情况核查、不实承诺处理、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的闭环管理体系。运用宿迁市多类别检查对象库建设试点成果,组织对承诺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依法实施失信约束措施,鼓励经营主体纠错守信。 三是推进精准公正信用监管。基于信用分级分类检查对象库,全面实现“信用+食品”“信用+特设”“信用+价格”等12类市场监管领域新型信用监管,提升新型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全面应用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成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按照高信用低风险类、一般信用与风险类、轻微失信较高风险类、低信用高风险类等四类检查对象分别按照每年不高于3%、10%、20%和不低于50%比例实施监督抽查,必要时对高风险经营主体实施100%全覆盖重点监管。
近日,苏州市医保局召开“先诊疗后付费”惠民就医服务项目启动会,该项目已列入苏州市今年民生实事项目。“先诊疗后付费”今年将在苏州市90家医院实现,患者不出诊室即可完成支付,大大缩短就医排队时间。同时,参保人还能借助信用就医账户额度,缓解就医垫资压力。 “先诊疗后付费”既是医保部门有效缓解患者就医时重复排队的堵点痛点、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感的最新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医保”战略、创新就医多元支付方式、打造数字化医疗便民服务示范场景的内在需求。 启动会上,市医保局牵头市大数据局、市卫健委、市银保监局以及医疗机构、银行部署了建设“先诊疗后付费”惠民就医服务项目的具体工作方案。根据计划,苏州市预计在今年一季度,完成应用“先诊疗后付费”支撑平台开发建设,接入苏大附一院、苏大附儿院、市立医院(本部、东区)等首批试点医院上线运行;二、三、四季度分别完成20—30家医疗机构的接入运行,年底前实现90家医院的接入运行。
为贯彻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重庆市渝中区审计局积极推进审计领域诚信建设,对增强审计队伍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作出要求。 一是强素质,在思想上求先行、走前头。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思想教育,通过线上学和线下学、集中学和个人学,不断宣传国家诚信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文件。组织开展法规制度等专题学习,促进审计干部执法、懂法、守法,推动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做到依法审计、诚信审计。 二是提意识,在制度上求先行、走前头。建立干部职工诚信管理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干部职工诚信作为个人考核重要依据,接受领导、同事、被审计单位等多方监督,提高讲诚信、抓落实的自觉性。 三是增信力,在行动上求先行、走前头。打铁必须自身硬,审计机关是从事经济监督的专责机关,自身公信力需经得起考验,部门在履行合同签订、合同执行、款项支付等经济业务时,要依法依规执行,让行动率先于群众,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构建诚信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引导畜牧业领域经营主体不断规范信用行为,提升信用能力,积累信用价值,打造信用品牌,承担社会责任宣传,共同营造“学信、知信、管信、用信”的社会氛围。肃南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与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等主要工作统筹安排,在为民服务的同时增强干部职工信用自律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一是加强诚信学习,重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干部职工开展信用体系服务活动的学习、教育和引导工作,形成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全局工作”的良好氛围。宣讲诚信工作,强调工作纪律、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纪律、制度,不断加强干部职工开展信用体系服务活动的学习、教育和引导工作。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诚信氛围。加强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开展诚信理念进农畜产品企业、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进种养养殖大户活动,向涉农企业广泛宣传“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理念,增强社会责任,共同推进农牧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警示警戒。单位严格诚信管理,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干部职工诚信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作为奖励表彰、惩罚惩戒的基本内容,塑造“忠诚、廉洁、高效”的农牧人队伍形象。 四是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兽医实验室管理及生物安全管理等制度,用制度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 通过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信用意识,营造了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更是不断提升了全体技术人员脚踏实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
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提升全县营商环境,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快速高效解决企业难题,及时推送惠企助企政策,洛宁县政府开通“洛宁县营商环境‘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平台”,鼓励企业通过平台提交诉求建议,发起“吹哨”,同时对诉求建议收集整理,并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实现“报到”。 平台集“惠企政策、企业诉求、投诉举报、结果反馈”为一体,使企业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可通过小程序了解惠企助企政策措施,反映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营商办对问题进行收集整理、交办督办并及时向企业反馈解决情况。为了让小程序更好发挥作用,洛宁县还通过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云上洛宁”App、“最爱洛宁”公众号上对外公布,组织营商环境重点职能部门深入企业张贴海报等形式,宣传这一小程序。 截至2021年8月,洛宁县营商环境“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已覆盖全县各行业市场主体近800家,上线以来共为企业推送惠企助企政策130条,企业反映问题解决率达100%。
为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升水运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安徽省黄山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抓实交通“为民惠企”,精准落实“一改两为”,全面推进水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宣传”,弘扬诚信文化。走进“船、港、站、企” 设立信用宣传咨询台,发起“诚实守信,一路畅行”倡议,梳理解答企业关心、群众关切的热点难题;巡回开展惠企信用政策宣讲会,细致解读《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引入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性案例,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紧密围绕“信用交通市”创建工作,深入各水运及港口企业,今年以来,开展诚信法治讲座10余场次,进企业累计教育船员200余人,向群众宣传诚信交通600余人次,接受群众咨询100余人次,讲好诚信故事,弘扬诚信文化。 “信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信用+监管”新型监管机制,认真做好黄山市水路运输市场信用评价工作,建立失信名单、完善奖惩制度,督促失信主体按要求限期整改做好信用修复;积极在水路运输领域推行“信易批”应用场景和水运企业信息变更备案共享,始终将信用信息嵌入海事相关业务流程;推行“信易行”惠民便企之策,建立守信激励机制,让群众和经济主体享受信用红利,提升公众对信用交通建设获得感。积极营造“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的浓厚社会氛围,着力打造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的交通营商沃土。 “信用+环保”,守护绿水青山。全面实施“信用+环保”机制。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推动水运及港口企业自觉依法披露环境信息,提升船舶生活污水上岸、岸电使用扫盲打假能力。通过“船E行”查看船舶固体垃圾、生活污水以及油污水排放情况等,杜绝假落实、伪落实先接收船舶污染物、船舶到港直排生活污水等船舶污染物行为发生,切实做到“精准”治污。并联合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落实船舶污染物处置联合监管制度,实施船舶动力清洁化、船舶垃圾全收集、污水废水全上岸,实现零污染零排放,建成转运高效、监管有力的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格局,打造黄山水域绿色生态圈。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船舶水污染物接收作业2829艘次,接收船舶垃圾7.52吨,生活污水342.54立方米,含油污水1.83立方米。 信用交通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黄山海事将践行“两山”理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信用+宣传、信用+监管、信用+环保”创新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协调、有效管用的水路运输信用管理制度体系,护航黄山水运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诚信计量工作,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系统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为抓手,全面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组织开展诚信计量示范活动,强化经营者的自律意识,有效规范市场计量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和谐的市场计量环境。 《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建立起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商业、服务业经营者自主完善计量保证能力,守信自律、诚信计量,涌现出一批具有区域性示范作用的诚信计量网点,培育出一批影响范围广、群众受益多、社会效益好的诚信计量品牌。 《指导意见》围绕建立诚信计量示范建设长效机制,提出了建立市场主体诚信计量自我约束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引导、发挥社会监督作用3个方面的11项重点任务,为未来一个时期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坚持“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指导意见》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努力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11月1日上午,中国煤炭学会召开“煤基碳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专家研讨会,围绕追踪“双碳”目标下我国煤基碳材料领域创新发展的趋势及关键前沿技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撑进行交流研讨。会议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刘峰主持。会议采用视频形式召开。 会上,学会副理事长昌孝存代表研究组汇报了煤基碳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进展。提出了我国在煤基碳材料领域取得的产业产能规模快速增长,工业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等三个方面成绩,对比梳理了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低端过剩高端不足、企业差距大产品不平衡、协同创新需要加强等不足,针对产业总体发展趋势和以煤为基,在活性炭、碳纤维、超级电容炭、石墨烯、纳米碳材料、富勒烯、多孔碳材料、高端负极材料等8个领域前沿技术进行了跟踪,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完善的政策引导扶持体系,打造产业集群,完善标准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建铨,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李东,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邱介山,煤科总院煤化工研究院副院长梁大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科技发展部副主任赵泓超,陕煤化技术研究院华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杨阳,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申文忠等专家积极发言,分别围绕产业政策调整、工程实践经验、技术路线优化、发展战略转型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报告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刘峰总结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领域实现减污降碳是必然要求。煤是除石墨、金刚石外自然界含碳量最高的矿产,也是储量最为丰富、廉价的含碳资源,其分子结构与碳材料具有天然相似性,是优质的碳材料前驱体,可通过煤气化、液化、焦化及中低温热解,并进一步加工转化可制备种类繁多的煤基碳材料。在“双碳”发展战略背景下,持续加大对煤基碳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态势跟踪和需求研判,拓宽煤炭非燃烧高附加值利用途径,不仅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实践,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煤炭学会秘书处有关人员参加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