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 朝阳地震监测中心站是我省辽西地区唯一的省属国家基本台站,是全国地震观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辽西和辽蒙交界地区的地震监测任务,目前已形成了以测震、电磁、地壳形变等观测手段为一体的现代化地震综合观测台站,为切实保护朝阳地震监测中心站的地震监测设施与地震观测环境,起草了《辽宁省朝阳地震监测中心站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征求意见稿)》。 二、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2.《地震监测管理条例》 3.《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GB/T 19531.1-2004) 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GB/T 19531.2-2004) 5.《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GB/T 19531.3-2004) 6.《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GB/T 19531.4-2004) 7.《辽宁省防震减灾条例》 三、主要内容 《辽宁省朝阳地震监测中心站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征求意见稿)》主要分为朝阳地震监测中心站简介、发文依据、测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表、地球物理观测环境保护范围表。 四、解读机构及联系方式 解读单位:朝阳市应急管理局 解 读 人:原燕玲 解读电话:2658851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与110报警服务台(以下简称110)高效联动,完善非警情警务诉求分流工作,提升协同服务效能,近日,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朝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联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12345与110存在职责边界不清晰、联动机制不健全、数据共享不充分、信息化支撑不到位等问题,12345与110对接联动工作效率不高,非警务警情占用警力资源情况仍较为普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意见》(国办发〔2022〕12号)、省政府办公厅下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实施方案》(辽政办发〔2022〕49号),要求各地加强12345与110能力建设,以对接联动机制顺畅运行为目标,以分流联动事项高效办理为重点,以平台数据智能应用为支撑,加快建立职责明晰、优势互补、科技支撑、高效便捷的12345与110高效对接联动机制。 二、《方案》起草基本思路 一是进一步提升朝阳政务服务水平,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及时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切实解决12345与110等紧急类诉求平台对接不顺畅、沟通不及时、缺乏有效联动等突出问题,建立工作协调及信息共享机制。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12345与110联动方案,完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实现科学合理分流非警务求助、快速有效处置突发警情。 三、《方案》提出的具体措施 一是明确职责边界。明确12345、110的受理范围,12345是地方人民政府受理企业和群众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非紧急诉求的便民热线平台,110是公安机关受理处置企业和群众报警、紧急求助和警务投诉的报警服务平台。同时,制定了12345与110分流转办事项清单,厘清各方职责边界。 二是健全联动机制。包括分流转办机制、话务转接机制、日常联动机制、应急联动机制、会商交流机制、考核通报机制等。《方案》明确,对属于12345或110业务受理范围的事项,通过“一键转接”“三方通话”等方式进行互转。对职责边界不清、存在管辖争议的高频诉求事项,及时召集相关职能部门研究会商。与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和水电气热、学校、医院、高速、铁路等公共事业服务热线和社会救援机构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切实提高社会应急联动处置的联防、联控、联处能力和水平。 三是强化系统支撑。推动平台融合互通,明确平台融合互通的建设需求和业务流程。综合应用数据分析成果,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诉求和警情数据融合研判。加强数据安全应用,确保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和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数据安全。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加强12345热线知识库建设,推行“即问即答”“接诉即办”“工单直转办理一线”等方式,通过智能推荐、语音自动转化等人工智能方式,提升12345接办质效。科学合理设置110接警专席,加强一线处警工作数据赋能和后台支撑,提升接处警工作效能。常态化开展12345与110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四、《方案》的创新亮点 成立我市推进12345与110对接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12345与110对接联动工作,建立健全12345与110对接联动考核评价机制,将有关工作纳入营商环境绩效考核。 五、解读机构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构:朝阳市营商环境建设局、朝阳市公安局 解 读 人:马树伟 联系电话:0421-2839110
辽宁省政府发布文件批复同意将朝阳市朝阳水泵厂厂区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批复要求,要切实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深入挖掘阐释其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有效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化根脉。编制完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街区保护工程,延续历史文化活力。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单位等建筑单体的保护,积极认定、公布历史建筑,尽快建立保护性建筑名录。 朝阳水泵厂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朝阳市龙城区,是朝阳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街区是职住一体的小型工厂大院建设模式的完整展现,同时也是联系集体情感的精神纽带及物质载体。街区历史格局清晰,历史遗存丰富,保存十分完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朝阳水泵厂历史文化街区现状情况编制《朝阳水泵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规划内容包括评估历史文化价值、特点和存在问题;确定保护原则和保护内容;确定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提出保护范围内建筑物、工艺流程、历史街巷、设备设施、历史信息等的分类保护整治要求;提出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的规划方案;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内容。 解 读 人:胡浩男 解读电话:7100812 解读单位:朝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朝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朝阳市2024年首季“开门红”工业经济稳增长奖补政策的通知.pdf
一、起草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辽宁省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任务措施的通知》(辽政办发〔2021〕29号)精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结合朝阳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全市清洁生产推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大幅提升。7个省级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建设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园区,积极创建绿色工业园区。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过80%,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到800万千瓦以上。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2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8.35%。到2030年,全市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65%。 三、重点任务 1.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产步伐。重点行业绿色升级改造,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立清洁生产技术支撑,促进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建立“散乱污”管理台账,完善“散乱污”整改措施;加快种养殖业绿色发展,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利用;依托农业产业资源优势,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重点服务行业绿色升级,优化资源要素利用效率;补齐绿色环保产业短板,壮大环保服务行业规模;开展产业园区循环改造,提升产业集群循环水平;提高供应链绿色化水平,建立供应链制度化体系。 2.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流通体系。积极调整物流运输结构,对标绿色物流先进方向;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逐步融入绿色贸易体系,拓展交流合作广度深度。 3.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消费观念。加大绿色产品消费力度,扩大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引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4.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基础设施升级。大力发展风电光伏产业,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提高医废处置能力水平;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运输健康发展;推进绿色生态转型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生活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5.构建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广先进成熟技术应用。 6.完善法律法规合力督促工作落实。强化法律法规支撑;完善绿色收费机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建全绿色标准体系;培育绿色交易市场;督促落实形成合力;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四、解读机构及联系方式 解读单位:朝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解读人:宋利泽 联系电话:0421-2236088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pdf
《朝阳市重要电力用户用电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实施以来,根据企业及个别电力用户重点关注的问题,现将《办法》进一步解读如下: 一、重要电力用户的界定 重要电力用户的界定和分级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9328-2018《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国标规范》),重要电力用户是指在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供电中断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较大环境污染、较大政治影响、较大经济损失、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用电单位或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电场所。 二、重要电力用户的种类 重要电力用户所在行业分类也被规定在此《国标规范》附录中。重要电力用户分为社会类和工业类两类,工业类分为煤矿及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电子及特种制造业、军工5类;社会类分为党政司法机关和国际组织、广播电视、通信、信息安全、公共事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和人员密集场所8类。 三、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配置 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电源应当采用多电源、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当任何一路或一路以上电源发生故障时,至少仍有一路电源应能对保安负荷供电。 重要电力用户应配置自备应急电源,并加强安全使用管理。 四、重要电力用户选用的自备应急电源类型 (一)自备电厂; (二)发动机驱动发电机组,包括:柴油发动机发电机组、汽油发动机发电机组、燃气发动机发电机组; (三)静态储能装置,包括:UPS、EPS、蓄电池、超级电容; (四)动态储能装置(飞轮储能装置); (五)移动发电设备,包括:装有电源装置的专用车辆、小型移动式发电机; (六)其他新型电源装置。 解读单位:朝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解读人:马依诺 办公电话:0421- 2639316